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章利益之前無盟友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15 17:40      字數:2221
  巍峨的宮殿一直華夏文明的重要建築,從這裏傳出去的旨意和命令指揮著華夏所有龐大的帝國運轉,所有人都把這裏出去的旨意當作是無上的命令。

  拉比站在宮殿之中已經感覺有些微涼,高大的宮殿遮蔽了太陽,陽光隻能從窗棱中灑進來一點,高高的藻井上有無數的氣窗,密密麻麻的把陽光折射進大殿中的各個角落。

  趙禎坐在高高的禦座上,四周卻沒有一個宮人,連常伴趙禎左右的三才都不見了。

  紫宸殿中的安靜並沒有持續多久,在向皇帝施禮過後,拉比就直直的盯著趙禎,他的瞳孔中散發著前所未有的灼熱,希望能從皇帝的口中得到想要的答複。

  趙禎也不囉嗦,和一賜樂業人扯一大堆的華夏典故實在沒有什麽意思:“朕和你一賜樂業人之間的契約已經完成,你們的以色列朕已經幫你們複國了,現在守不住是你們的事情,朕沒有必要讓我大宋的將士遠征,而且你自己也應該清楚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趙禎的話一開口就讓拉比心中冰涼,契約是猶太人最為重視的東西,大宋皇帝說的沒錯,他已經完成了契約的內容,沒有必要再幫助一賜樂業人了。

  “尊敬的陛下,以色列從建國開始就在不斷的為大宋服務,我一賜樂業人也是如此,請您看在這麽多年的勞苦之下…………”

  “這難道不是契約的一部分嗎?”

  趙禎奇怪的打量著拉比,再次開口道:“朕覺得你可能理解錯了,幫你們複國的時候你們就應該明白,這是一場等價的交易,最少你應該知道複國所需付出的代價有多麽的高昂,若是不能接受就應該終止或是拒絕,不該在事後討價還價。”

  拉比連連擺手:“老臣不敢!隻是希望陛下念在舊情上助我以色列一臂之力!”

  趙禎笑了,笑得很溫和,但在陽光下卻顯得那麽的森然:“你大概是忘了,國與國之間隻有利益才是永恒的,朕幫助你以色列建國是為了利益,你們幫助大宋建立交鈔體係也是為了利益,大宋給你們提供商品是為了利益,你們幫助大宋販賣,做宣傳一樣是利益,在國與國之間感情這東西有時候隻能用利益表達。”

  拉比楞了一下,他從未想到如此直接的話會從趙禎口中說出來,他一直覺得大宋是禮儀之邦,給了一賜樂業人庇護,也給了他們通向仕途的權利,但沒想到大宋的皇帝卻是如此的精明。

  利益二字看似簡單,卻是這個世間最為精確的道理,即便是感情都不好輕易表達的東西,在它麵前卻被描述的極為清晰。

  拉比覺得自己錯了,自己應該重新認識大宋的皇帝,更何況他身為大宋三司的錢莊使就應該是大宋的臣子,就應該了解自己的皇帝。

  眼前的這位皇帝是如此的陌生,但他不知道,真正的趙禎是一個嗜血的猛獸,聞到利益的氣息原本的溫文爾雅就會被拋棄,雖然看著溫文爾雅,可在這道麵具之下卻是一隻手舞足蹈的饕餮。

  對待自己趙禎從來都不會這樣,但對於外族,說真話坑死他們都不覺得有什麽過分的地方。

  這是源於華夏民族骨子裏的強大驕傲,無論是什麽人,每個漢家百姓心中都有這種驕傲在作祟,數千年的天朝上國所孕育出來的自尊心不是輕易能夠被毀滅的。

  相較於被辮子束縛的後世,此時的民族自尊幾乎是出於巔峰狀態,盛唐已經讓華夏成為一個巔峰,而大宋在超越盛唐之後更是把這巔峰又向上推了一推。

  拉比終於開口了,嘴唇稍稍動了動便幽幽的說到:“不知陛下還需要我一賜樂業人付出怎樣的代價才能施以援手?”

  趙禎笑了笑,果然是明白人,和明白人說話就是簡單,就是直接,就是需要利益交換。

  “你一賜樂業人遇到的是滅國之禍,朕可以幫助你們減少負擔和壓力,但你們索要付出的便是成為我大宋的屬國,朕要在以色列駐兵開衙。”

  趙禎的話讓拉比震驚的差點跳起來,在以色列駐兵開衙意味著大宋有直接幹涉以色列的權利,也意味著以色列人無法從商品的差價中獲得巨大的利潤…………

  但拉比還是忍住了,他知道眼下以色列最需要的是什麽,若是被塞爾柱人再次攻陷,那他們將會再次成為無家可歸的流浪者,一群沒有底氣和後盾的亡國之民。

  趙禎是握住了拉比和整個一賜樂業人的痛腳,相比國家的存亡,眼下的條件也不是不能接受。

  拉比最終還是接受了趙禎的提議,他知道一賜樂業人再也沒有可能從這位皇帝的手掌中掙脫,既然他說能駐兵,那就一定有辦法把宋軍精銳的將士派遣到以色列。

  這麽多年在大宋居住,拉比已經了解大宋的遠洋能力,一個能把船開到壓力山大港的帝國有什麽辦不到的?

  見他無奈的答應下來,趙禎突然笑了笑,契約已經達成,那就沒有什麽好隱瞞的了。

  “朕其實已經對塞爾柱人用兵了,五天前三十萬大軍已經出了恒邏斯城,現在白水城,訛打刺城應該已經易主,塞爾柱皇帝圖格魯克也應該要把重心放在帝國的東麵,所以西麵的耶路撒冷城和以色列應該已經脫離了危險,希望你們遵守諾言,否則……”

  趙禎的話沒有說完,但拉比知道什麽意思,他已經沒有權利拒絕大宋皇帝,其實聰明的他已經知道自己落入了大宋的陷阱之中。

  從一開始他就感覺到了不對勁,既然大宋皇帝如此冷酷無情,那就不應該見自己,或者說召見自己也不該說這麽多的話。

  現在看來顯然是大宋對塞爾柱和天竺人之間的秘密往來已經不滿,出兵不過是警告塞爾柱人而已,這個東方的龐大帝國若是對塞爾柱全麵戰爭,兩國之間的緊張氣氛不會這麽輕鬆。

  這是一次突襲,也是一次警告,至於宋軍會打到什麽地方,這而就要看塞爾柱人的態度了,若是他們還不知收斂,最終的結果便很可能引起大宋皇帝的不滿,從而進行一次真正的較量。

  無論從什麽地方拉比都看不到塞爾柱人勝利的希望,了解大宋的他清楚宋軍的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