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落入陽謀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15 17:39      字數:2172
  六萬大宋邊軍是一股不俗的戰力,所謂的邊軍其實就是禁軍的一部分,在邊疆駐守的禁軍便叫邊軍,他們和捧日軍,神衛軍等一眾上四軍沒有顯著區別,若是說精銳,也談不上誰比誰更精銳。

  武器裝備上采取的是因地製宜,和所需程度,而不是統一按照中央禁軍的標準進行裝備的,所以邊軍身上的武器裝備並不一定比中央禁軍的差,但也不一定比他們身上的好。

  這主要取決於他們的位置,身處北京道的邊軍裝備就出奇的好,他麽是抵禦遼朝的第一道防線,自然不能少有放鬆,而身處西域的邊軍則要稍稍差上一些。

  但有一點,身處西域的邊軍雖然裝備不是最好,但他們在西域這片土地上從未停止過征戰,從原本護送大宋的商賈,到後來地域西域人的騷擾,他們從未有過一天的鬆懈。

  還有一點,在邊關的禁軍其實就是大宋中央禁軍進行調換的,趙禎延續了老祖宗留下的“家法”對禁軍實行輪換製度,將帥隻負責領導訓練和邊防作戰。

  這樣既能保障軍隊的戰鬥力,同時也能消除邊軍將領作亂的可能,因為大宋軍中還有行軍司馬這一重要的職位,類似於後世的政委,主要負責軍中思想建設…………

  而現在深處邊軍之中的趙禎暗自慶幸自己當初的決定是多麽的正確,邊軍在十萬遼軍的圍攻下依舊保持陣形不亂,不斷的用弩箭射殺著敢於靠近的敵騎。

  邊軍的陣形非常穩固,手握長達一丈的長槍手在前,配合著盾牌形成一片鋼鐵叢林,而躲藏在盾牌之後的是無數彎腰蓄勢待發的捉刀手,他們手中鋒利的橫刀可以輕易收割衝入陣中敵騎的生命。

  眼前的這種情況雖然是穩固的,但卻也有著不祥,趙禎很快發現了問題,現在的邊軍根本走不了,他們被遼人死死的困在原地,隻要陣形少有變動,便會立刻招致遼人騎兵暴風驟雨般的進攻。

  這十萬遼軍目標非常清楚就是要把宋軍困死在這裏,通過不斷的攻擊來消耗軍陣的力量,少有不慎,便會被遼人騎兵衝破軍陣,後果不堪設想。

  趙禎發現的弊端,曹康同樣發現了,並且他還有一個懷疑,一個讓他驚恐又不敢說出來的懷疑。

  在遼人進攻稍稍停頓的時候,曹康派人把三才請了過來說出了自己的猜測:“大官,遼人以十萬精銳騎兵攻伐我大宋邊軍,實不可理喻,非常理而度之。”

  “此言有理……”三才微微沉吟,望向曹康卻瞧見了他眼中的擔憂不禁開口道:“你是不是知道了什麽?快快道來!”

  瞧曹康的表情和單獨和自己見麵,顯然事關重大,三才跟隨趙禎許久,豈能連這點事情都看不出來,既然他開口了,曹康也就大膽的說出來,畢竟事關重大。

  “莫不是遼人知曉官家就在我邊軍之中,才會如此賣力的圍攻?!”

  這句話就如同砸進湖水中的巨石,在三才心中掀起滔天巨浪,若真是如此,那事情就遠非眼下看到的這麽簡單,消息走漏的話,這很可能是一場針對大宋皇帝的圍剿!

  “不可能,消息不會走漏,即便佑阿加帕在邊軍中見到官家,也不可能知道官家現在還在邊軍之中,更何況官家的皇家還在捧日軍中,遼人如何能知曉?!”

  曹康指了指軍陣之外,苦笑著說道:“難道眼下還不能說明一切嗎?捧日軍和神衛軍隻是遭到攔截,但我這最不起眼的邊軍卻是遭到圍剿,即便是遼人昏了腦袋,也不會把邊軍列為圍剿之重啊!”

  三才頓了一下,猛然拉住曹康:“現在官家就在邊軍之中,此乃旦夕之禍,無論如何官家不得有絲毫閃失,收攏軍中騎兵,以步卒為殿後之軍,以騎兵為先鋒,我等護送官家突圍,否則…………”

  曹康點了點頭,他也是這麽認為的,六萬邊軍即便是全數殆盡對大宋來說也沒有什麽,可若是官家有個萬一,那可就是滔天之禍,更何況邊軍之中不光光有官家一人,還有大宋皇位的合法繼承人,太子趙旭!

  一旦邊軍破陣,很有可能便是官家和太子雙雙…………這場景曹康都不敢想象,實在是太過恐怖!

  撤,必須要撤軍,不能再在交河附近停留了,最好的辦法就是向最近的六種城撤退,以此為據點,發出訊號,不斷收攏神衛軍和捧日軍。

  有一點曹康可以肯定,遼軍的人數遠超自己的想象,也遠超官家的估算!

  神衛軍被拖延,捧日軍遲遲沒有出現,而自己的六萬邊軍卻被十萬遼朝鐵騎圍攻,顯然這不合常理,那眼下的局麵便很清楚,這是一場針對官家的圍剿!

  三才急急的把消息傳遞給了趙禎,他要務必保證官家的安危。

  從三才的表情,趙禎便知道事情的緊急,也知道這是蕭撻裏對付自己的一個陷阱,其實他已經察覺了不妥,這時候進行戰略撤退是非常民智的選擇。

  但同樣的,趙禎也考慮到了另一個問題,自己撤退是否也是蕭撻裏最希望看見的事情?

  對於高昌城若是不能一鼓而下,那將出現更多的變數,對宋軍的銳氣,對遼朝的士氣都將產生改變,宋軍在氣勢上一直是占據優勢的,可一旦撤軍,這種優勢便會消失大半。

  這就像倆個高手劍客之間的過招,一個從容不迫,一個畏首畏尾,雙方之間在過招之前便已經分出了高下,可一旦這種狀態進行轉換,那將會影響兩人之間的勝負。

  現在的遼朝殺招淩厲,蕭撻裏手段驚人,把分割包圍之法運用的爐火純青,交河複雜的河道把宋軍一分為三,依托河道用兵可謂是相當高明。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既然已經被遼軍包圍,最好的辦法就是突圍,隻有突圍之後,才能把眼下的局勢扭轉過來,戰略上的撤退永遠不能算作是失敗。

  雖然擔心這是蕭撻裏希望自己這麽做的,但趙禎依然選擇突圍,他隻能如此,就算是蕭撻裏希望他這麽做,也是一出光明正大的陽謀,無法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