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六章元昊突圍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15 17:37      字數:2218
  李元昊看到四周升起的黑煙時便覺得不對勁,命人查看才得知,原是遼人開始很少田地了,許多黨項將領還不以為意,但李元昊卻大驚失色,良田沃野乃是一國之本,非萬不得已不會輕易糟踐。

  如今自己被圍榆林城,遼人卻圍而不攻,燒毀良田,顯然這是想把自己困死在榆林城啊!衝上城牆,李元昊指著遼軍本陣破口大罵:“無恥賤人!安敢用如此絕命之法!”

  黨項將領還不知是何原因,但李元昊卻命整頓軍馬,並且傳書聯係駐紮在榆林城四周的部屬準備突圍……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讓人驚呆,這是怎麽了?之前陛下還說萬無一失,如今怎麽就急慌慌的成了這樣?

  他們當然不知道,李元昊身為一國之君,即便再自大也明白了,蕭撻裏這個毒婦不光要奪回榆林城,而是要把他西夏大軍趕盡殺絕啊!

  這個時候根本就不能再堅守城池,一旦堅守,糧食消耗驚人,堅守的時間越長,消耗的軍力也就越大,既然蕭撻裏想把自己困在榆林城,那自己偏不叫她得意,李元昊微微的眯上眼睛,瞳孔中閃過一絲狠毒的光芒。

  “傳令各軍,向榆林城靠攏,萬萬不可被遼人分而治之!”

  李元昊的話讓屬下終於明白了現在西夏軍的處境,不是他們占據上風,而是遼人得勢,占據有利的形勢,即便是西夏將領不讀書,但也知道天時、地利、人和,三者不得,雖勝有殃。

  屠城三日,人心不得,便失去了人和之道!入遼朝,奪榆林,地利不得,此二不得也!天時原本是屬於西夏的,秋天正是收獲之時,西夏本是打算利用奪取榆林城後的時間大肆搶奪糧草,但現在卻被遼人付之一炬……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李元昊清楚的意識到問題的嚴重,如若不想被困死在榆林城,最好的辦法便是衝出遼人的包圍,現在他要做的便是收攏大軍,十萬人可不是個小數目,對於人口本就稀少的西夏來說可輕易折損不得。

  李元昊也不傻,這次看似是做了無用之功,可西夏並未有什麽損失,即便是折損了萬餘人,但相比收獲還是微不足道的。

  這次西夏摸清了遼朝的底牌,清河軍,金肅軍的戰力,西京道的地形地勢,為下一次征伐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李元昊的算盤和趙禎一樣,他也是準備蠶食遼朝,他也沒想著一下便能從遼朝手中奪取肥沃的前套之地,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何況遼朝失去的煙雲之地並不影響它的根本戰力。

  現在他要做的便是讓遼朝的損失比自己還要大,而最好的辦法便是在烏蘭木倫河反擊遼人……

  一次不成還有下次,李元昊並沒當一回事,但對於蕭撻裏來說卻不是這樣,雖是一介女流,但身著戎裝的她卻有著男人也遜色的英氣,眉宇之間往日的風雅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淩厲之風。

  “本宮交代的事情國丈都辦好了嗎?”

  雖是國丈,但蕭惠在蕭撻裏麵前卻絲毫沒有往日的模樣,他在大遼的地位可不算低,但卻和眼前的這位夫人分不開,點頭道:“啟稟太後,羅輕衣已經上路,咱們已經切斷了西夏人最後的退路!”

  蕭撻裏稍稍皺眉:“可為何本宮總是覺得心中不安,這李元昊要是走脫必會禍患無窮,他可不是大宋皇帝,西夏也不似大宋。”

  “太後聖明,李元昊為人狡詐,西夏雖是建國已久卻未有一國之氣象,與我大遼趙宋相差甚遠,毫無信義可言,單從這次犯邊可見一斑,太後此計乃是用處大患的好機會!”

  蕭撻裏的眼中閃過一絲寒芒:“這是我大遼收回東套的好機會,不光要奪回屬於咱們大遼的前套,就連那後套之地也要收入囊中!”

  蕭惠莫名的打了個戰栗,天下人皆以為大遼出兵是要奪回榆林城一帶的前套,驅逐李元昊的犯邊,但太後卻要借此機會發兵後套,讓整個東套落入大遼的手中,如此的心思怕是連本朝的將領也不會想到。

  就在此時,飛騎來報,李元昊率兵突圍,攻出榆林城!

  蕭撻裏冷笑道:“來的正好!本宮還擔心拖得時間太長,沒想到他李元昊這就坐不住了,果然是狡猾之輩,看出了本宮焚田的用意,好一個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不知太後但如何定奪?”

  “自然是尾銜追擊!傳令下去,中軍前進,清河軍金肅軍與兩翼夾擊,留出西進之路供西夏人逃脫!圍三缺一不可收攏!”

  飛騎得令翻身上馬,傳遞消息去了,而蕭惠則是傳令中軍前進,早已是滿腔怒火的遼軍大陣策馬追擊,聲勢浩大如山崩海嘯,氣勢驚人。

  圍三闕一乃是出自《孫子兵法軍爭篇》的圍師必闕,蕭撻裏飽讀詩書,才智超群,兵書更是熟爛於胸,行軍布陣雖不如蕭惠,但在大勢計謀上卻遠勝於他。

  十萬人突圍,自然不會一起走,李元昊兵分三路突圍,但出了中軍之外,其他兩路皆被遼軍側翼,清河金肅二軍壓製回到了中軍附近,李元昊無奈,隻能收攏左右兩部,集中力量突圍,好在人員並沒有多大的損失。

  西退之路雖有阻力,但在大軍麵前卻有心無力,遼兵隻能退走,李元昊率領強悍的重騎殺透遼軍的包圍,頓時眼前一亮,通途就在眼前,胸中懸著的心穩穩落下,不禁回首大笑:“遼人不過如此,朕率領大軍輕易便衝破了包圍,實在是太過容易了些!來人傳令下去,大軍急行向烏蘭木倫河進發,勿必要在遼軍趕來之前做好準備!”

  此時卻有不和諧的聲音傳出:“陛下,依照遼人的兵馬速度,應該不至於如此慢,遼軍應該掩殺過來才是,其中是否有詐?”

  “有詐?!”李元昊嗤笑著說道:“沒藏訛龐,你的膽量難道是草稞做的?遼人的包圍已經被朕的大軍殺透,有什麽好擔心的,要說也是遼人的軍隊不行了才是!”

  沒藏訛龐躬身道:“陛下聖明!”雖然如此說,但他的心中卻驚疑不定,他曾經與遼人交鋒過,遼人的騎兵可是天下間數一數二的精銳,即便是宋人也隻能在器械上稍勝一籌,在騎術上卻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