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於闐的歸附與自治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15 17:38      字數:2192
  趙禎算是聽明白了,於闐國和黑汗國之間的信仰戰爭持續了四十年之久,期間和大宋之間產生了許多誤會,或者說是黑汗國得到了幸運女神的眷顧。

  黑汗進攻於闐的時候正好是大宋剛剛建國的時候,根本無限顧及西域,而且在之後的時間裏,西夏逐漸崛起,大宋對西域的幹涉越來越力不從心。

  同時黑汗國的一係列外交手段,讓於闐國和大宋之間不再如同往昔,這個一直歸附中原的西域之國最終放棄了和中原王朝的聯係,其實若是在十年前,於闐國便向大宋求助,趙禎為了眼下這步棋也很有可能出兵西域。

  但很可惜,沒有那麽多的如果,也沒有後悔藥。

  當於闐國主尉遲臨風抱著渺茫希望向大宋派出使者之後,使者自己都沒想到居然得到了大宋皇帝的召見,甚至是盛情的款待!

  一來是大宋體現天朝上國的氣度,二來是對這個和中原同宗同源的小國有著天然的好感,這個小國在最繁華以及最艱苦的時候都想到了大宋,趙禎覺得這已久是相當不錯的了。

  富貴的時候能想到大宋那是因為他的仁義,艱苦的時候想到大宋那是因為他的需要。別說是國家,即便是人也很難做到這一點。

  於闐的使者得到了趙禎明確的答複,尤其是看到他帶有乞憐之意的眼神,趙禎更難拒絕,當然他的出發點也是在對大宋有利的一麵,於闐國世代追隨中原王朝,從無叛逆之心,更無劫掠之意。

  可以完全的掌控,趙禎甚至可以給尉遲臨風正式的敕封,在這一點上趙禎覺得是沒問題的,但很快他便計上心來,與其如此費事,不如……讓於闐國成為大宋的一部分,給予尉遲臨風自治權。

  這是一種類似與黑水軍的製度,但在形勢上又完全不同,更加類似於後世的自治區。

  當然這樣的自治區完全能成為大宋管理的全新探索,事實上趙禎早已發現一個問題,疆域的廣闊和穩定性並不一定矛盾,不是說越遠的地方越不穩定,而是在看大宋自己的實力。

  隻要一個王朝的實力強大,足以威脅邊疆的時候,那無論多麽遙遠的地方,隻要是大宋的領土都將穩定,說到底這還是要看國朝的強大與否。

  所以對於趙禎來說於闐隻要承認歸屬大宋,是大宋的一部分,可以在其中駐軍,自治也不是不可能!

  與其幫助於闐複國,不如讓他成為華夏的一部分,於闐所在的地方對於大宋來說也很重要,昆侖山脈以北,剛好在吐蕃的北方。

  黃頭回鶻和於闐已經成為了一體,雖然在黑汗的侵略下於闐不斷的縮減,但也逼著它向黃頭回鶻的所在進行移動,也越來越靠近大宋。

  黃頭回鶻基本上就是一群沙漠民族所駐紮的地方,沒有一個強大的政權,隻有零散的部族組成的,土地貧瘠,遍布黃沙,也隻有這片土地才不會有人打他的主意,因為這裏實在太窮了。

  以於闐國僅剩的力量征服這裏並不算困難,甚至輕而易舉,但卻無法穿越浩瀚的沙海抵達大宋,隻能從西州的大屯城經過抵達伊州。

  趙禎可以想象一路上於闐國使者經曆的艱辛與苦難。

  但他不會毫無意義的發動戰爭幫助於闐國複國,隻能以相對虧損的代價讓於闐在大宋的兵甲之下自治,這已經是相當寬鬆的條件了。

  於闐將獲得獨立的政權,但它沒有兵權,大宋會在於闐國內駐兵,以達到穩定於闐治安,並且鎮守的效果。

  當然王鶴不可能把話說的這麽銳利,畢竟是對待一個一心希望得到大宋認可的同宗同源之國,王鶴對於闐使者說的相當含蓄:“汝之兵甲不及大宋之萬一,有如此青壯不如投入生產,於闐國主隻需治國而不需用兵,於闐與宋已久是一國之製也,豈不妙哉?!”

  使者知道這是什麽意思,雖然他沒有離開過於闐,但大宋的商賈早已把趙禎的事跡傳播天下,大宋對番邦臣屬,態度都算是強硬,但對於闐已經寬鬆許多。

  這是在獨攬兵權而不幹涉政權,可一旦失去兵權,於闐的政權還不是大宋說的算?

  躬身一禮,使者向王鶴問到:“不知皇宋之國如何保我於闐自治?如何保我於闐王族血脈延續?”

  王鶴笑道:“這便不用擔心,我皇自有妙法,可保於闐之自治國事。皇宋乃天朝,帝王之言豈能朝令夕改兒戲為之?”

  這話讓使者稍稍安定,他的眼睛轉了轉,稍稍一想便再度開口道:“此事還需商議……”

  他的話還沒說完,王鶴便擺了擺手道:“不急,不急。”

  待他走後,使者四周的陪同立刻上前,義憤填膺道:“王上!切莫相信宋人之言,一旦失去兵權,我於闐宛如刀俎之魚肉矣!”

  所謂的使者其實就是於闐國主尉遲臨風,他也是沒有辦法才親自前往大宋求援的,但沒曾想卻是眼下這種結果,他思慮再三之後,最終決定按大宋說的來辦。

  因為他已經沒有選擇。

  眼下的狀況對於於闐來說很不利,黑汗對於闐的侵略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隻要於闐不滅,黑汗之心便不死,而大宋是於闐唯一的助力,就像是一個快渴死的人遇到一杯毒酒,喝了會死,不喝也會死。

  相對於被滅族來說,成為大宋的臣屬,允許大宋駐兵,自己保留自治的政權,這已經是最好的接過,若是宋人信守承諾,若是大宋皇帝遵守諾言,那這件事對於於闐國來說也不算壞,至少自己不用擔心用兵的問題。

  最終尉遲臨風還是決定把於闐國和大宋捆綁在一起,他自認為自己就是華夏的一部分,成為大宋的附屬也沒什麽,失去原本的兵權也沒什麽,他相信趙禎,相信趙禎會信守承諾…………因為除此之外他別無辦法。

  最少他能保留於闐的稱號,也不會被邪惡的黑汗人所屠殺,與黑汗相比大宋實在是好的太多。

  於是他便在第二天,在宋軍的白虎節堂之中,在趙禎以及眾人目瞪口呆之下,遞出了於闐國國主璽印,之上乃是“大寶於闐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