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真定曹家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15 17:35      字數:2829
  遠在河北的真定府陷入了短暫的平靜,雪災並未給百姓們造成多大的經濟損失,寒冷總是有辦法解決掉的,柳永暫時權知真定府事。

  剛剛上任的他便體現了管理的才能,組織城中的衙役和民壯出城砍伐樹木燒炭分發給百姓,並且提醒百姓一定要給門窗留下縫隙。

  而黑手則是傳書給柳永,教他最好的取暖方式盤炕……

  柳永是善於采納意見的人,在得到這一方法後便積極的阻止百姓開始盤炕取暖熬過這個寒冷的冬天。

  城中的百姓五戶一保的開始互相幫助,這樣一來效率得到了極大的提升,隻用了三日之間便家家都有暖炕了,這對於百姓來說是極大的保障。

  如果糧食再充足一些就好了……

  此時的柳永正在為百姓的焦慮想辦法,朝廷的公文已經用黑手的信鴿傳來,柳永目瞪口呆的看著公文上的內容,仔細的核對官家的玉璽和中書省印信後,他才緩過神來,大叫一聲便衝出府衙。

  真定府的判官和漕吏不解的望著新任大老爺,這天寒地凍的召集大家夥到州府庫房幹什麽?

  柳永站在台階上對這所有人說道:“府衙中所有的刀筆吏拿上筆墨賬冊,所有的衙役除了巡城的以外的,一律到庫房套車隨本官前往曹家!”

  壓抑們驚訝的望著台階上的柳永,這大老爺是早上撞門上了吧?!

  這陣勢是要去曹家借糧啊!

  曹家,那可是曹家!

  去別的大戶人家不行嗎?非要去找曹家那怪物一般的存在?人家是你一個小小知府能惹得起的嗎?你自己找死,可別拿著咱們這些小卒子啊!大家都是有家有口的人,萬一有個三長兩短的一家老小還活不活了?

  柳永說完便打頭走,根本不管身後衙役們一副死了爹娘的表情,他們雖然不想去,可柳永剛剛到真定府就把原先的大老爺盧為遠收押了,這要是不去還不知怎麽對付他們,算了去便去了,大不了一言不發就是,到時間吃了閉門羹的大老爺應該就明白了。

  車隊緩緩的開往城外的曹家莊園,大家族的院子一般都是在城外以莊園的形勢存在,甚至還有自己的私人武裝,曹家這樣的將門世家,府中不光有原先的老兵,甚至連盔甲刀劍都是有的,而真定府地處北方與遼人交界之處,即便弓弩也是不缺。

  遠遠望去曹家的莊園仿佛就像一座城寨,在四周農田的包圍下顯得尤為明顯。

  柳永雖然不知兵事,可多少也從書上看到過一些排兵布陣的常識,這曹家莊園依山而建,三麵環水,隻要有敵人來便可掘開水道,使得良田變成人馬不能前行的淤泥,而那小河也能成為護城河的存在,端是得天獨厚之地,不愧是將門之家!

  車隊在距離曹家莊園的門口越走越慢,柳永奇怪的看著止步不前的眾人:“你們還不快點?難道要讓人家曹家把糧食給你們裝好送出來不成?”

  “大老爺,您就別說笑了,這曹家怎麽肯能拿出糧食賑濟受災的百姓,你要自己找不自在,何必把俺們這些小人搭進去,俺們可都是上有老下有小拖家帶口的人,經不起折騰!”

  一旁的衙役見班頭說話也跟著說道:“就是啊!您是暫時權知本府,等災情過去您走了,我們這些人還如何在真定府過活?得罪了曹家可不是開玩笑的。”

  柳永笑道:“你這話是什麽意思,難道是說曹家不法魚肉鄉民?!”

  那衙役猛然住口隨即叫道:“小的冤枉啊!我可不是這意思,曹家雖然家大業大可從未做過魚肉鄉鄰的事情,反倒是在饑荒年開場舍粥嘞!”

  柳永更加奇怪道:“那你們為何如此懼怕曹家?”

  衙役們尷尬的說道:“人家可是將門,是曹樞密的本家祖宅,您去借糧無非是威逼利誘,威逼您是不敢,利誘,人家又不買賬,您說您還有什麽方法?”

