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四百七十三章文化輸出?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9-04 19:26      字數:2176
  對於後世來說,帝國在狹義上用來形容由君主“皇帝”統治的強大國家,但在廣義上用來形容國力強大的國家,而不限於皇帝統治的國家。

  但在趙禎看來,所謂的帝國就是指一個較大地理區域內、涵蓋較多人口,建立有鮮明特征的政治、經濟、社會、軍事體係與人文價值觀,甚至產生強大的國際影響力,並在一定範圍內推廣、維護這種體係的王朝。

  而這些恰巧便是大宋現在的狀態,大宋的疆土已經脫離了原本的華夏土地,地域之廣闊已經到了能夠控製的極限。

  最遙遠的北方已經到了貝加爾湖畔,而南方已經吞並了南海的諸多小國,即便是海上咽喉“馬六甲海峽”也在大宋的手中。

  至於更遙遠的地方,在趙昀的殖民下,方丈洲的袋鼠都能夠運送到大宋作為觀賞的動物,東麵的倭國變成大宋的海東州,後世的日本海變成了大宋的“內海”。

  即便是西方的中亞也有一半在大宋的手中,在西麵最遠端的“鐵門關”可不是漢家明文的二十四官之一“左倚大別山,右控禹功磯,吳魏相爭,設關於此。”的武漢鐵門關。

  大宋西麵的鐵門關乃是《大唐西域記》中記載的西域鐵門關!

  “鐵門關兩岸石壁立,中顯通衢,河水流貫其間,清波蕩漾,碧草彌綠,吾等沿河岸西偏南行三十裏出口,轉西南行約十裏即至。”

  這座鐵門關位於中亞,已經到了後世烏茲別克斯坦的土地上,對於大宋來說,這裏已經十分遙遠,唯一能夠統治這裏的辦法就是價錢駐兵和地方官員。

  原本宋人在思想上對於西麵的土地並非那麽介意,在他們看來那片由一群西域小國所占有的土地隻不過是貧瘠之地,炎熱,荒蕪,怪石林立。

  但現在不同了,那裏是路上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也是大宋“創收”的主要來源,每年有大量的貨物傾銷到西方,多半來自於這條古老而又生機勃發的絲綢之路。

  如此一來,西域的穩定和強大便愈發的重要了,誰也不敢小覷這片土地帶來的利益,無論是對商賈還是對朝廷,西麵的土地都是大宋的重中之重。

  唐人為何如此重視西域,即便是和吐蕃死磕到底也要拿下西域的土地?就是因為這裏是唐人“創收”的重要所在。

  而現在的大宋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宋人依靠這條絲綢之路出口了大量的商品,而這些商品不光養活了大量的商人,還包括大量的大宋百姓!

  精明的大宋商人已經發現,不能單單把貨物賣給貴族,還要賣給西方的平民百姓,而他們發現最好的辦法就是把貨物分成三六九等。

  做工精美的,造型獨特的,裝飾華麗的,可以賣給西方的所謂貴族,而其他的依照三六九等賣給稍稍有錢人或是商賈,最次的則是賣給平民百姓!

  在大宋階級雖然還存在,但之間的差距已經被極大的縮減,但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宋人的商賈卻對外極力的宣傳等級製度。

  他們歌頌貴族,誇讚貴族,把漢家文明中的禁錮之鎖,“禮法”傳遞到了西方,並且推崇備至,極力宣揚!

  他們聲稱人生來高貴的同時,有些人就是高人一等的存在,貴族就是這樣的存在,他們出生就“含著金鑰匙”,是上天的“寵兒”是神的後代。

  隻有他們才能配得上大宋最好,最精美的器物,隻有他們才能穿上大宋最華美的絲綢和成衣!

  這一思想不光在塞爾柱王朝流行,在神聖羅馬帝國同樣流行,這個由多個公國和王朝組成的帝國事實上還處在分封製的籠罩下。

  而分封製中最核心也是最關鍵的思想就在於貴族製度!

  相對於高傲的塞爾柱人,神聖羅馬帝國的貴族更加重視大宋的這套禮法製度,他們向宋人商賈打聽“禮”是誰發明的,能否給他們講述完全的禮製。

  於是這時候大宋的酸儒們就發揮到了極致的作用,這些酸儒原本是被商賈們請去做門麵的,他們文縐縐的話語總能給大宋的商隊增加“儀式感”,當然也能增加“文化”。

  但這些都比不上他們對“經典”儒學中禮製的了解和分析,儒學為何會成為漢家明文的國學?為何成為“治世”之學!

  其中確實有許多經典和類比,但最關鍵的還是在於它維護統治者地位的作用。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就是不可逾越的等級製度,也恰巧附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三世的想法。

  神聖羅馬帝國中宗教的地位占據了很高,而亨利三世多次廢立教皇連他自己都覺得麻煩,而大宋的這套禮製之論的出現給他看到了希望。

  在漢家的傳統思想中,“皇帝是天子,是上天的兒子,是天派下來管理人間和百姓的,是人皇!”

  這一觀點的出現讓一位神聖羅馬帝國的貴族仿佛抓到了什麽,能作為這個時代的貴族,沒有一定的頭腦是不可能的。

  這個在法蘭克尼亞王朝東南部的小貴族查理仿佛一下找到了靈感,對眼前這位來自東方強大帝國的“學者”產生了一種強烈的“求知欲”。

  查理盛情的款待了這位“博學的智者”並且請他把東方文明中的“禮法”講述出來,於是漢家文明中大名鼎鼎的“顯學”就出現在了西方神聖羅馬帝國的土地上。

  儒學的思想有很多,但最主要的功用依舊是維護統治者的統治地位,以及讓百姓遵守“禮製”並以“仁者愛人”的思想安撫社會。

  儒學的作用很重要,無論是對皇帝的地位,權利進行解釋,還是在安撫百姓上,儒學都是相當成功的一門學問。

  而這門學問的最大弊端也同樣很明顯,作為統治者,甚至是統治階級中的一員誰都能看清楚,限製了百姓的想象力以及創造力。

  但對於需要儒學的人來說,百姓有必要獲得創造力和想象力嗎?能讓他們整天去思考問題,提出問題嗎?

  他們隻要老老實實的帶在帝國的土地上,為統治者創造價值就好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