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五百六十四章國家的“黑暗麵”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10-21 19:48      字數:2183
  在鐵門關稍稍補充了一些必須的幹糧和淡水,蔡伯俙便率領商隊向阿母城前進,一路上他是一點時間都不敢耽擱的,畢竟是大宋與塞爾柱之間的盟約,一旦耽誤了時間,後果不堪設想。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蔡伯俙擔心大宋這邊賺錢賺得慢了。

  官家已經鬆口,可以收買軍需給外朝,這對於已經產能過剩的大宋兵工廠來說實在是幹旱中的一場春雨。

  蔡伯俙早就知道大宋的官營買賣賺錢的事情,當然對於那些依靠軍工生產的官營買賣來說就等同於噩夢。

  軍工廠的東西是一律不許賣給外朝的,而經過這麽多年的發展,大宋的軍工廠產能太大,隻要機器一開,工人每天生產出來的軍需就能夠裝備一個滿編的指揮。

  大宋每年的軍需也就那麽多,再加上官家每年的裁撤軍隊,眼下大宋所需的軍需沒有多少,淘汰下來的東西倒是可以賣出去給一些小國,但所需也不是很大。

  若是說每年最大的大頭訂單,也就隻有不斷擴建的南海艦隊了,隻不過大宋的軍工廠還是沒有全部運作起來。

  這對三司來說是巨大的浪費,因為那些兵工廠是不能關閉的,裏麵的工人和匠人都是朝廷在養活,三司撥給的錢財。

  也許是被打怕了的原因,也許是對戰爭隨時肯能到來的恐懼,朝臣們寧願裁撤軍隊也不願裁撤這些半停產狀態的軍工廠。

  於是冤大頭的也隻有三司,好在這兩年方丈洲的訂單多了起來,隨著二皇子不但的擴展在方丈洲的土地,所需的軍械也是越來越多,二皇子還在方丈洲組建了艦隊。

  所需的武器裝備便是一個大頭,一定程度上的緩解了軍工廠的困境,就在這些軍工廠開始全麵開動的時候,官家與塞爾柱的盟約來了。

  這無疑是對軍工廠最好的幫助,蔡伯俙知道西麵戰爭的激烈,塞爾柱是有錢的,他們對軍械的所需也是巨大的,所以他才會如此上心。

  官家說過,一旦軍工廠全麵運行起來,工人和匠人的收入多了,自然也就會研究出更為厲害的武器。

  這對大宋來說實在是一件好事,大宋最厲害的武器是絕不會賣給外朝的,賣出去的也都是板甲,兵刃,弩箭之內的消耗品。

  這些東西賣給塞爾柱,塞爾柱拿去和大秦國作戰,其中的消耗必定會很快,蔡伯俙仿佛看到了金山銀山不斷的往大宋運回來。

  出了鐵門關之後便是另一幅景象,熱鬧的人群開始逐漸變得稀疏,大宋的商賈最喜歡的便是成群結隊的前進,這樣一來還能在路上互相幫扶一下。

  當然大多的時候是要付出代價的,但這樣的代價對於返程來說實在是太小了,沒人願意在瀚海中走了一半再返回鐵門關。

  蔡伯俙的商隊商隊中並沒有多少貨物,大多數是一些禮節性的禮品,是送給塞爾柱皇帝的贈禮,蔡伯俙相信塞爾柱那便也準備了禮物,否則官家不會讓他準備大宋的“特產”送給塞爾柱人。

  坐在馬車中的蔡伯俙不斷的擦拭著身邊的橫刀,盔甲他已經擦拭過一遍了,大黃弩也被細心的包裹了起來,終於板甲更是被擦得鋥光瓦亮。

  整個商隊中,隻有蔡伯俙的車駕載有“違禁品”,但數量卻極少,三副鎧甲,十把橫刀,三柄陌刀,以及八具大黃弩,還有七八壺弩箭。

  這些東西原本是不能運送出大宋國境的,之前運出國境還是因為大宋與一賜樂業人之間的交易。

  當然這些東西都是樣品,是蔡伯俙遊說塞爾柱的重要手段。

  這是一次使者之間的詳談,在把問題談的差不多的時候,雙方的帝王才會出麵進行盟約。

  相比之下,蔡伯俙更希望這件事能夠談成,他知道塞爾柱即便是得不到大宋的援助也不會到滅國的程度。

  最多便是丟失一部分的土地,官家之前特意交代,塞爾柱人的底線以及他們最大的壓力來自於對西麵土地的不斷丟失。

  蔡伯俙出使外朝多次,也曾經跟隨商隊去過西方,通過各種各樣的書籍和人了解了大秦國與塞爾柱之間的矛盾。

  眼下塞爾柱對擔心的事情就是十字軍的東征會對帝國造成致命的打擊。

  蔡伯俙不傻,他明白官家的意思,也知道官家是做了多麽長遠的打算,塞爾柱和大秦國之間的戰爭會輕易結束嗎?

  至少蔡伯俙認為不會的,別忘了大宋在西方不光有一塊飛地,還有一個較為不錯的“朋友”,雖然這個朋友是拿錢換來的,但畢竟還是一個可靠的存在。

  車駕出了鐵門關之後路便難走了,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實,路難走速度便降了下來,蔡伯俙現在反倒是安心下來,沒有之前那麽急迫了。

  他跟著趙禎這麽多年早已學會了處變不驚的本事,何況隨著他經驗的豐富,眼下和塞爾柱人談判也不過是早已擬好章程的事情。

  把手邊所有的橫刀都擦完之後,蔡伯俙心情便愈發平靜了,看了看車窗外逐漸出現的塵土,準備給所有的橫刀上一層鴨油。

  風沙對刀劍的腐蝕也很大,原本軍中都是以鴨油作為擦拭橫刀所用,但現在改為了菜籽油,效果好了不少也便宜了許多。

  四周的夥計已經逐漸向蔡伯俙的座駕靠攏,出了鐵門關之外,一切都不太好說了。

  沙盜在這裏常常出現,他們依仗在沙漠中多年遊蕩的經驗,知道一些偏僻的綠洲和泉眼,沙漠中也不都是幹燥的存在,有時也會有少許綠洲的存在,這便是天無絕人之路。

  沙盜常常會襲擊一些富裕的商隊,當然這些商隊帶著的護衛也是數量不少的,沙盜中不乏有一些塞爾柱軍隊偽裝的存在。

  大宋並非不知道塞爾柱的伎倆,但卻沒有對付他們,因為派出大軍前往圍剿不合適,畢竟大宋也有“官方”的沙盜存在。

  國家有光明正大的一麵,自然也有黑暗的地方,在這滿是風塵與屍骸的地方便更為明顯了。

  大宋的沙盜從來不殺也不劫宋人商賈,而塞爾柱的沙盜同樣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