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五百章趙武靈王舊事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9-17 17:59      字數:2168
  所有人當中,唯有作為皇帝的趙禎以及作為趙禎貼身內侍的三才可以離開,最大程度上的保證了消息不會外泄。

  這是關乎大宋的一場盛世,即便是有所反對的蔡伯俙現在也已經靜下心來,他知道自己已經不可能改變這個事實,唯一的辦法就是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

  作為宰執相公的範仲淹自然是成了此次謀劃的關鍵所在,負責分派工作以巡查進度,眼下還隻是分派而已,但即便如此他已經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最先一步自然是要尋找出處,和曆史依據,並以此作為大典的參考。

  而隨著不斷的發現史實和文獻,以及多年的所學,一些東西不自覺的便浮現在眾人的心頭,因為他們發現官家此舉實在是可以被千古傳誦,甚至堪比堯舜的舉動。

  禪讓分為兩種,一種是內禪,而另一種是外禪,但縱觀史書,正真因為大義或是天下百姓以及王朝未來的禪讓少之又少。

  君主在禪讓後並沒有專門的稱謂。趙武靈王退位後,自稱“主父”,但此稱呼並未流行成製。

  秦始皇統一天下,追尊先父莊襄王為太上皇,“太上皇”之稱始見史籍。

  漢時,高祖尊其父劉太公為太上皇,劉太公是第一位生前享有“太上皇”稱號的人。

  晉八王之亂時,趙王司馬倫控製政府後迫惠帝禪位,並尊其為太上皇。“太上皇”開始作為君主內禪後的專門的稱謂一直沿用至大宋。

  這一點從無數的史料記載中便可見一般,可不斷的翻閱下來,範仲淹心中已經涼了半截,顫顫巍巍的對邊上的蔡伯俙問到:“眼下神都之皇子唯有太子乎?”

  一支蒼老的手忽然就抓住了蔡伯俙同樣問了這個問題:“二皇子趙昀何在?!”

  包拯的模樣頗為猙獰,而韓琦也在此時道:“那宮中的孩子也不小了…………”

  蔡伯俙有些納悶道:“二皇子遠在方丈洲,宮中那個孩子自然是沒有什麽問題的,官家不會把皇位傳給他…………諸位相公這是怎麽了?”

  狄青緩緩開口道:“諸位相公是擔心趙武靈王之事?”

  “趙武靈王?”蔡伯俙稍稍念叨一下便立刻回過神來,大驚失色道:“萬萬不會!”

  趙武靈王可謂是曆史上第一個打算構建二元政治的皇帝,但最後的結果卻是極為的悲慘。

  一眾人中唯有富弼緩緩開口道:“趙武靈王的第一位夫人是韓王的女兒,為趙武靈王生了公子章。

  公子章本來是太子。但後來,韓夫人去世,趙武靈王在得到美女吳娃後,就把吳娃立為自己新的夫人。

  吳娃一生服侍趙武靈王周到備至,但從未求過趙武靈王一件事,而這便是那女人的高明之處,因為她讓趙武靈王心中愧疚。

  吳娃最愛趙王何,死前求趙武靈王立何為太子。於是,趙武靈王廢掉公子章,而立何為太子。趙王何雖然年幼,但卻聰明機巧,深有其母之智,趙武靈王寵愛有加。”

  這話的意思很清楚了,他們自然是擔心趙昀和趙旭這倆個兄弟爭奪皇位,因為趙武靈王的舊事和眼下大宋的局麵非常相似。

  在當初立趙何為新王,自己退位的時候,趙武靈王是希望自己的兒子與自己分別負責國內的政治和軍事,自己可以全心專注於趙國激烈的對外軍事鬥爭。

  趙武靈王的本意是在趙國構建二元政治,自己和兒子都是國中的君主,隻是自己不再使用國王的稱號,而是使用有著太上皇意思的主父稱號。

  趙武靈王讓趙王何提前即位的另一個考慮是,自己經常親自帶兵打仗,不知道什麽時候就會遭到不測,到時候,趙國必定會大亂。

  先前幾代國君都是在政變中或者在反政變中即位的殘酷事例,讓趙武靈王非常想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就能把政權平穩的交給自己的接班人,而且還要送上一程。

  隻可惜趙武靈王的這番設想卻嚴重違背了哪個時代的政權基本規律,而最終造成了趙國的內亂。

  當時的政治環境本就紛亂,提前傳位太子隻會讓國家動蕩,所有的皇子都會覬覦那個位置,至於結局自然是悲慘的。

  趙武靈王這個提倡胡服騎射的強大君王居然因為動了惻隱之心,在倆個兒子爭鬥中收留了大兒子公子章而被二兒子趙王珂活活餓死在了主父宮中。

  這就是二元政治的危害,隨著富弼的話,眾人也陷入沉默之中,唯有王安石冷笑道:“眼下的大宋和趙國豈有可比之處?我大宋四周早已寰宇無敵!天下為之拜服!而趙身處戰國,四周更是虎狼環伺!況且我大宋以孝治天下,豈能出現這般兄弟相殺,父子相殘之事?!”

  稍稍頓了下,王安石望向狄青道:“有狄帥坐鎮,神都可亂的起來?諸位別忘了,當初包相公得了衛戍司的虎符,一人坐鎮神都,神都可亂否?!今有狄帥坐鎮神都,上四軍全員齊備,當穩如泰山!”

  王安石的話提醒了範仲淹,是啊!有狄青坐鎮神都,還能發生怎樣的動亂?

  “漢臣你乃是大宋的上將軍,又是兵部尚書,神都城之安危待奏報官家後便由你把持,萬萬不可鬆懈!”

  狄青雙手抱拳道:“還請相公現在就向官家親自,狄青也好速速準備!”

  所有人都知道,此次大典最大的問題就是安全問題,其他的事情都還好說,可一旦安全出現問題,那便是天大的事情。

  雖然現在的大宋和曆朝曆代都不同,但畢竟是內禪大典,又有前車之鑒擺在那裏,自然是小心又小心的。

  把護衛之事交給狄青,這便是最穩妥的辦法,歐陽修也在邊上附議道:“漢臣所言甚是,此事宜早不宜遲,應當在我等之前便開始布置!”

  範仲淹點頭道:“也好,待我寫下奏疏呈報官家,官家禦批之後便先從狄青開始準備!”

  隨著範仲淹的動筆,所有人都長舒了一口氣,剛剛富弼的一席話真的讓眾人把趙武靈王的舊事和眼下的大宋聯係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