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廢帝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15 17:38      字數:2193
  其實並非眼前的事情出使蕭撻裏廢帝,早在之前她便有了打算,眼下不過是一個契機而已。

  蕭撻裏並不是想臨朝稱製,更不會覬覦帝王之位,相反她在耶律洪基即皇帝位之後便完全把手中的權利進行移交,真正做到了大部分的切割。

  手中的權利隻保留了太後應有的,其他從未越界,就是這種行為得到了朝臣的一致稱讚,世人尊其為聖。

  但後來發現這是不行的,沒有蕭撻裏的垂簾聽政,耶律洪基行為放肆,大肆濫用自己手中的權利,已經到了無人能控製的地步,而且朝臣們的上諫完全沒有作用甚至諫言者屢遭迫害。

  濫發官子一事引發了整個遼朝社會的動蕩,也使得蕭撻裏再次出山並且在契丹的貴族和漢臣的支持下垂簾聽政。

  原本是沒有什麽的,一切都在按照蕭撻裏的計劃進行,並且所有人都看到了太後執政與皇帝執政的差別,但很快,大宋的出兵影響了遼朝原本穩定的情況。

  契丹人和漢民的矛盾進一步加深,在遼朝還未崛起的情況下,與大宋的交鋒便顯現出大遼的國勢疲軟,契丹貴族和將軍開始懷疑蕭撻裏的能力,在這個時候,獨裁統治和強硬的政策反倒成為一件利器,得到了契丹人的擁護。

  耶律洪基再次依靠他的暴虐上位了,而失去契丹貴族擁護的蕭撻裏逐漸發現自己的被動,她不能眼瞧著大遼葬送在耶律洪基的手中,在蕭撻裏看來他的路走不通。

  可就在這個時候,張儉猶豫了,在他看來帝王豈能輕易廢除?即便是有萬般的不是也不能直接廢掉,多加以勸導便可,好歹他耶律洪基也是先帝唯一的嫡子。

  若是他被廢掉,那他的兄弟便有奪嫡繼位的權利,雖然他們不是嫡子,可這時候也沒有嫡子了,到時間引起的風波怕是不會比現在的小!

  “廢帝一事萬萬不可!還請太後三思!”張儉是真的怕了,眼下讓他沒想到蕭太後居然打算以廢帝來拯救大遼,這難道就是最後的手段了嗎?

  難怪她說遼朝不危,社稷猶存!這是要徹底的改變時局,這是要把一切都打散重新開始!

  更讓他沒想到的是,平日裏疼愛孩子又思念亡夫的太後居然在江山社稷麵前毫不猶豫的選擇廢帝,而不是用更加柔和的辦法解決眼前的危局。

  張儉承認,此時廢帝由太後收攬大權是最好的辦法,可這辦法所帶來的結果卻是讓人難以接受的。張儉擔心的望著蕭太後,因為他知道,即便是自己不支持,蕭撻裏也能獨自完成廢帝。

  因為太後完全可以以一道旨意廢除掉皇帝的一切權利。

  雖然這項權利沒有明確的法令支持,但是太後依舊可以以不謹、無道、無德、不孝等理由剝奪皇帝的權力,甚至廢黜皇帝,雖然大多是由於權臣逼迫,但廢黜皇帝的詔書,必須經由皇太後之手。

  這樣的例子在史書上有很多,漢代上官太後下令廢劉賀:劉賀上位二十七日,因荒淫無道,喪失帝王禮義,攪亂朝廷製度,被大臣多次勸諫。霍光擔心劉賀會亂國,稟告皇太後上官氏,下詔廢黜劉賀,令歸昌邑國。劉賀,是為“漢廢帝”。

  但最有名的便是則天大聖皇帝武曌的廢帝了,唐中宗李顯庸弱無能,即皇帝位後,尊武則天為皇太後,但他一麵不敢與武則天抗衡,另一麵又妄圖拉攏黨羽培植力量對抗,還可笑的以為武則天不知,得知詳情的武後對中宗的舉動大為惱火,二月,繼皇帝位才五十五天的李顯被武則天廢為廬陵王,被貶出長安。

  張儉不希望蕭撻裏廢了耶律洪基,因為除了上述原因之外,他更擔心遼朝再出一個呂武…………

  蕭撻裏的目光緊緊的盯著張儉:“丞相,大亂必有大治,若是我大遼度過眼下的難關,興邦之治必會使得大遼崛起!本宮要好生教導耶魯斡,如此才能避免他父親的過錯!”

  張儉呆呆的望著蕭撻裏,沒想到這位太後居然已經決定了新君的人選,就是還在繈褓之齡的皇長子耶魯斡!看來她是對皇帝徹底失望了。

  張了張幹裂的嘴唇:“太後打算如何處置廢帝?”

  隨著張儉的話,蕭撻裏身體一僵,顫巍巍的伸手指了指皇宮的地麵:“困守與宮中,他畢竟是本宮的長子,也是陛下的嫡長子,即便有錯也不可隨意處置。”

  張儉默默的點頭,他現在徹底沒有話要說了,即便是飲鴆止渴他也要試一試,否則現在的大遼已經走上的毀滅的邊緣,稍有不慎便是國滅的下場。

  他現在唯一不明白的就是到底是什麽人給陛下出了這個餿得不能再餿的主意。

  張儉是了耶律洪基這個學生的,即便他再沒有腦子,也應該明白漢民對大遼的重要,豈能在這個時候出此昏招?

  別忘了朝堂之中可是有大量的漢臣在輔佐他,沒有這些漢臣文官後果不堪設想!

  “太後,陛下此舉定有奸佞之人與側挑唆,還望太後明察!筆下自幼登基以來,本也是持重而行,無有逾越之舉,此番無道之旨…………”

  蕭撻裏已經帶人走向殿門,此時聽了張儉的話猛然轉身:“皇帝暴虐,嗜殺,無道,非一日而成,今大禍以至,如不速斷,國危矣!”

  張儉僵在原地,是啊!現在最大的問題便是時間,若是不能挽回這一切,繼續縱容中京道守軍濫殺無辜下去,大遼便真的完了!

  殿門在吱呀聲中緩緩開啟,蕭撻裏一身戎裝頭頂鳳冠,猩紅的披風在空中招展,仿佛再次回到了當初她鎮壓叛亂的時候,張儉跟在其後,眼前的太後又回到了戎裝征戰的時候。

  一路上宮中的宿衛仿佛是木刻的雕像,死死的站在原地,眼睜睜的看著蕭撻裏率領全副武裝的宮中內侍在宮城中行走,一直往帝王所在的寢宮而去。

  張儉驚駭的看著這一切,顯然這是一場蓄謀已久的廢帝宮變,自己一直被蒙在股中,甚至還和朝堂中的漢臣冒死跪在宮門外覲見…………

  和權利的交替比起來,自己和文臣們所作的一切是那麽的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