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五百五十五章大宋的新疆路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10-18 17:07      字數:2229
  新疆路是一個較為偏僻的州府,但也是大宋絲綢之路的起點,這裏地域廣闊,涵蓋各原本絲綢之路的主要幹線。

  原本這片土地叫西域,並不屬於中原,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大宋在這裏的經營,更是經過了戰爭的洗禮,使得這片土地重新回到了漢家文明的控製之中。

  在曆史上,中原的強大就會使得西域依附,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開辟的以首都長安為起點,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並連接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而東漢時期絲綢之路的起點在洛陽。

  它的最初作用僅僅是運輸中國所出產的絲綢。

  自從張騫出使西域之後,西域與中原的聯係就從未中斷過,當然在唐朝對西域的控製發揮到了最大,可以說絲綢之路的成形就是那個時代所建立起來的。

  絲綢之路是東西方文明之間的橋梁,不光向國外賣出貨物,更是把國外的文化和技術帶回到了大宋。

  甚至連佛教都是依靠絲綢之路傳遞到漢家王朝的,西域大月氏使臣伊存來朝,在帝都長安向中國博士弟子景盧口授《浮屠經》,從此佛教正式開始傳入中國,史稱這一佛教初傳曆史標誌為“伊存授經”。

  同時受到了中原文化的影響,西域對正統相當的看重,中原王朝非正統無以為尊,於是西域諸國在天鳳三年斷絕了與新莽政權的聯係,絲綢之路中斷。

  絲綢之路交往的繁榮鼎盛時期,是繼隋而建立的強大的盛唐。

  而這一切也都是通過武力擴展所得到的,唐太宗李世民擊敗了東突厥吐穀渾,臣服了漠南北。

  唐高宗李治又滅西突厥,設安西、北庭兩都護府。

  大唐帝國疆域,東起朝鮮海濱,西至達昌水阿姆河,盛唐成為了當時世界上最為發達強盛國家沒有之一。

  漢家文明的經濟文化發展水平成為領先世界的存在,東西方通過絲綢之路,以大食帝國為橋梁,官方、民間都進行了全麵的交流,絲綢之路成形了。

  但在安史之亂後唐朝開始衰落,吐蕃人越過昆侖山北進,侵占了西域的大部土地,中原北方地區戰火連年,絲綢、瓷器的產量不斷下降,商人也唯求自保而不願遠行,於是曾經輝煌的絲綢之路逐步走向低穀。

  到了大宋初戀,漢家王朝的版圖不斷的縮減,早已失去了河西走廊的控製,更無法涉足西北地區,絲綢之路衰落日益明顯,但另一邊海上絲路卻在崛起。

  趙禎奪取西域毫無疑問是一個明智的選擇,與吐蕃的競爭就是為了掌控河西走廊的控製權,消除路上的存在的威脅。

  最終絲綢之路的繁華也證明了趙禎當初的決定是多麽的明知。

  大宋依靠路上絲綢之路成為了繁榮的帝國,對於西域的控製也做到了前朝所沒有達到的程度,徹底控製並把西域納入了大宋的版圖。

  實際控製範圍和疆域其實是並不一樣的,控製的土地隻是控製,並未成為漢家文明版圖的一部分。

  並且即便是絲綢之路給盛唐帶來了繁榮,但依舊是被唐人當作是化外之地,即便是丟掉了也並不傷筋動骨的那種。

  但現在,若是說大宋的新疆路丟掉,對於大宋的朝臣以及百姓來說簡直是不可接受的事情,必須要真刀真槍的與敵人拚個你死我活。

  因為西域已經不存在,存在的隻是大宋的新疆路啊!

  這是有著本質區別的,新疆路是大宋的一部分,從改為新疆路的那一天開始,他就已經被寫入史冊,成為大宋官方承認的一路之地。

  其中的州府都是大宋的州府,百姓也是大宋的百姓,所以朝廷才會派出官員對當地進行係統性的管轄和改造。

  趙禎在路上切實的看到了新疆路的改變,這不是簡單的,形式上的改變,而是一個深遠的,觸及靈魂的改變。

  無論是多麽閉塞的地方,都會有大宋的官吏駐守,無論是多麽貧窮的鎮子,都會有一座大宋的學堂。

  這對於荒蕪的新疆路來說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事情,在趙禎看來柳永做的實在是太好了,超出了他的想象,也讓他驚詫與柳永的能力。

  當然在趙禎看來,最為讓他暗道厲害的不是這些思想上的幹預,也不是柳永全新為新疆路設計的經濟政策,而是修路。

  修路在大宋的許多地方並不是一件難事,大宋的公路已經修建多少年了?積攢下了大量的經驗,也積攢了大量的人才和經驗豐富的匠人。

  但新疆路卻不同,這裏的環境實在是太過惡劣了,雖然還沒有到後世的那種惡劣程度,但大患鬼魅皟已經讓趙禎看到了未來。

  沙漠化是不可避免的事情,這不光是環境的原因,該有地球氣候變化的自己原因,但就是這樣,柳永依舊在修建公路,修建一條能夠橫穿大患鬼魅皟的公路。

  這條公路不是簡單修建的,而是一條有著綠化並且有著長遠修繕維護體係的公路,雖然修建的速度緩慢,但卻沒有停下。

  這就像是格物院匠人們曾經說過的一句話,活就那麽多,隻要不停下,就能做完,做活最怕的便是停手,無論你有什麽好方法,一旦有了第一次,便有第二次,第三次,無數次,但隻要不停下,終究是能完成的。

  柳永的堅持便是如此,開始的時候很多人說他是瘋了,居然要在沙漠中修建公路,每年移動的風沙,沙丘就能把公路給掩埋幹淨,你上哪去清理那些沙丘?

  即便是當地人都不相信柳永能夠成功,但隨著公路的越來越長,維護的越來越好,種植的白楊和沙棘越來越多,這種看法也開始改變。

  甚至讓當地人自發的投入到了修建公路以及植樹造林之中,因為柳永在公路有了成效之後,親自在新疆路一個州府一個縣,甚至是一個鎮的宣講和遊說,讓老百姓自發的願意參與到其中。

  也讓新疆路的百姓看到了希望,有了路,來的人便會更多,商業便會越來越繁榮,絲綢之路便會更好走,不光對大宋有利,對新疆路以及他們自己也有利。

  這樣執著的精神打動了趙禎,也讓趙禎看到了柳永的能力,他果然不再是那個隻會奉旨填詞的柳三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