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五百六十三章蔡伯俙的去處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10-21 19:48      字數:2164
  若是蔡伯俙能見到柳永,一定拿要向他大倒苦水,趙禎說的別的事,其實就是先行一步,在沙漠中與塞爾柱皇帝圖格魯克的密使會麵。

  什麽會盟,什麽盟約,其實都是事先準備好的,雙方之間必須要達成共識,否則根本不可能在阿母城中會盟。

  一旦談崩了,那即便是兩國皇帝抵達阿母城又有何用?其實雙方之間誰也不想妥協,趙禎不想,圖格魯克更不想。

  蔡伯俙作為趙禎的使者已經先一步抵達鐵門關,此次出關的他極為隱秘,這是一次秘密的利益交換,除了雙方之間的皇帝以及使者之外,誰也不能知道。

  蔡伯俙是打著商隊名義前往阿母城的,鐵門關乃是大宋西北第一關,這裏也是八百裏瀚海的最後一道關卡。

  大宋的商人都知道,要想進入瀚海,必須要有足夠的補充,若是不能撐到阿母城,那無論帶著多麽貴重的貨物都無法走出這片沙漠。

  蔡伯俙就是隱藏在了大宋的商隊之中,此次他秘密前往阿母城,隻用了一個商隊作為掩護,多餘的人一個都沒帶,並且鐵門關的守軍都不知道他的到來。

  在鐵門關內是絕對的安全,因為鐵門關的規定非常明確,就是不許任何違法亂紀的事情,鐵門關的守軍也是邊關之地最多的。

  無論大宋的商賈還是外朝的商賈,一旦抵達鐵門關必須在進城之後向當地衙門報備,從何而來,帶著什麽樣的貨物,要去往何處?

  當然,你也可以選擇不向鐵門關的衙門報備,可一旦被查出沒有報備的商隊,那便不是責罰那麽簡單的了,所有貨物全部查抄,外朝商隊逐出鐵門關,大宋的商賈則是交由當地官衙定罪懲戒。

  懲戒的手段很簡單,不會罰錢,畢竟商隊的貨物都被查抄了已經沒有經濟上懲罰的必要,但一頓懲誡是少不了的。

  蔡伯俙帶著商隊前往鐵門關官衙登基的時候便瞧見一個外朝的大胡子商人被綁在了木樁上,身後是一下又一下的鞭痕。

  還好用的是軟鞭子,若是用鉸上鋼絲的鞭子那一鞭子下去必定是皮開肉綻的。

  可即便如此,軟鞭抽在背上依舊是血痕累累,商賈哀嚎聲回蕩在四周,讓圍觀的人不禁後背隱隱作痛。

  這就是殺雞儆猴,商賈哀嚎的原因不光是背後被鞭撻,而是鞭撻的同時還要看著自己的貨物被一車車的拉走。

  這樣的痛才是痛徹心扉的,這相當於他這趟是白跑了,一路上的艱辛都隨著西北的風塵煙消雲散。

  若是貸款而來的商賈,那更是賠的血本無歸,不光貨物沒了,家中抵押給錢莊的地契,房契,田契怕是要被錢莊收去。

  這樣的人蔡伯俙見多了,總以為能夠僥幸逃脫,豈不知這鐵門關的哨探多如牛毛,三司甚至在這裏雇傭了當地百姓,他們不用做別的,僅僅是檢舉揭發就能獲得不菲的報酬。

  想要從大宋的手中偷稅漏稅,那幾乎是不可能的申請,隻要不向鐵門關當地衙門報備,那就相當於走私。

  稅務司衙門幾乎是鐵門關最重要的衙門,在當地百姓中流傳這麽一句話,劫錢莊的車隊一夜暴富,劫稅務司的車隊三代不愁!

  但這麽多年過去了,依舊沒有人敢打稅務司的主意,當年為了鏟除新疆路的劫匪和叛軍,幾乎每座城池賊囚的腦袋掛的滿滿當當。

  即便是蔡伯俙身負皇命,但他到了鐵門關之後依舊是向稅務司第一時間報備登記,即便是他也不能違反這裏的規定。

  在鐵門關,登記報備就是鐵律,任何人不得違反,這也是為何這麽多年這裏極少出現走私的原因。

  鐵門關是大宋最西麵的關隘,若是要繞過這裏,那就要多走數百裏的無人區,再加上八百裏瀚海,根本就沒有人能成功通過。

  何堪從鐵門關開始,大宋的遊騎就在四處遊蕩,最遠的已經到達了阿姆河邊界。

  至於從北麵繞過去,更是不可能,在北麵大宋還有兩座城池,那黑沙不以及蒲花羅,在往北可就是花刺子莫的土地,也是大宋所占領的地盤。

  蔡伯俙的商隊在報備登記過之後,一群稅務司的小吏便在開始檢查,東西都如描述的一模一樣,隻是在查到蔡伯俙的車駕時,他們有些納悶。

  這車駕用的是大宋官製的車駕,車下減震鋼條厚的堪比車軸,而車輪上的橡膠也是極厚的,外麵還包裹了一層鐵皮。

  不用說這馬車的主人一定是朝中的權貴,檢查的官吏自然不肯得罪,但檢查卻要繼續,最終以抓鬮的方式推出一個倒黴鬼。

  張德發有些鬱悶的看著手中的短簽,隻能暗歎自己的倒黴,掏出身上稅務司的腰牌,小聲道:“這位貴人請了,還請容小的上車查看一番。”

  一塊象牙的腰牌伴隨著平靜的聲音丟了出來:“某可擔保車中沒有違禁之物,若是有問題可去三司尋某!”

  張德發伸手接住腰牌看了看,隨即便立刻賠罪:“不知是三司的貴人來了,還請上官恕我冒犯。”

  蔡伯俙的商隊緩緩離開,張德發顫顫巍巍了回了去,一群同僚圍了過來:“老張,車中是什麽人?可有違禁?”

  張德發哆嗦了一下:“沒敢上車,但有腰牌,已經拓印下來,待會回呈都知。”

  這些小吏難免會碰到一些官員身份的人,在鐵門關這地方,各種各樣的腰牌,手令都會出現,所以稅務司衙門已經有了拓印製度。

  腰牌的內容稍加比對便知真假,但一般不會有錯,要知道莫用腰牌手令可要比走私更危險,是掉腦袋的事情。

  說不得便會抄家滅族,這是大禍,輕易沒人敢模仿,當然也看不到這些稀罕的東西。

  一群人在看到拓印上的麒麟紋之後便不再說話,而從拓印的清晰度上來看,這東西必然是真的無疑。

  這是三司高價官的腰牌,在加上張德發說是象牙質地的,自然也就知道是屬於三司使,三司副使一級的東西,能在西北地看到這個也算是殊為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