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四百五十三章火器與冷兵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8-24 20:43      字數:2244
  網 ,最快更新宋締</a>最新章節!

  趙禎的話並沒有得到狄青的認同,相反他有自己的看法:“溝壑之地狹隘,雖不利步卒,但同樣也不利騎兵,若是敵軍裝備火器,以狹窄之地固守,騎兵極難突進,況永安軍多備甲胄盾牌,弩箭難破之!

  邊上的蔡伯俙臉色大變,小聲喝道:“狄漢臣你癔症了?!

  狄青這時才回過神來,看著趙禎似笑非笑的表情驚恐變色:“臣大逆不道,還請官家治罪!

  “大逆不道?是把永安軍當作敵手,還是自己戲耍忘了帶上朕?

  狄青呐呐不敢言,而邊上的蔡伯俙卻鬆了一口氣,顯然官家並沒有追究他的大逆,永安軍是大宋的軍隊,狄青這般的推演是做何打算?

  趙禎拿起狄青手中的“兵子木偶這東西其實就是沙盤上演變而來的,木偶被雕刻成士兵的模樣,代表的自然是戰場上的士兵。

  這東西不光在朝堂之中流行,在民間亦有流傳,甚至是癡迷程度不亞於關撲,因與兵事相關,被百姓們稱之為兵棋。

  兵棋的流行不亞於圍棋,但相比圍棋的複雜和耗時,兵棋卻更容易上手一些,當然兵棋的規則也要更多一些,這是在模擬戰場上的戰鬥,是敵我雙方之間的殊死較量。

  兵棋不敢有棋子還有輿圖和卡片,這些卡片乃是模擬戰場上的情況,足有百張之多,若是一副由參謀兵事院出的一副兵棋,甚至會有數百張!

  兵者詭道,無論是百姓還是官員都明白這個道理,看似簡單的棋局事實上並不簡單,雙方之間所擁有的兵力是相同的,至於地形也都相差無幾。

  這時候要想贏得勝利,唯一的辦法就是通過才智靈活使用並揣摩對手,其實這就是從趙禎的兵棋推演演變而來的。

  因為玩法的豐富多樣,門檻又低,所以廣受朝堂上下的喜愛,便是文質彬彬的士大夫在廝殺起來的時候也能爆發出驚人鬥誌和戰意。

  一個小小的遊戲便能激發起人的求勝之心,對於趙禎來說這並不是一件壞事,當然,這遊戲還能給人以啟發…………

  狄青就是在用一套簡單的兵棋進行推演,隻不過他手中的卡片隻有十來張,顯然他是針對性的在進行推演,針對的就是具裝火器的永安軍。

  不光狄青對此癡迷,便是趙禎同樣也是如此,火器的出現改變了交戰規則,但和狄青一樣,他就是想要知道火器能否被冷兵器所戰勝。

  沒人會想這個問題,畢竟火器這東西就是大宋的,自己人的東西難道會對付自己人?何況大宋有火器,為何要用冷兵器去對抗火器?難道就不能用火器對抗火器?

  其實這不過是癡迷軍事的一種執念罷了,用冷兵器對抗火器,本來就是出於一種挑戰精神,永安軍可不光是具裝火器的,他們還有強大的防禦力和各種器械的輔助,當然也不缺少作戰經驗和頑強的精神。

  蔡伯俙無聊的打著哈氣,把頭伸出車窗外看著天上的白雲吐著煙圈,回頭看了看已經開始對陣的趙禎和狄青對探頭探腦的三才道:“這東西有啥好看的?咱們這輩子碰不得,你還看啥?我這裏有極好的雲南煙,醇香至極!

  三才白了一眼蔡伯俙,繼續認真的看著趙禎和狄青的對局。

  雙方之間已經擺開陣勢,趙禎特意選了具局裝火器的軍隊,而狄青選擇了騎兵部隊,雙方之間用了許多戰術,並且“打的難舍難分。

  雖然如此可最後狄青依舊是敗下陣來,不光是因為趙禎使用的戰術好,更多的是因為趙禎太過了解狄青。

  狄青擅長的是大規模指揮,指揮龐大的軍隊進行一場井井有條的作戰,這本來是他的優勢,可在兵棋卻難以體現,因為兵棋上大家都是一樣的,軍隊的因素和指揮的因素極難被考慮到其中。

  一場兵棋下了整整一個下午,趙禎的車駕也離開了成都府抵達了南麵的瀘州,要想北上最便捷也是最舒服的辦法就是要向往南抵達瀘州,並且從瀘州沿著岷江一路抵達江陵府。

  到了江陵府之後便有火車可以直接北上,速度又快又安穩,可比馬車要省事得多。

  漕運在大宋依舊是不可小覷的力量,雖然有了公路和火車,但漕運的地位無可取代,一來穩當些,二來運送的貨物數量龐大。

  大宋的海船在不斷的發展,同樣的河船也在技術發展,載貨數千噸的大河船早已出現。

  即便是要下車了,狄青和趙禎之間依舊沒有結束,雙方這一場可謂是下的棋逢對手,趙禎並不擅長詭詐之術,相反他最擅長的是堂堂之陣,正正之旗,而狄青卻是善用騎兵,接連使用狡猾的戰術,或是偷襲,或是奇襲,或是埋伏,或是包圍。

  遇到這些手段,趙禎往往是用大軍火器的穩固性和連續性對狄青的襲擊造成打擊,雖然也有所損傷,但這樣的損傷對於趙禎來說實在不算什麽,而相比之下狄青的戰損就要高得多。

  邊上的三才比趙禎還要緊張,不斷的看著趙禎使用一個又一個布局,讓火器的威力發揮到了最大,即便是狄青怎麽突進都沒有辦法成功。

  地形是趙禎最先掌握的優勢,在占據了地形優勢後趙禎便占據了主動,他手中軍隊的火器射程便被提高了。

  趙禎的兵棋和民間甚至是朝堂中的兵棋都不一樣,狄青和趙禎在進行推演的時候邊上的三才要“奮筆疾書,把各種各樣的情況全部記錄在案。

  這雖然是一場推演,但同樣是一場戰鬥,無論是趙禎還是狄青都在往這場兵棋對戰中插話。

  “胸甲騎兵雖重速度,但卻不善越過障礙,耐力持久卻需要消耗大量的草料,你的行軍速度沒有這麽快。

  趙禎犀利的指出了狄青的弊端,而狄青同樣也在同樣反問趙禎:“大軍還在其後,斥候探馬先行不知陛下可曾發現?

  趙禎指了指丘壑後麵的倆個棋子道:“伏兵已經設下,若是你敢靠近便是有來無回。

  而就在此時,狄青迅速推進棋子道:“探馬奏報,全軍壓進!

  邊上的三才木凳口呆,代表八百人的伏兵瞬間就被狄青吃的幹淨,而趙禎的大部隊卻因為行動不便而無法增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