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膠著的戰事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15 17:40      字數:2225
  竟然在這段時間內人數越打越多,天竺人的軍隊已經能夠高大八十萬,這個數字相當恐怖,即便是八十萬頭豬擁擠在曲女城外,宋軍要想進攻都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最重要的是,這些天竺人在構建簡單卻煩人的防禦工事,壕溝。

  大量的壕溝密密麻麻一層疊一層的在曲女城外出現,使得宋軍的推進速度非常緩慢。

  即便是以宋軍的戰力強大麵對這種簡單而笨拙的問題也沒有辦法,石元孫指揮著這個世界上戰力最強大的軍隊,卻也隻能撓頭。

  陰謀越是複雜越容易出錯,越是簡單明確,越難以破解。

  近百萬的天竺軍隊就在這些密密麻麻的壕溝之中,宋軍向前推進都是白刃作戰弩箭對這種壕溝已經無能為力。

  但就在雙方膠著的時候,驚天的消息如同雷霆一般在曲女城外炸響,塞爾柱向大宋派出和談使者…………

  無論使者帶著怎麽樣的消息前往大宋,事實上都證明來塞爾柱的失敗,這場戰爭大宋贏了,塞爾柱損失來數十座城池以及無數的人口。

  大宋的絲綢之路再次向前推進數百裏!解決來西北之地的邊患同時,也把未來的商路給安排的明明白白。

  得到這一驚人消息的時候那耶波羅吃驚的從王座上摔下,他沒想到塞爾柱居然真的抵擋不住大宋的進攻,更沒想到塞爾柱的損失居然如此的巨大。

  宋軍兩線作戰,但大宋出兵塞爾柱的時候,那耶波羅覺得他的王朝已經基本上不會有戰事了,畢竟塞爾柱會分散大宋更多的注意力。

  但在此之後,宋軍的攻勢非但沒有減弱,反而在不斷的加強,石元孫指揮下的軍隊不斷的向曲女城推進,無奈之下那耶波羅隻能逼迫那些貴族把所有的兵力集中起來對抗宋軍的進攻。

  破釜沉舟的波羅王朝得到來一絲喘息,無數的溝壑阻擋宋軍之後那耶波羅急忙召集大臣尋求對策,宋軍的強大出乎來所有人的意料。

  塞爾柱人在天竺人的印象中已經很強大了,他們是唯一能與宋軍對抗的存在,但現在,塞爾柱的近六十萬大軍被宋軍屠殺殆盡,隻有少量婦孺留下,高高的京觀就在沙漠之中述說著大宋的不可敵。

  那耶波羅被嚇壞了,他一直覺得自己能抗的住宋軍則十幾萬人的壓力,開始的時候他不相信大宋會出重兵對付天竺,但事實證明他錯了。

  之後他認為宋軍不會對天竺發動滅國之戰,事實證明他又錯了,再後來他認為宋軍不會在和塞爾柱作戰的同時再對天竺用兵,可最終還是自己錯了。

  宋軍永遠的讓他出乎意料,無論是軍隊的鬥誌和戰鬥力都是天竺所不能比擬的,眼下塞爾柱人徹底失敗,也徹底放棄來和天竺之間的關係。

  天竺成為別人拋棄,毫無用處的棄子,這是那耶波羅所不能接受的,他從一開始便知道塞爾柱在利用天竺和大宋對抗,但他並不介意,隻有得到塞爾柱的支持和力量才能與大宋為之抗衡。

  所以他情願被塞爾柱人所利用,但讓那耶波羅沒有想到的是,大宋居然轉手就對塞爾柱出手來,並且是以雷霆萬鈞之力發動反攻。

  而反攻的地點不是在天竺,而是在遙遠的西北,在塞爾柱的土地上,宋軍甚至願意放棄絲綢之路所帶來的巨大利潤也要對塞爾柱發動襲擊。

  三十萬宋軍練練攻克塞爾柱的城池,最讓人震撼的莫過於擊殺塞爾柱六十萬軍民,這是足足六十萬人,而且時驍勇善戰的塞爾柱人,居然被宋軍給全部斬殺!

  那耶波羅早已後悔,但那時的後悔和現在的後悔卻不同,最主要的差別在於一陣陣突如其來的便意…………

  恐懼已經充斥在了那耶波羅的心頭,這種逃無可逃的感覺讓他絕望。

  每當宋軍安靜的時候,他總想著宋軍是不是撤退來,可但前哨傳來消息,宋軍不但沒有走還在向前推進的時候,那耶波羅便內心恐懼。

  他之所以要拉攏所有的貴族和僧侶來支持他就是因為他知道,現在已經失去來逃走的機會,隻要自己放棄曲女城,整個波羅王朝就會崩潰。

  隻要自己帶人逃跑,所有的抵抗都會消散,而跑是跑不掉的,宋軍的騎兵已經在天竺暢通無阻。

  南方的僧伽羅不斷的派人穿越海峽和原本的仇敵泰米爾人聚集在一起,他們聯合組成來一個聽命於宋人的意願,打算效仿希臘人成為大宋最忠實的城邦!

  自己已經沒有任何地方可以去了,眼下隻有糾結所以的力量與大宋抗衡,即便是失敗了,也要更多的人為自己陪葬!

  這是那耶波羅的最後一搏,他已經放棄大宋派遣使者的打算來,眼下東方的宋帝國就要滅掉天竺。

  十五萬人的宋軍一路上所向無敵,所有的城池在他們門前完全是不堪一擊的脆弱,即便是那爛陀寺也都消失在來宋軍的蹄鐵之下。

  那些僧侶為何要幫助自己?並不是因為自己尊崇佛教,而是因為僧侶也沒有地方躲避來,他們本來打算向宋軍傳法,讓他們皈依。

  一群高僧大德不著片甲便走上前線,手中翹著木魚,口念佛經,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毫無顧忌的向宋軍走去。

  結果被宋軍的弩箭射成來刺蝟,所謂的高僧大德也頂不住宋軍弩箭的侵襲,佛教在天竺有用,在大宋根本就毫無用處!

  原本這東方的文明還有大量的人禮佛,也曾經不遠萬裏的前來求取佛法,可自從大宋繁盛之後,幾乎一夜之間便沒人修行佛法了。

  歸結原因卻很簡單,因為佛法修的是來世,而宋人修的是今生,修今生便是好好活,掙錢養家過日子!

  在大宋隻要是有戶籍的百姓,就能去工廠尋找工作,就能花錢開店,就能憑借本事吃飯,便吆喝聲響亮都不愁吃喝,各大酒樓爭搶讓裏去做大夥計,工錢高的嚇人!

  信佛也許能讓自己下輩子過得好,但信大宋官家和朝廷的話,卻能讓自己這輩子過得好,一前一後誰不知道當下更重要?

  現實永遠比理想更有說服力,一些的空話在現實麵前都是靠不住的,如同一座沙礫堆積起來的城堡,瞬間就會被衝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