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五章最毒婦人心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15 17:37      字數:2212
  前有臂力強壯者挖開溝壑,後又身體矮小的人來回穿梭運送土石,五條地道同時向榆林城外開進,他們的目標不是進入榆林城,而是解救被擒生軍俘虜的百姓,無論他們是什麽種族,契丹也好,漢人也罷,甚至是黨項人都要盡量解救。

  蕭撻裏的嚴旨將士們自然不敢不尊,同時也為太後的仁慈心存敬佩,都這個時候,生死有命而已,能派出精銳前去救援這些百姓已經是大不易。

  蕭撻裏很聰明,這個時候以這種方式救援,是堵住天下悠悠之口,並把李元昊的暴行宣示天下的最好方式,大遼救人了,而且不分種族貴賤,全數營救,單單是這份公德便讓大遼贏了戰爭所贏不了的東西。

  當兵道打通,如狼似虎滿腔怒意的契丹精銳武士衝出的時候,擒生軍一時措手不及,黨項人隻是在防備遼人攻城,在城中設置了聽甕,卻未想到遼人會冒死解救這些奴隸,畢竟在黨項人眼中,這些奴隸連人都算不上,簡直低賤倒了骨子裏,誰會把他們當做人來解救?

  遼軍精銳乃是含怒出擊,精銳便是精銳,而身為皮室軍的他們個個都是宮帳軍中的精銳,哪是這些擒生軍能對付得了的?

  一柄長刀從容的劃過擒生軍的喉嚨,精準無比,生生從鎧甲和領盔中劃過,擒生軍瞬間便捂住脖子兩眼睜圓,皮室軍並不回頭看一眼,他知道這人已經死了,反手一刀插入另一個擒生軍的腋下,這裏是黨項人盔甲最為薄弱的地方。

  黨項人和宋人一樣,用的都是差不多製式的鎧甲,但可以說在形製上基本一模一樣,但……質量上卻迥然不同,大宋的板甲乃是經全錘百煉的反複冷鍛而成,而西夏的鎧甲雖形式與宋相同,但卻是熟鐵鍛造,契丹的快刀可以從容穿過。

  麵對突然而至的襲擊,擒生軍一時慌張,但很快阻止反撲,但卻不是遼人的對手,皮室軍從未辱過他們的名號,從遼太宗開始,便選天下精甲三十萬為皮室軍。

  但在遼朝建國初,太祖皇帝便以行營為宮,選諸部豪健千餘人,置為腹心部……則皮室軍自太祖時已有,即腹心部是也,他們是遼軍中的精銳,但三十萬早已是虛言,遼朝所擁有真正的皮室軍不過數萬人,除了留在上京城的一部分外,全數被蕭撻裏帶到了榆林。

  這可是大遼的最後國力,比那些空有虛名的皮室軍要寶貴居多。

  精銳便是精銳,這些皮室軍作戰凶猛,配合有度,長刀飲血,箭無虛發,各個都有擅長的本領,也頗有大宋軍士之間的配合,相比西夏,遼人卻是從宋人身上學到了精華。

  世間萬物皆是如此,趨吉避凶,揚長避短,取精華而去糟粕,西夏,遼朝對大宋的兵製最為羨慕,於是便有了此種局麵。

  隻不過偷師都偷的不地道,西夏人也算是個奇葩,之學其形不學其意,遼人則在與大宋的戰爭中學了許多,皮室軍之間的配合便頗有大宋的影子。

  擒生軍哪裏是皮室軍的對手,城外的人數又不多,一部分人逃離到城門處,拍門求救,淒慘至極,城內守軍擔心有詐不敢擅自開門增援,隻能以弓弩飛箭來援,於是很快便被皮室軍剿滅。

  頂著箭雨,皮室軍奮力救助被俘之人進入地道之中,但無奈人數實在太多,隻能盡力救助,不少皮室軍的身上插滿羽箭依然聳立,如不倒人牆護衛百姓。

  這一幕極大的刺激了百姓也使得城牆上的黨項人攻擊更加淩厲。數萬人隻救出不到五千,而前來的皮室軍則損失大半,讓人唏噓。

  蕭撻裏親自站在遼軍的甬道盡頭等待,當百姓從中走出,當殘軍從中走出,蕭撻裏玉拳緊握,心中刀攪如割。這些都是大遼的心血,她也不願輕易折損,但這些百姓卻非救不可,這關乎大遼的名聲也關乎大遼皇帝的名聲。

  她蕭撻裏要讓世人看見,大遼即便如此也是正朔王朝,保全子民,驅逐敵寇乃應當之事。

  “啟稟太後,我等皮室軍竭盡全力,但隻能救下如此之數的百姓,請太後恕罪!”

  蕭撻裏親自扶起地上的將領道:“如此已經很好了,你們做的很好,本宮替陛下謝謝你們,替大遼謝謝你們!來人,賜酒,整頓大軍攻伐敵酋!”

  百姓被救出來了,雖然不及一半,但多少救出來了些,為此皮室軍的傷亡便值得了,也堵住了天下悠悠之口,也坐實了李元昊的殘暴無道,滅絕人性。

  遼朝的大軍很快便整裝齊發,號炮響箭驟然響起,潮水般的遼軍攻向榆林城,與往日戰場不同,遼軍一點喊殺聲都沒有,隻聽見粗重的喘息聲和隆隆的腳步聲,這種感覺反而更加讓人覺得可怖。

  榆林城中的李元昊並不擔心,攻城戰相對於別的戰事更加困難,因為雙方本就站在不平等的戰場上,遼人如若進攻付出的傷亡一定會非常巨大。

  戰場不光是人命的血肉磨盤,更是財富的磨盤,單單是每日消耗便會驚人,李元昊的大軍不在本土作戰,亦不似為了領土而來,早在進攻之前他便想好了,如若不能拿下榆林城等前套之地,大不了率軍返回,就當是練兵了。

  再說大軍屠城三日也並非沒有所得,他們從這榆林城中搜刮了大量的財富,甚至連宋人商賈的店鋪也沒有放過,隻可惜那幾個宋人商賈的女眷甚是剛烈,居然在自己寵幸之前便自戕了。

  等遼人氣勢衰竭,自己大可率軍衝殺出去,即便不能殺敵多少,但卻能保大軍無礙,沒人比自己更了解烏蘭木倫河的水流。

  它將成為阻擋遼人的一道城牆,甚至可以給自己殺一個回馬槍的機會大敗遼人。以退為進向來是自己的拿手好戲,這次少不了又要故技重施了。

  但蕭撻裏並未如李元昊所願,遼軍的攻城隻是是試探性的,很快便收到圍而不攻的消息,李元昊忘了最為重要的一點,他是在越境作戰,在大遼的土地上作戰,而蕭撻裏的口袋陣也不是要絞殺西夏軍而是要困死他們,女人的狠毒可要比男人的更狠些。

  遼軍已經開始焚燒四周的農田已了,黑煙遮天蔽日,良田化做焦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