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四百五十二章皇駕中的狄青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8-22 17:33      字數:2117
  在編修《五代史》這件事情上,歐陽修有著驚人的執著,為此還上疏趙禎,請求出入崇文院以方便查閱典籍。

  趙禎毫不猶豫的同意了,也被歐陽修的執著所感動,這是大宋設館修史以後唯一的私修正史,既然別人不想要這樣的榮譽,那就全給歐陽修一人便是!

  為此趙禎特意下旨三司調撥經費給予歐陽修任由他使用,並且館閣之中的官吏必須配合歐陽修,其他文臣不得參與。

  而看完歐陽修的手稿後,趙禎便能確定這本《新五代史》乃是麵麵俱到的集大成之作,其中不乏他歐陽修的感歎和評價。趙禎每每讀到這些地方經不住拍案叫絕,把陪駕的三才和蔡伯俙嚇得夠嗆,誰能想到官家在顛簸的馬車中還能看得下去書…………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道乖,而宗廟朝廷人鬼皆失其序!”

  “禮樂崩壞,三綱五常之道絕,而先王之製度文章,掃地而盡於是矣。”

  “五十三年之間,易五姓十三君,而亡國被弑者八,長者不過十餘嵗,甚者三、四嵗而亡”

  “於此之時,天下大亂,中國之禍,篡弑相尋”“嗚呼,五代之亂極矣!”

  趙禎不時感歎歐陽修眼光的獨到和言辭的犀利,但他在編撰體例方麵做出改變於曆代史書皆有不同。歐陽修的《五代史》改變了《舊五代史》的編排方法。

  《舊五代史》分梁書、唐書等書,一朝一史,各成體係而《新五代史》則打破了朝代的界限,把五朝的本紀、列傳綜合在一起,依時間的先後進行編排。

  《舊五代史》不分類編排列傳《新五代史》則把列傳分為各朝家人傳、死節傳、死事傳、一行傳、雜臣傳,等等詳盡編篡,雖然歐陽修還沒有完成,但在手稿中便已經體現出來,趙禎讚歎他的才智,也擔心因為這樣的文體受到朝臣們的反對。

  當然趙禎必定會站在歐陽修這邊,雖然是私自編修但畢竟時得到了趙禎的支持,所以在某種意義上也算是官修。

  為此趙禎特意在歐陽修送來的手稿上加了封麵,以《新五代史》為名號,這也算是曆史的重複了。

  趙禎知道,在另一個時空中,便是滅亡北宋的金朝統治者都明令“新定學令內,削去薛居正五代史,隻用歐陽修所撰!”可見歐陽修的五代史多麽的強大。

  這一點趙禎從讀歐陽修的手稿中便能看到,寬大的車廂中蔡伯俙在發個三才逗悶子玩,說著各種調侃的話,而趙禎也放下了手中的書活動一下身體,唯有一個人坐在邊上一言不發,繼續翻看歐陽修的《新五代史》,此人便是狄青。

  讓狄青來陪駕也是趙禎的主意,蔡伯俙時有些反對的,在他看來狄漢臣就是個不通人情的怪人,雖然連官家都稱之為“軍神”,但誰見過隻為讓人不再猜忌而膽小到開著大門的軍神?

  雖然樞密院被官家給取消了,但他狄青好歹也是兵部尚書,知上四軍總管,這可是了不得的殊榮,可直到現在狄府的大門依舊時開著的,從來沒有關上過。

  雖然有人說他是高風亮節,有人說他是清廉如水,可蔡伯俙知道他是真的“膽小”,他怕了,為了獲得官家的信任,為了獲得朝臣們的信任,他狄青寧願開著大門睡覺也不願被人猜忌,手中的權利逐漸變大,他的膽子卻越來越小。

  當然這是大宋武將的通病,別說時他狄青,便是堂堂的殿前司都指揮使楊懷玉還不是和天波府極力的劃清界限?

  武將都是這般模樣,初生牛犢不怕虎,剛剛從軍武院出來的小校,虞侯一個比一個硬氣,但越是到了朝堂之中,越是到了高階武職越是膽小了些。

  這幾乎是大宋武將的通病,即便是官家提高了武將的地位依舊無非改變,但唯獨在一個地方他們敢於據理力爭,那就是在作戰方麵。

  因為大宋的武將幾乎都是從底層摸爬滾打起來的,他們了解大宋的士兵,也了解戰爭真真的模樣,要想士兵用命,要想讓士兵如臂揮指,那就必須要做到愛兵如子。

  蔡伯俙親眼瞧見往日裏不和文臣爭辯的武官在作戰上和監軍的文臣吹胡子瞪眼,並且把各種軍中的粗話用在了文官身上,文官氣急要上疏官家彈劾他,但武官毫不猶豫的便是一拳揮過去並且揚言:“這一拳是替官家揍得你!”

  開始的時候還會有文官上疏彈劾,但在官家看到詳細的奏報後,隻要時文官有錯在先,那必然會下旨斥責文官的愚昧,逐漸的所有人都知道,隻要是在兵事上武官做的對,那官家就會支持武官而不會偏袒文官。

  大宋的軍中必定會有文官和武官,文官主監督,武官主用兵,雙方之間其實時一種配合的關係。

  狄青已經習慣了讀史書,自從範仲淹送了他一本《左氏春秋》後,這貨便開始對史書愈發的癡迷了。

  隻不過趙禎知道,他讀史書往往是看其中的用兵之法和各種戰例,在何處用兵,在何時用兵,遇到什麽樣的敵人應該如何應對,這些都是他從中獲得的知識。

  數十年如一日的讀書,終究使得狄青在用兵上已達臻境,便是用兵“鬼才”王韻也言之鑿鑿的說:“狄公子兵法以圓通自如,吾不及也,萬萬不敢堂堂而對之,奇謀詭詐之術亦不可致勝與狄公也!”

  當趙禎湊近之後便驚訝的張開了嘴巴,邊上的蔡伯俙好奇的靠近,便瞧見狄青哪裏時在看書,根本就是在“玩”!

  不知從哪裏掏出來的“兵子木偶”放在一副小型的輿圖上,狄青不斷的擺弄木偶嘴中喃喃自語:“當真沒有破擊之法?火器雖厲終究會受到限製。”

  趙禎指了指圖紙三的溝壑道:“唯有引君入甕之法可圍而殲之,入溝壑斷其後路,使其行動不便,再以伏兵左右相擊,騎軍所佩之弩可覆敵軍,若敵慌亂,快速掩殺,敵之破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