  柳永驚奇的望著這幫衙役,不愧是在衙門中廝混的老油條,一下子就把事情看的如此通透。

  微微一笑,柳永對著止步不前的衙役們道:“那本官要是借到糧食了呢?”

  “那您想如何便如何,小的們以後必然鞍前馬後聽您差遣!”

  柳永大笑一聲:“好!那就算是龍潭虎穴本官也要闖上一闖!”

  柳永住入真定府以來發現有關常平倉的事情仿佛不少的衙役知道,而且漕吏,文案刀筆吏中有不少人應該了解其中的細節,即便是盧為遠想要開常平倉必須要走漕吏的手中獲得鑰匙和從刀筆吏手中拿到賬本才行。

  要說這些小吏不知道其中的隱情絕對是不可能的,但柳永不打算用強,或者說用強的也沒用,事關常平倉,誰碰誰死,沒人會把身家性命搭進去。

  隻有自己在這些人中獲得威信和認可才能讓他們開口,一旦開口就別想把自己摘出去。

  衙門中的小吏可不簡單,站隊對他們來說很重要,這也是柳永最近才發現的事情,這些衙役小吏之所以會聽從自己,主要是他們知道盧為遠這個知府徹底完蛋了。

  柳永在一幫心驚膽顫的衙役注視下向曹家莊園走去,還沒到門口就被站在門外的親兵攔下:“來者何人?”

  柳永指了指身上的官服道:“河北西路監察,權知真定府事柳永,前來拜會韓國夫人!”

  門口的親兵在聽到柳永的名字後連忙收起刀劍躬身道:“柳學士稍後,小的這就前去稟報太夫人!”

  一幫衙役早已驚呆,柳永居然安然無事,而且從曹家人對他的禮遇看好像還有別的隱情。

  柳永被請進曹家莊園,雖然外麵看著如城寨一般,但裏麵卻別有洞天,小橋流水曲徑通幽,完全是江南水鄉的精致,就連柳永這樣去過無數地方園林的人都為止感歎。

  韓國夫人便是曹彬的妻子曹瑋的生母,在大宋她雖然是一老婦人,可誰也不敢在她麵前失禮,就連天波楊府的佘太君都要叫她一聲老姐姐。

  現在的家主雖然是曹瑋,可這位太夫人依然是曹家的鎮山石,即便是上了年紀也能把偌大一個曹家管理的井井有條。

  柳永看著上首華發花白的婦人趕緊躬身拜下:“下官柳永拜見韓國夫人!”

  “哎呦呦!老身可算是見到了柳三變了,你這位大才子如今也算是得了官身,走上仕途,好啊!也不枉瑋兒對你的推崇。快起來!”

  柳永起身道:“太夫人謬讚了,柳永僥幸有些詩才便持才傲物,承蒙官家不棄這才有了官身。此次前來不知太夫人可接到曹樞密家書?”

  高氏笑了笑:“接到了,接到了,你且坐著,老身這就讓人給你準備糧食,隻不過糧食頗多,要一些時間,車馬之類的東西都給你準備好了。”

  柳永高興道:“如此就勞煩了!曹家果然高義,柳永歎服!”

  高氏笑道:“什麽高義,隻不過是為大宋和官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罷了,如今我高家在東京城的工廠產出遠勝這糧食,可老身覺得還是糧食來的穩妥些,最少能接濟些窮苦百姓不是?而且你別看糧食不掙錢,可要知道曹家每年向朝廷交的夏秋兩稅可是不少,這可是關係到國計民生的大事嘞!”

  柳永佩服的點頭:“太夫人果然了得,一語洞穿大道!”

  高氏微笑著點頭算是受了柳永的稱讚,之後笑眯眯的提醒道:“老身借你吉言,也告訴你一件事情,此次真定常平倉之事,答案就在你的手下,可別忘了燈下黑!”

  柳永微微點頭:“多謝太夫人提醒!”

  瞧見柳永的穩重,高氏笑道:“看來你是知道了其中的關竅,那老身就多嘴了,喝茶,喝茶!”

  柳永知道曹家能把話說道這裏已經算是仁至義盡,他們顯然是不想趟這趟渾水,也許這話都是出於曹瑋的家書才說的,否則這位精明的韓國夫人絕不會提常平倉一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