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五百零一章蔡伯俙的擔心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9-18 19:45      字數:2173
  其實眾人隻是過於緊張而已,畢竟是誰都沒有遇到過的事情,難免和之前的曆史聯係在一起,當然曆史就是曆史,無法和現實相提並論,相公們也不斷的提出了自己看法來否定大宋會變成趙武靈王的趙國。

  大宋更加強大,環境更加安定,發展更加迅速,皇帝和太子之間的感情更加深厚,並且太子也沒有競爭者,唯一的競爭者二皇子還在遙遠的方丈洲。

  由狄青負責大典的安全這讓人覺得踏實又放心,沒有人比狄青更適合這件事,作為兵部尚書,又是大宋唯一的上將軍,狄青完全能勝任這個責任。

  範仲淹的手書自然被趙禎所同意,狄青是第一個離開崇文院的人,隻不過他的離開並不是真正的離開,而是開始了他的職責。

  蔡伯俙坐在崇文院的塔樓上觀察,狄青在離開後宮中的禁軍就開始有序的調動,狄青乃是真正意義上從軍伍底層出身大將軍,他了解許多常人想不到的細節。

  而狄青最先做的便是加強了崇文院四周的守備力量,他在更進一步的封鎖消息。

  “果然還是狄漢臣穩重些,禦前班直被他調遣了一半來守衛崇文院,咱們這裏連一隻蒼蠅都飛不出去了。”

  蘇洵作為和蔡伯俙認識較早的人,自然兩人關係更為親近些,把手中的軍壺遞給了蔡伯俙,蔡伯俙灌下一口練練咳嗽道:“蘇老泉你把酒水灌倒水壺裏作甚?!”

  蘇洵笑道:“老夫的習慣你又不是不知道,段時間內衣食從簡,範相公已經下了鈞旨,所需之物全部運送到了崇文院的庫房中,這幾日根本就沒人能進出崇文院,包括宮中的內侍,酒水怕是不多了,老夫當然要存下一點嘍!”

  “你還是如此,到哪都不忘了喝酒!”

  “你還不是一樣?到哪都不忘了賺錢?眼下官家的事情可是開千古之先河,萬世之表率,多少帝王能有多少如此的氣魄和膽識!”

  蔡伯俙摩擦著手中的酒壺,許久不言,最後長歎一聲道:“你蘇老泉以為我不知曉其中利害?”

  “那就放下你心中的執念,這樣不好嗎?官家還是官家,太子即皇帝位後大宋還是大宋,又沒變天你急個甚!”

  蘇洵說道這裏,有些驚奇的望向蔡伯俙:“難道你是擔心駙馬府以後的地位?”

  蔡伯俙連連搖頭道:“這有甚可擔心的?太子繼位,妙元自然身份也跟著尊貴,我這位駙馬便也是地位尤榮,隻是擔心官家放下這一切,會對蔡記以及官營買賣有何影響…………”

  蘇洵笑道:“太子繼位也必定遵循官家之策,無論是蔡記還是官營買賣都不會改變的。”

  蔡伯俙微微歎息道:“我也知曉,隻是不知為何總覺得官家現在傳位太子,心中頗為難受。”

  “官家乃是一代聖君,這樣的君王又是把我等一手提拔起來,自然心中難受,我等現在該做的自然是完成官家傳位太子之舉!”

  事實上無論蘇洵還是其他人前來安慰,蔡伯俙心中始終有一個桎梏,那就是他以及官家的意義何在?

  這麽多年來兩人之間的關係早已不是一般的君臣,更多的時候官家還是把他當作是一位朋友。

  蔡伯俙想不通,官家明明不用這般的著急,為何要傳位太子呢?

  自己這麽多年跟隨官家無怨無悔,但卻不能看著官家放棄帝王位,即便是成為太上皇帝,那還是等同於放棄了皇帝位了。

  天無二日,山無二虎,蔡伯俙最擔心的事情並沒有敢說出來,相反而是被他深深的埋進了心底,皇帝就是天,是至高無上的存在,一點出現了兩位皇帝,要麽便是一方完全把手中的權利交給另一個皇帝,要麽便是互相之間爭奪權利。

  官家想要效仿趙武靈王的法子,一個對內主政施政,另一個對外維護大宋的利益,可這樣一來雙方之間必定會爆發衝突的。

  蔡伯俙不希望看到這一幕,他也不知道官家有沒有辦法來消弭這一點。

  但眼下範仲淹卻給每個人都安排了大量的事物,蔡伯俙被臨時調遣給了包拯,畢竟他當初就是三司副使,精於財計,而王安石這個三司的商務事卻被範仲淹調遣到了自己的身邊,因為他需要一個思路清晰的人給他出謀劃策。

  大典的防衛事宜已經交給了狄青,其他人不需要操心,而剩下的諸多事情就交給了在場的所有人。

  歐陽修自然是不用說,禮法的出處,考證,都交給了他,他需要為大宋此次皇帝傳位太子的盛典尋找一個合理又合法的“曆史背書”。

  而韓琦和富弼兩人則是要準備流程以及主禮官的選拔,這些都是稍微簡單的,但流程這一塊依舊需要大量的討論時間,並且他們還要和禮部尚書歐陽修一起討論。

  當然三司這邊的事情就要簡單的多,他們就是準備東西和錢,禮儀需要的器具,裝飾,錢財等等他們現在還不清楚,需要各組人把所需的東西列出來之後,他們才能核算以及準備。

  此事乃是大宋的一件盛事,自然是少不得要花費錢財的,即便是以精打細算出名的包拯在麵對這些問題的時候依舊是難以估算所需的開銷。

  眾人忙碌著,四周的禁軍也是忠於職守,身為禦前班直的他們不允許任何人出入這裏,除了官家和三才這兩人之外,即便是朝中的官員前來也被悉數擋了回去。

  天色早已亮了起來,範仲淹和諸位相公們各自寫了條子命人遞了出去,內容很簡單,交給官衙中的副手去負責日常事務就好。

  眼下大宋沒有什麽問題發生,內政在太子的手中已經簡單許多,越來越熟練朝政的他完全有能力應對眼下的事情。

  隻不過他們並不知道,趙旭今日也沒有上朝,而是和趙禎兩人在後苑的一座小殿之中,這段時封閉的不光有崇文院,還有大宋的後苑,無論是朝陽門,還是迎陽門,都被悉數封閉,往日裏打掃歸置花草的內侍宮女都被趕走,隻留下三才以及陳彤兩人在小殿之外的小廚房中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