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五十章身心皆屬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15 17:39      字數:2159
  北戍司軍的戰力得到了證實,這一點連王圭都沒有想到,在他的影響之中,這些草原部族在大宋的背嵬軍麵前不堪一戰,宋軍的強大可以碾壓他們。

  可現在看來卻並非如此,常年在軍中的王圭知道,眼下這情況若是把阻卜部盟騎兵換成大宋的背嵬軍,結果雖然不會這麽狼狽,但也不可能在戰力上碾北戍司軍。

  此戰足以體現草原部族的戰力,也讓王圭暗自欣喜,他是支持趙禎的計劃的,把草原民族當作是大宋的騎兵營地,既能維護草原的穩定,又能給大宋提供強大的戰力,何樂而不為?

  到時把他們調遣至西北,在想辦法把他們安置在那裏,而那時候,草原上的力量基本被抽調一空,大宋的中原之地何愁不安?

  阻卜部盟近十萬的騎兵被追殺的隻剩下兩三萬人,此戰也讓北戍司軍在草原上名聲大噪。

  強大的力量讓人畏懼,但同為本族的阻卜部盟卻認為是大宋的武器裝備幫助了北戍司軍,是堅固的鎧甲和鋒利的兵刃讓他們贏得了勝利。

  但北戍司軍的將士們卻知道,更多的應該是進攻時的默契配合與心中的仇恨。

  王圭看著在河邊麻利打掃戰場的草原將士,心中頗為感慨,這些韃靼人最終還是融入了大宋,最少從他們現在的一舉一動便能看出和大宋的士兵有多像。

  這一戰不光打出了北戍司軍的氣勢,更奠定了他們的基礎,讓這一軍成為大宋不可小覷的存在,要讓天下人知道,大宋除了背嵬鐵騎外,還有北戍司軍的鐵騎。

  軍中自有軍中的規矩,王圭以及行軍司馬把繳獲的財物進行了分配,並沒有因為這是北戍司軍的第一戰就特殊照顧,反而是因為第一戰必須立下規矩。

  一部分繳納朝廷,一部分上貢皇帝內庫,剩下的將軍要有分成,接著才是將士們的。

  看似層層剝削,但卻公開透明,繳獲的越多,分成便越多,上繳朝廷的和皇帝的並不多,隻占據十分之三,而將軍分成才不過區區十分之一,剩下的十分之六都是將士們自己分配的。

  對於拿到手的這些財富,來自草原上的勇士大多呆滯的說不出話來,他們從沒想到居然能從戰爭中獲得財富,並且這些財富還真真正正的流入到了自己的手中。

  這可比部族之間的征戰要賺的多,也賺的快,但這還不算完,當行軍司馬高聲叫喊著:“領取戰功,標首俱全,過時不候”的時候,草原上的勇士便以最快的速度湧向軍帳。

  每個人都有戰功,甚至不在少數,雖然弓箭射死的較多,但砍殺的也有些,雜七雜八的加起來,少說也能換取不錯的功勳。

  當他們得知功勳可用於提拔,亦可用作兌換財物時,麵相有些兩難,因為他們根本就沒想到天下間還有這等好事!

  一直疲於訓練,晚上倒頭就睡的北戍司軍將士們第一次夜晚失眠了。

  有賞有罰,這是大宋軍中最基礎的規矩,所有人都會去遵守,也是趙禎定下的底線,若是有人敢在軍中違反這條規矩,“夷三族”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誰出來勸諫都沒用。

  在趙禎看來,將士們在外用命,若是連基礎都保障不了,憑什麽讓他們做到負重前行?

  而這一點對於外族士兵也不能例外,他們本就是草原韃靼所組成,沒有一個公平公正的環境如何能誓死效命?

  軍中的思想宣傳工作在這個時候才算是全麵展開,光有榮譽感什麽都是虛的,要是沒有錢財的維係,一切都是虛妄…………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沒錢談什麽忠義榮譽?

  趙禎從不相信那些,他隻相信互惠互利,隻相信互相尊重,絕不會一味的索取,一味的讓被人賣命而什麽都不願意出。

  北戍司軍的將士們第一次發現賺錢這麽容易,他們從這次戰鬥中獲得的財富快要趕上之前他們數年的奮鬥了,這還不算完,還有吃的,喝的,穿的,住的都是軍中提供,幾乎不需要他們自己操心什麽。

  這樣算下來簡直就是人間天堂,生活起居都有行軍司馬照顧,排兵布陣之類的都是將軍說的算,除此以外幾乎沒有事情,他們需要做的隻有訓練,殺敵,清掃戰場,除此之外根本無事。

  王圭在軍中明顯能感覺到氣氛改變的不同了,即便是袍澤戰死,即便是身上傷痕累累,可這些來自草原的北戍司將士沒有陰鬱,沒有太過悲傷。

  他們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比這自己的戰功,臉上的笑容如同看到了家中添置新東西的孩子一般。

  既高興,有期待,還有對美好事物充滿的一切幻想,小心的把功勳號牌收好,這東西是回朝之後領取軍功的必須之物,除此之外沒有能證明軍功的東西了。

  整頓軍隊之後,王圭便率領北戍司軍的將士回撤北戍司防守,逐漸這一軍的主要任務便是防守北戍司,在這片上京道的南方草原上與阻卜部盟進行對抗。

  畢竟這些小部族組成的北戍司已經是大宋的疆土了,遷徙了一部分前往烏古部,但很快他們就會回來,官家絕不會允許烏古部在這個時候悄然壯大自己的力量。

  而烏古部的青壯和北戍司的一樣,都需要抽調出來,逐漸成軍。

  有了北戍司軍,再加上實力不弱的貝爾軍,趙禎打算再組建一支騎兵部隊,烏古敵烈統軍司,這是曆史上遼朝的軍司,但現在卻再也沒有機會出現了,其主要兵員便是來自凶猛彪悍的敵烈部和烏古部。

  貝爾軍,烏骨敵烈軍,再加上一個北戍司軍,三支部隊,加上宋軍的將士,人數大概也有二十多萬,趙禎相信隨著征伐的越來越多,越來越快,這三支軍隊的數量還會增長。

  現在他們是大宋的利刃,是開疆拓土的利器,在未來可能成為大宋保持草原軍力平衡的手段。

  暫時駐防草原不代表永遠可以駐防草原,大宋還有更為廣闊的領土需要駐防,還有更為漫長的邊防線需要巡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