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八章百姓禦街前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15 17:37      字數:2183
  整個北京城已經變成了朝聖的地方,人們奔走相告,呼朋喚友,齊齊的往禦街而去,無他,大宋的帝王回來了,聖天子歸朝……

  在這個時代,個人崇拜甚至已經達到高峰,帝王是一國之君,在儒家思想中人君是世上最高的統治者,也是華夏一族的族長,君父,世人皆是在宗族之中。

  於是趙禎就成為這個時代最為耀眼的“明星”,所有人都希望一睹天顏,不光是看到真實的皇帝,更是為了能得到這位能與上天交流的皇帝賜福……

  可以說,趙禎已經開始向聖人,甚至天人的位置轉變,這種轉變不是他刻意為之,而是人們通過他所作的事情,把他一步一步的送上神壇。

  北京城幾乎已經是萬人空巷,所有人都跑到禦街兩旁看熱鬧,即便是北京城的禦街比東京城的還要寬闊也是顯得擁擠了,人數實在太多,北平府的衙役全部出動也不夠,最後隻能出動北京城中的禁軍維護秩序,否則很可能出現踩踏之事,到時必然釀成大禍,官家祭天回朝出了這種人禍,那時候就不是北平府知府事能擔待得起的。

  所以身為知府事的韓琦格外小心,不斷的派人在禦道邊上奔走,大聲嗬斥膽敢擁擠上前的人,並且傳出話來:“尋死的殺才!陛下乃聖天子,今日南郊祭天回朝,祥瑞驟降,天光開而雲霧散,爾等喧鬧推搡成何體統?就不怕衝撞聖駕?!到時間非但沒有福祉降下,反而遭罪!”

  這話確實管用,一時間禦街兩旁的百姓開始自覺的站好,並不向前擁擠,隻有孩子會在人群中亂竄,但很快被家長叫罵回到身邊,人群變得有序之後,距離空間也逐漸變大。

  中心禦道,不得人馬行往,行人皆在廊下朱叉子之外,叉子裏有兩道磚石砌城的禦溝水道,其中種滿了蓮荷,而在水道的邊上種滿了桃,李,梨,杏,雜花其間,春夏之間,望之如秀。

  這禦道寬約二百餘步,兩邊滿是店鋪,大多數與皇家或是朝廷都有買賣,應是臨街店門前有走廊,所以被人們稱為禦廊。

  禦廊就在禦道邊上,裏麵允許小攤小販做生意,這是趙禎的特旨,商賈無不誇讚,沒人驅趕自家店門前的這些生意人。

  而在這人潮湧動的時刻,他們小攤小販的生意一下子便爆好,隻要是個攤位便一定會坐滿了人,各種吃食琳琅滿目,炭烤的羊肉,一把香料便使人垂涎三尺,隻要賣力的吆喝幾句,便會有更多的人站在一邊等待。

  因是快到中午,人們的肚子早已是咕咕叫,烤肉攤子,魚膾攤子,餛飩攤子,羊湯攤子……每一個都坐滿了人,食物的香味甚至飄到了城外……

  百姓們都明白,相對於等待官家,用吃食填飽肚子更為重要一些。

  而很快,百姓們沒有等來皇帝,卻等來了皇後娘娘已經後宮妃嬪,皇嗣,作為妻子兒女,他們將要迎接皇帝的郊祭回朝。

  當然,皇後及後宮的出現也意味著官家的大駕就快回來了,皇後的鳳駕雖比不上皇帝的,但能成為皇帝的正宮皇後,也是天神庇佑,本身就是祥瑞。

  女子最是喜歡觀瞧皇後的鳳駕,誰不喜歡漂亮?誰不希望鳳駕旁的侍女拋出的宮花?這東西的意義可是非常!一旦得到了宮花以後便不愁出嫁的時候沒有好陪嫁了!

  城牆上的禁軍吹響了號角,巨大鍾聲回蕩在城中的每一個角落,稍稍了解北京城的人便知曉,這是城牆四角的鍾樓同時奏響的聲音,上一次還是陛下滅國西夏的時候奏響的。

  當身著精美鎧甲的宮中親衛出現時,百姓們便迅速跪倒,這意味著官家的車駕出現了,以往見君隻需躬身施禮,敬而不拜,可現在不同了,官家乃是聖君,乃是能與上天對話,並驅散春災的人,在百姓心中,趙禎已經成為了半神的存在,同那些陸地神仙差不多……

  當趙禎的車駕出現時,隻有儀仗是站著的,而整個北京城,滿城拜下,無人直立,這便是萬萬人之上的地位,這就是皇帝的權利!

  驟然間,萬歲之聲響徹天宇,上天仿佛也被震撼,雲開霧散,陽光普照……

  當趙禎走過禦道,兩邊的百姓這才緩緩起身,剛剛他們沒敢起身,現在卻也看不見官家的天顏,頗有些失落的感覺在其中。

  春天本就應該春暖花開,而這場春災給大宋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災難,宋人其實不怕寒冷,因為已經出現鐵爐子以及煙囪,有了這兩樣東西,便不怕煙氣之毒,房間中燒上一個便溫暖如春。

  春災最大的危害是土地無法種植糧食,春天本就是播種的季節,春耕,夏耘,秋收,冬藏,這是上天早早就安排好的事情,現在春耕已然是被耽誤了,大宋的夏稅自五月半起征,七月底或八月初納畢;秋稅自九月初起征,十二月半納畢,夏稅主要是以征收小麥為主。

  現在時間已然是快入三月,本就是陽春三月的季節卻還沒有糧食種下,即便是今日出現太陽,大地解凍,也還是慢了些……根本趕不上種植夏糧。

  所以在趙禎回朝之後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免去了大宋受了春災之地的夏稅,但糧食同樣也成為一個巨大的難題,即便是免去賦稅,也百姓春耕被耽誤,也就意味著夏天到來的時候可能會收,或是糧食隻能在冬天才開始收獲。

  大宋富裕,撐過這個春天不難,可是夏天沒有糧食該怎麽辦?這次大宋受災的地方可不止是北平府和燕雲,甚至連四季如春的杭州都受了春災。

  糧食隻能從南海諸國往大宋運送主要以海運,水路為主,同時輔以公路馬車,甚至還是東京城開往北京的火車,所有能用得上的運輸都將被利用起來。

  這是對大宋運輸能力的一大考驗,而趙禎正好要通過這一事情提高大宋的運輸能力,這是大宋的經濟動脈,同時也將是趙禎為下一步做好準備,受到這次小冰河影響的不知大宋和遼朝,還有女真,高麗,倭國,吐番甚至是西域……

  如此正是賺錢,收買的好機會,豈能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