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八章經筵日講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15 17:36      字數:2157
  “世間萬物之理便如陰陽,物極必反,陽極必衰!天地之威如是而已……”夏竦沉穩的聲音再次在大殿之中回蕩,即便戰事再緊,趙禎沒停過每日的經筵日講。

  這是自漢唐以來帝王為講論經史而特設的禦前講席,主要是讓帝王對儒家之學與理和道之間的理解。

  到了大宋便始稱經筵,置講官以翰林學士或其他官員充任或兼任,並以每年二月至端午節、八月至冬至節為講期,逢單日入侍,輪流講讀謂之日講。

  趙禎覺得學習是一件舒服的事情,畢竟獲取知識沒有壞處,他在經筵日講的時候便會放鬆自己,偶然失去了天子應有的莊重儀態,並把一條腿放在另一條腿之上。

  夏竦立刻停止講授而上奏道:“為人君者,可不敬哉?”這樣的責難不斷重複,決無寬貸,一直到趙禎突然發現自己的不當而加以改正,恢複端坐的形態為止。

  “經筵日講本就繁複,朕連換個舒服點的姿勢也不行?夏參政你也坐下歇一歇,經筵日講在乎的是內容而非形勢,朕敬的是學問而非縟節。且你的這些大道理朕可說的比你好……”

  夏竦是個好老師,對自己這位“天子學生”的脈莫得很準,在趙禎給他設置的座位上坐下後笑道:“陛下覺得老臣說的是大道理?但老臣可不這麽覺得!”

  趙禎稍顯驚訝的說道:“你的意思是這些都和朕現在的事情有關?大可用於安邦治國,小可用於穩定民生?”

  夏竦臉色嚴肅的說道:“然也!陛下可知陰陽出自《周易》,而孔聖人卻為《周易》又做《十翼》以便後人解讀!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可見孔聖人對《周易》的遵從並希望從中探求世間大道。”

  趙禎微微撇嘴,夏竦說的都是套話,而並沒有直接回答自己的問題,趙禎是個實用主義者,開口反問道:“那如何運用到當下之中?”

  這本是趙禎的刁難,但夏竦卻露出老謀深算的樣子來,眼睛微眯的說到:“陛下所言極是,如何把深奧的大道運用到治國之中,這卻是君王之術,老臣可不敢多想……”

  趙禎暗讚一聲:好一招太極!自己問他夏竦問題,居然被他踢回來了,而且是一點問題都沒有。

  瞧見夏竦似笑非笑的表情,趙禎頓時有些受不住他的激,開口道:“陽極必衰,陰極必陽,就如冬去春來,花開花落,亦如朕的大宋,商人多了物價就便宜,工廠就賺的少了……”

  夏竦越聽越驚訝,最後感歎道:“陛下聖明,瑞雪兆豐年,但如今城中之雪已有三寸之厚,已然是大雪成災了!”

  趙禎忘了夏竦一眼奇怪的道:“你老倌何時會用這種拐彎抹角的方式上奏了?朕記得你原先可不是這樣的人啊?!”

  夏竦微微一笑:“這便是物極必反嘍!臣也是借用今日的經筵日講而已,望陛下日後不可懈怠。”

  趙禎起身恭恭敬敬的一禮道:“朕多謝夏參政經筵……”趙禎說完猛然一驚,物極必反,陽極必衰……遼朝這段時間也太安靜了些,趙禎就不相信了,析津府被大宋拿下遼朝還能如此淡定?再說自己中箭的消息也該傳到遼朝了吧?

  宋小乙早就向趙禎說明析津府的密諜絕對沒有鏟除幹淨,當然在彭七眼中此時的析津府已經完全沒問題,可在他宋小乙的眼中可謂是千瘡百孔。

  他已經多次上奏趙禎要求把析津府整個篩查一遍,並加大對析津府的管控力度,但都被趙禎駁回了,開玩笑,他正愁沒機會促使遼人進攻的手段呢!真是瞌睡來枕頭,趙禎並沒有讓宋小乙或是彭七故意把消息泄露給遼朝的密探,隻要是故意的便會有演戲的成分在其中,便會露出破綻。

  趙禎所做的不過是讓遼朝的密探正常的運轉,並且是在黑手的監視之下運轉,為此趙禎已經很長時間沒有在析津府露麵了,並且遼朝的密探在獲得消息後快速的離開也是黑手特意“放行”的,趙禎想讓遼朝來進攻,遼人很聰明,知道自己的優點和弱點。

  契丹的勇士善於在草原上馳騁而不善於攻城拔寨,這段時間他們都在中京大定府集結,因為他們沒有把握能拿下析津府,一旦大軍進攻卻拿不下析津府,長期僵持在城下,大宋可以輕鬆的圍剿遼軍。

  由於析津府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運輸條件,誰要是不能快速拿下析津府,從四處趕來的援軍便會讓敵人體驗什麽叫四麵楚歌聲!

  趙禎打算利用自己受傷的消息,讓它成為勾引遼朝進攻析津府的誘餌,遼人雖然在正麵戰場上不一定能打得過大宋,但狗急了還跳牆呢!痛失南京道的遼人豈能不發瘋?說不定也耶律宗真那個叛逆少年這次又是禦駕親征呢!

  天時地利人和三者對趙禎的計劃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一次要徹底的把遼人打怕,打慫,打的他們對大宋產生心裏陰影!就像當年太宗北伐失敗後,整個大宋談遼色變一般,讓遼人見到宋人的大軍就怕,就不敢硬拚,這樣一來大宋的將士會越打越有信心,也越打越順手……

  兵法有雲:驕兵必敗,哀兵必勝。但這裏的驕指的是驕傲自大,在沒有估算敵人戰鬥力的情況下自大,這在戰場上還不是找死?趙禎不會讓大宋的軍隊成為驕兵,也不會讓遼人的軍隊成為哀兵。

  趙禎熟讀兵書與各種戰例,他深刻的知道所謂的驕兵也不一定必敗,哀兵也未必就會勝。所有的一切都在將帥的運籌帷幄之中,而趙禎就是此次北伐的關鍵,他是大宋的帝王,是這十萬,不,應該是說二十六萬大軍的靈魂而他們的狀態也會隨著趙禎的改變而改變。

  現在的趙禎手中可遠遠不止十萬戰兵,隨著析津府的被攻克,大宋的後勤開始全麵運轉,各種物資向析津府集結的同時,十六衛的兵員也開始向析津府源源不斷的前進,可以說大宋的“新鮮血液”不斷的向析津府輸送,而他們便是趙禎的底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