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宰相請辭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15 17:36      字數:2252
  太陽升起的時候也是它向世人宣告一天開始的時候,陽光投射在潔白的日晷上留下一道細長的陰影,三才瞄了一眼便快步走向禦書房,官家這幾日是破天荒的留宿在這裏而沒去後宮過夜。

  暗歎一聲,都怪王齊雄那混帳東西闖下禍端,居然讓皇後娘娘為他收拾殘局,這下好了,帝後之間已經有間隙,也不知何時才能彌補的上。

  官家已經三五天沒有留宿後宮,這禦書房雖也有龍床,可豈能比得上後宮的床來得舒服?

  三才微微心疼官家,但當他來到殿前卻目瞪口呆,皇後娘娘的鳳駕已至,居然比他這個都都知來的還早,三才轉念一想便明白其中緣由,看來皇後娘娘還是頂不住,前來向賠罪了。

  趙禎已經起床,昨夜在禦書房中修改禁軍換裝與補給製度,忙到了午夜才睡下,秋天就是這樣讓人睡的晚起得晚,微涼的晨風和溫暖的被窩仿佛能困住人一般,趙禎狠了狠心猛然揭開被子,冷的一個哆嗦後便睡意全無。

  起床後卻沒瞧見每日準時出現在宮帳後麵的宮女和三才,趙禎正納悶的時候便瞧見一身素服的王語嫣端著洗漱之物款款走來。

  趙禎起身道:“怎麽讓你做這些事情了,三才可是難得偷懶的。”

  王語嫣笑道:“官家幾日不回福寧宮,臣妾可不是個不明事理的人。”

  看來她是放下了,趙禎微微點頭道:“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王齊雄之事暴露出了你的缺點,關心則亂!如果你當初把事情告知與朕便不會有今天之事,紙永遠也包不住火。”

  王語嫣委屈的說道:“臣妾知錯了,可臣妾擔心官家會嚴懲兄長……”

  趙禎笑著摟住她說道:“你錯了,無論你怎麽做,朕都會懲治他,外戚不法更應嚴懲,否則我大宋律法豈不是形同虛設?你要站在皇後的角度看問題,而不是作為妹妹。朕給外戚的隻有錢財上的保護和安穩的生活,他們是得到大宋供養的貴族,就更應遵大宋的法律。”

  王語嫣微微點頭:“臣妾不該為外戚而去樞密院說項……”

  趙禎點了點頭:“嗯,不光如此,你甚至不應該為任何人說項,你是一國之母,天下人的眼睛都盯在你的身上,你的一舉一動都代表著皇家和朕,稍有不慎便會招致流言蜚語。但你記住這次教訓便好無需太過牽掛過往,畢竟聖人也會犯錯。”

  宮帳後的三才長籲一口氣,這麽多天來官家終於打算原諒皇後了,要是再這麽下去,過不了幾日禁中又會恢複往日的模樣。

  其實在三才看來如今的禁中可比任何一個皇帝在位時都要好的太多,宮人人數的減少,妃子的控製,這些反而讓禁中的環境變得更加幹淨,沒有那些肮髒的事情發生。

  陛下的女人隻有三位,即便是算上那生女真的女子也不過四個而已。已經有了子嗣的陛下並不打算再選秀女,內外皆讚其恬淡寡欲。

  這對帝王來說是相當難得的事情。

  後宮整肅的結果便是沒有什麽亂七八糟的事情,官家和皇後的名聲都得到了保障,自從王齊雄的事情出來,雖然曹瑋賣了皇後一個麵子,可內外朝臣也基本上知道了。

  這種事情想要瞞著外人基本不可能。

  隻要官家能放下心結和皇後重歸於好,那便不會有多大的影響。

  皇後在民間的聲譽好的很,興辦義學,收養孤兒,立下的長生牌位可不輸於官家。

  眼瞅著兩人攜手走出,三才趕緊上前道:“官家,大慶殿的朝會還要一會才開始,您要不和娘娘先用早膳吧?”

  王語嫣期待的眼神讓趙禎有些不好意思拒絕,點頭道:“也好,吃些東西墊墊肚子,今日朝會上還有諸多事物要議論。把采薇與薇拉都叫來一起吧。”

  趙禎覺得好久沒與家人們在一起了,時間上不允許也是難免的事情,身為一國之君如果真的要國事操勞,沒有一個何事的宰執係統真的不行。

  王曾的歲數太老了,已經不能勝任這份宰相的工作,趙禎打算今天在朝會上允許他的辭相,並讓政事堂推薦一位新的宰輔之臣。

  薇拉聰明的把兒女們都帶來了,四五歲正是孩子最好玩的年紀,飯桌上的氣氛自然很融洽,趙禎心滿意足的走了,王語嫣則是對兩女道:“多謝兩位前來助陣,官家倒是不生氣了,本宮欠你們兩人一個大人情。”

  薇拉笑眯眯的擺手道:“這到不用,本事舉手之勞分內之舉。”

  楊采薇卻變得稍顯孤寂:“娘娘好歹還有家人可以與之相伴,可我隻有孤身一人……”

  薇拉搖頭道:“姐姐這話就錯了,我們不就是你的家人嗎?還有官家嘞!”

  楊采薇勉強的笑了笑便不再說話。

  巍峨的大慶殿中,年老的王曾出班請辭,這在眾人的意料之中,他王曾的年歲已經很大了,而且已經到了請辭的年齡,這麽多年來他為自己攢下的好名聲夠他的家族在大宋立足。

  正是功成身退的時候,但這還要看看官家同不同意他的請辭,但讓朝臣意外的是趙禎這次爽快的答應,並且給予了相當隆重的賞賜,一堆榮耀無兩的虛銜不說,還獲贈侍中之號。

  文武大臣加上侍中之類名號可入禁中受事,即便是王曾辭相,也相當於獲得名譽宰相之職,畢竟侍中一詞從漢至唐皆是宰相之名。

  趙禎接二連三的下詔,一係列的大事在大慶殿中回蕩,如同巨浪一般擊打著朝臣們的精神:“兩府官員於散朝後前往政事堂商議中書門下平章事一職的人選,選人待定後入紫宸殿對奏。”

  沒想到官家這麽快就開始下一任宰相的篩選了,之前可是要空置許久才商議的,給前任宰相留下一點尊重,眾人恍然,難怪要給王曾這麽體麵的辭相。

  趙禎見許多朝臣驚訝的模樣便開口道:“平章事乃一國宰輔,關係大宋之厲害,決斷政事處理案牘皆朝廷要職,豈能空置許久,自今日起,平章事人選務必與往者請辭之前擬定,不可拖延。”

  王曾心思通達,第一個出班附和:“陛下之舉實乃利國惠民!”

  見王曾都是如此,剩下的官員自然不會反對,這反而讓一些後學有了更早的機會更進一步,何樂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