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15 17:37      字數:2094
  大宋作為禮儀之邦的天朝上國,態度突然變得如此強硬讓西夏的使者有些始料不及,隻能緩緩退走,而趙禎此時卻開始著急,現在的西夏已經從遼朝掠奪了一批糧食,如果讓他度過這次天災,以後再對付西夏就麻煩了,當務之急是要用兵西夏,出自之外別無他法……

  對西夏的各種計策已經全部實施,可以說趙禎由內而外的不斷打擊西夏,不斷的削弱西夏的力量,看見的,看不見的無不是針對西夏的要害,現在事到臨頭,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豁然起身,因為動作太快一下子帶倒了幾案上的咖啡,瓷杯的碎裂聲使得整個宮殿寂靜起來,三才小心的上前整理地上的碎片一邊開口道:“官家這是怎麽了?”

  趙禎並未回答三才,望著地上的濺的到處都是的咖啡和滿地的碎片開口道:“傳兩府相公於樞密院覲見!”

  地上的三才悚然一驚,官家在樞密院接見兩府相公,這顯然是有大事發生,作為內廷都都知的他很快意識到這件事的重要,拿起手中的碎片便一路小跑的衝向門外,而此時的趙禎已經邁步走出文德殿。

  殿外的天空陽光明媚,但一朵黑雲很快的向北京城上空飄來,緩緩的遮蓋住陽光,使得北京城的半部被陰影籠罩,這樣的奇景還真是少見,正和趙禎現在的意境,山雨欲來風滿樓……

  樞密院設十二房北麵房、河西房、支差房、在京房、校閱房、廣西房、兵籍房、民兵房、吏房、知雜房、支馬房、小吏房分曹辦事。

  專司專職,顯然這種製度的辦事效率不容小覷,自曹瑋這位樞密使的去世之後,狄青便順理成章的接替了樞密使一職,而朝臣們卻也沒有多少反對,畢竟狄青的資曆在那裏擺著呢!要不是因為有曹瑋壓他一頭,以他的功績早就能榮遷樞密使一職。

  自從狄青坐上了樞密使的職位後,非但沒有狂傲,整個人都變得愈發謹慎了,自家的院門就從沒有關上的時候,任何人都覺得他這個樞密使當的窩囊,即便是怕被人非議,也不用大敞院門啊!但狄青卻認為自己這麽做才能顯示出無私。

  一時間京中關於他公正廉潔的佳話在仕林中傳開,顯然文人接受了他這種自我表達的方式,也明白了狄青絕不會結黨營私的想法,隻有趙禎微微苦笑,一個武將,帝國的大將軍,居然要以這種方是向自己和世人表達他的忠貞。

  他甚至不知道自己現在是喜是悲。

  當然這一切都不能否定狄青的管理能力,嚴於治軍的狄青自然不會放縱樞密院中的常務,每一房辦事都如軍中一般中規中矩,甚至連小吏官員的行進之間都能瞧出行軍之道。

  所有的地方狄青都能向朝臣妥協,唯獨樞密院例外,任何人不得染指樞密院之事,也不得對樞密院指手畫腳,唯獨趙禎這位天子例外,顯然狄青是把樞密院當作自己的白虎節堂了,但這並無不可,所以趙禎才會對朝臣的指責選擇留中不發,為這位大宋軍神遮擋風雨。

  樞密院和中書省就在北京城的皇宮之中,他們是皇宮的一部分,也是大宋的外朝,相比東京城的皇宮,北京城的皇宮自然不可同日而語,雖然形式上和東京城一樣,隻有一座宮牆隔開,但寬闊的外朝容納了更多的朝廷機構。

  可以說整個外朝匯集了除了府衙之外的所有京城官衙,太常寺和西尚書省,左藏庫都被納入皇宮外朝,這是趙禎為了更方便大宋的辦事效率而故意為之。

  顯然這方法很管用,官員之間的推諉變少了,而合作的效率加快,無論趙禎的旨意還是中樞的行文都得到了快速的執行。

  當趙禎的皇駕抵達樞密院的時候,所有人的兩府高官都到齊了,已經站在樞密院前的台階下恭候。

  雖然他們不知道不知道官家召見自己所為何事,但顯然在樞密院中召見事關重大,很可能是兵事,自從大宋收複燕雲之後便很久沒有兵事了,即便是與遼朝之間的邊境摩擦,在官員眼中也不過是大宋的“練兵”而已。

  簡單的行禮還禮唱諾之後,趙禎便帶領官員進入樞密院的兵事堂,這裏相當於軍中的白虎節堂,是樞密院中商議兵事的地方,等閑之人不得入內,即便是伺候的侍者都禁止出入其中。

  趙禎在上首落座後便開口道:“如今西夏依然頹廢,內憂外患無不侵擾,真是我大宋收複河套的最佳良機,朕今日與爾等位列樞密院,便是曉諭諸位朕大宋出兵收複河套之地。”

  複套?!

  一時間兵事堂中所有人都被趙禎這個突如其來的議題所驚呆,龐籍,夏竦,晏殊等人把目光投向了狄青,在他們看來很有可能是這位樞密使鼓動官家的,但顯然他們錯了,雖然狄青知道官家有意複套,但連他都沒想到會來的這麽快。

  “陛下,此時複套是否太過倉促,我大宋之兵隻在秦鳳路及永興軍路駐守,堅壁清野,卻並未集結以待出兵……”

  龐籍的話得到了晏殊的讚同:“龐相公所言極是,此二路之兵雖然可用,但如若進攻西夏,必會使得我大宋西南腹地中空,若西夏人南下,京兆府危在旦夕!”

  夏竦默默不語,但他卻能從趙禎的眼神中讀到一些特殊的消息,他了解自己的官家,沒有把握的事情絕不會說出來,這說明在官家心中早有定計,此時需要的不過是自己等人執行而已,所以夏竦自覺的不說話,靜觀其變。

  而狄青則要興奮的多,相比別人他在複套這件事上做的準備早已充足,細細想了想便道:“啟奏陛下,複套雖然萬急,但我大宋將士早已準備妥當,今有青塘諸部對西夏發起進攻,使得其西麵不得安生,涼州瓜洲危在旦夕,而我大宋收複燕雲,可由東攻伐西夏,滅此朝食不過爾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