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章對策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15 17:36      字數:2120
  趙禎的話提醒了所有人,夏竦瞬間覺得身體發涼,如果析津府得不到其他補給的話,所有的糧草怕是頂不住二十多萬人半個月的人吃馬嚼。

  狄青並不擔心,頓首說道:“其實無妨,十六衛的將士定然能突破遼人的防線,打開一條統路並不難……”

  趙禎搖頭否定了他的話道:“是不難,但是你有想過沒有,朕的計劃是什麽?不是簡單的守住析津府這麽簡單,你們別忘了,朕要拿下的可不隻是析津府,也不止這南京道,乃至整個燕雲,朕要拿下的是遼人的西京道!”

  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望向趙禎,原本他們認為陛下想要拿下西京道不過是說說而已,現在看來並非如此,難怪陛下不動大同府等燕雲之地,隻要拿下了遼朝的西京道,那整個燕雲便是大宋的囊中之物,在大宋的包圍之下唾手可得!

  狄青瞬間明白了趙禎的意思,連一向大膽的他都被趙禎的計劃驚呆了,嗓子發幹的沙啞著說道:“陛下的意思是要把遼皇的二十萬大軍留在析津府?!”

  此言一出大殿中的眾人倒吸了一口涼氣,誰都沒想到趙禎的胃口這麽大,不光是要守住析津府打的讓遼人敗退,還要把遼人這二十萬大軍留下,要是放在以前,或是放在別的帝王身上,大家都會覺得癡人說夢,但放在趙禎身上大家反而有一種理所當然的感覺。

  整整二十萬大軍,這可不是小數目,即便是二十萬頭畜生也要殺上許久,並且遼人的戰力相當可觀,要是拚死突圍,帶走大部分人並不是什麽難事。

  見眾人的表情驚訝,趙禎覺得比較欣慰,還好隻是驚訝而不是荒謬,這說明大家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到的,伸手拿起一邊的箭頭,牢牢的釘在析津府的外圍,很快一個巨大的包圍圈便出現在地圖上,使得原本大宋的困局迎刃而解。

  趙禎笑道:“如果朕讓曹瑋,楊懷玉兩人兵分兩路,斷遼人之後路,楊懷玉克昌平而取居庸關,曹瑋鎮守順州牛欄山一帶,遼人何處可逃?

  朕的十六衛兵馬不是主動迎敵,而是鎮守險要之地,再以朕手中的十萬大軍為主導,殲滅遼朝來犯之兵又有何難?朕不要遼皇耶律宗真的項上人頭,朕隻要你們最大程度上的擊殺遼軍便可。

  而且現在遼人的手中可沒有二十萬大軍,這段時間遼人的前軍基本消耗殆盡,手中隻有十幾萬人,估計人數還不及十六衛的人數,裏應外合之下,朕不相信他耶律宗真還能帶著這些人回去,最少他要再留下十萬人!”

  彭七一拍大腿的說道:“陛下之所以讓遼人覺得能夠圍困我析津府,是為了拖延遼軍,使得他們在不知不覺中陷入我大宋的口袋之中?”

  夏竦對兵事的了解僅停留在書本上,但即便是他也知道官家的打算,難怪官家要讓遼人攻上城牆,難怪官家不讓狄青率領背嵬,踏白出戰,這是為了向敵人示弱。

  可現在關鍵的問題是糧草,夏竦覺得所有計劃的基礎都要建立在析津府糧草充足的前提下,否則城中大軍如何能堅持到曹瑋和楊懷玉的十六衛拿下居庸關和順州?

  “起奏陛下,城中糧草已然不多,遼人如若不攻城,我大宋軍民該用何果腹?”

  一旁的彭七一想也是啊!如果遼人就是圍而不攻,大宋守而不出,那問題來了雙方僵持之下,該如何補充糧草,要知道遼人的大軍已經把析津府圍的水泄不通,他們能雖是從外麵補充糧草,而大宋的軍民卻沒有米下鍋!

  糧草一直是戰爭時期最重要的物資,沒有之一!許多戰爭的慘敗不是因為戰術,戰法,裝備,士氣等問題,而是因為糧道被切斷,失去了後勤補給,斷其糧道是常用的計量,有著四兩撥千斤的作用,輕鬆的便能擊潰數倍與自己的敵人,古代將領大多喜歡使用這一戰術。

  畢竟以最小的傷亡,換取最大的勝利,這種買賣是一本萬利的。

  趙禎瞧著眾人的擔心和不解微微一笑道:“朕當然不會讓城中軍民餓肚子,還記得拿下析津府後源源不斷往城中運來的馬車吧?其中便有從大宋運來最重要的東西,糧草!”

  狄青和夏竦理所當然的點了點頭,原來如此,難怪官家明知遼人的困城之計卻並不擔心,原是早就有了準備,而彭七覺得官家是瘋了,那一車車運來的東西明明是磚石!怎麽會變成糧草!?他親自試過,比磚石還堅硬,用鑿子才能鑿開,不是磚石是什麽?

  小心的開口道:“官家,那些不是磚石嗎?還帶著蔡記的徽記嘞!臣用鑿子才能把它們鑿開,將士們如何食用?”

  趙禎翻了個白眼道:“連你們都認為那是磚石,遼人的探子會覺得是什麽?這是朕在防患於未然,如果遼人知道我大宋糧草足夠,還會在城外和我們耗著嗎?

  朕讓這南京道堅壁清野還有什麽用,再說你也不想想,析津府缺少磚石嗎?朕有必要從大宋運來磚石以供析津府之所需?還特意從用蔡記的?!”

  彭七尷尬的點了點頭,連連說到:“官家聖明,官家聖明……”

  那些從大宋運來的壓縮餅幹都是從蔡記的水力工廠出來的,壓縮餅幹的材料不難找,但工藝卻有些複雜,雖然原理簡單,不過是把炒製好的材料壓縮在一起而已。

  可現在的大宋除了水力和人力之外就沒有別的動力,蒸汽機的製造還處在研發階段,否則有巨大的蒸汽動力,這壓縮餅幹應該有更多才是。

  如今大宋國內並沒有因為戰爭而產生什麽負擔,反而因為戰爭帶動了經濟的發展,任何一個時代,戰爭都是經濟的強效催化劑,因為大宋在經曆戰爭,於是就需要更多的物資,而這些物資則是由朝廷向民間商人采購的,於是這些商人便有了銷售渠道,隻要給朝廷的商品都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錢貨兩清的買賣誰不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