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七章黨項來使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15 17:37      字數:2198
  趙禎進入大慶殿,在坐北朝南的禦座上坐下之後,烏泱泱的官員便躬身行禮:“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這已經形成一種口頭禪,無論軍民見到自己都用這樣的話來恭維。

  萬歲一詞來自唐朝武則天當政時期,典故也非常有趣,趙禎甚至覺得這是武則天與翰林學士演的一出雙簧,相傳武則天稱帝後,特別喜歡別人吹捧她,藉以抬高自己的“名不正”的地位,但她又不好直言。

  一天,她在金鑾殿召集翰林院眾學士,出題答對。她脫口出了上題:玉女河邊敲叭梆,叭梆!叭梆!叭叭梆!眾學士搜腸括肚,對答了幾十句,武後都不滿意,直覺掃興。

  這時,有位慣於奉承的學士看出了她的心思,忙吟道:金鑾殿前呼萬歲,萬歲!萬歲!萬萬歲!武後興高彩烈,推為傑作。從此,“萬萬歲”一詞便流傳於朝野之上了。

  武則天的上聯依然是個相當難的疊字對,即便是翰林學士才高八鬥,也不肯能如此之快的在朝臣麵前吟出如此合轍押韻的下聯,並且還含有吹捧之意,所以在趙禎看來這一切都是早就安排好的,隻不過是當著朝臣的麵演出來而已。

  一出雙簧便讓萬歲一詞成為定語,非皇帝不得受用,趙禎看著大殿中的朝臣搖頭苦笑,但既然如此也隻能收下了,他可不打算打擊自己的皇權去做無意義的事情。

  隨著趙禎坐下,三才高聲的一句:“常朝點奏。”常朝便開始了,其實這個常朝非常簡單,不過是點個名字而已,如同後世的考勤一般,表示官員來朝見皇帝,接下來便要準備正常工作了。

  和朝臣們不同,前來參加常朝的京朝官都是在待漏院吃過東西的,甚至還又濃鬱的羊湯和鮮美的瓜果,相比起遠遠趕來的朝臣,住在皇宮中的趙禎可就沒有這樣的待遇了,誰讓他是趕著點到的,要是吃飯便會讓朝臣們久等,雖然不是不行,但卻不是仁君所為。

  點卯雖然很簡單,但時間很長,皆是因為京朝官太多的緣故,一個時辰的點卯結束,趙禎已經餓的前心貼後背了,這要是再繼續視朝,那自己一定會低血糖。

  隨著常朝的結束,該去自己衙門公幹的官員便離開了,剩下的都是需要參加視朝的官員,多是朝廷重臣,趙禎隨便簍了一眼便全是叫得上名號的人物。

  龐籍丁謂夏竦這三個頂頂大名的相公就不說了,晏殊,包拯,範仲淹,蘇洵,等等才學之士也不再少數,這些都是自己的智庫啊!當然麾下大將也不少,曹瑋,狄青,楊懷玉,三個是最為出眾的。

  而彭七已經算是正式進入武將序列被封為從三品的歸德將軍領金吾衛上將軍,而趙力因為斷了一隻胳膊被趙禎封為正四品的忠武將軍領京中千牛衛大將軍之職,李酒雖然沒有什麽建樹,但他用兵老成,中規中矩為這次北伐奠定了紮實的基礎,趙禎便封他一個宣威將軍領監門衛將軍之職。

  當然其他的官員也是不差的,文臣都是來自於全新的科舉製度,不光有學問出眾的而且才幹也相當出色,武將就更不用說,他們是出自軍武院的尖子,並在軍中鍛煉過的精銳。

  今天是趙禎北伐回京後的第一次視朝,顯然朝臣們非常體諒官家,並沒有太多的奏疏上奏,大多是關於燕雲之地發展的,這是當下最為首要的事情,不能又所耽誤,範仲淹的《燕雲公路疏》簡明扼要的點出公路對燕雲的重要,並且要求朝廷在析津府與大同府廣設公路,爭取在兩年之內達到和大宋境內相同的水平。

  而夏竦上疏則是有關燕雲之地乃至奉聖州官員的安排問題,一方父母官不能閑置空缺,應當極早安排才能加強朝廷對地方的控製,同時也要管理地方事物,讓大宋對收複之地增加影響力。

  這兩項最為重要的事情結束後,曹瑋便上了有關兵事的奏疏,大宋的十六衛還在燕雲駐守,這些都是士兵可都是大宋關中之地的百姓子弟,暫時調集還可以,卻不能長期駐守,征召當地士兵迫在眉睫,待訓練得當,本就是農家子的十六衛可以直接裝備,輕裝返回大宋繼續農人生活。

  一舉兩得的提議讓趙禎和相公們側目,沒想到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如此省時省力和法子別人還真沒想到,趙禎心中微笑,曹瑋越是如此距離將門集團便越遠。

  趙禎自然樂見其成,很顯然曹瑋是明白了誰才能給他想要的東西,既然是這樣當然要重用提拔他,壓製他不需要所謂的重文輕武,隻需東京城中將門的嫉妒便夠了。

  朝臣的上奏很快便結束,誰都不想在這個日子口破壞官家的心情,最後鴻臚寺少卿上奏道:“起奏陛下,黨項使者野利遇乞覲見!”

  黨項人的使者來了?這倒是個新鮮事,趙禎笑道:“無事不登三寶殿,朕倒要看看李元昊又耍什麽花樣。”

  朝臣們自然不會阻攔,現在的大宋已經有了大國氣象,收回燕雲展現了大宋的實力,原本的弱勢心理瞬間就變得強大起來,要知道遼朝的鐵騎向來是橫掃一切的存在,如今被大宋打敗,連皇帝都戰死了,還不足以說明大宋的能力嗎?區區當黨項人算個什麽?

  不多會,頭戴金帖雲鏤帽,身穿紫皂底色繡盤球紫花旋襴,的野利遇乞走上大殿,這顯然是極為隆重場合才穿著的服飾,黨項人尋常所穿著的衣物可算不得精美。

  “外臣野利遇乞參見大宋皇帝陛下!”

  “平身!”

  “謝陛下!”

  簡單的兩句對話便顯示出黨項人少有的謙遜,趙禎笑著問道:“你黨項使者可是少見的緊啊!這回怕也是無事不登三寶殿吧?說說看,你國主李元昊又有何想法?”

  在說道國主的時候,野利遇乞臉色微微難看,現在的黨項已經是西夏國,而李元昊也已經登基為帝,豈能用國主相稱?但野利遇乞還是微微俯身道:“我主又國書奉上,願與大宋結盟,討伐遼賊!”

  此言一出滿朝皆驚,這意思已經很明顯了,黨項人準備在遼人內亂的時候相約大宋給遼人的後心捅上一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