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四百一十五章角廝羅的到來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8-03 18:53      字數:2223
  賢覺的相隨在角廝羅看來沒有什麽,這是他表忠心的舉動,畢竟賢覺離開大宋在某些程度上來說也是一種被逼無奈。

  至於吐蕃的大相仁欽桑波卻並不這麽認為,在他看來賢覺這時候和角廝羅一起前往大宋並非好事,他這是看到吐蕃大勢已去,所以才會做出如此舉動。

  仁欽桑波從一開始就覺得賢覺不對勁,按照常人的想法,這時候難道不是應該躲的越遠越好嗎

  賢覺和大宋之間的間隙以及和大宋官家之間的齷齪他是知道的,不光知道還知道的很清楚,賢覺作為投名狀和他說了許多佛門在大宋見不得人的勾當,說了這些就代表他以後就是吐蕃的人了。

  但現在賢覺居然會要求和角廝羅一起出使宋軍的大營,去見大宋的皇帝,難道他不應該是最擔心自己性命的人嗎

  事出有異必有妖,這是宋人最常說的一句話,在仁欽桑波看來賢覺顯然是反常的,這就是有異,所以在角廝羅離開紅宮之後,仁欽桑波特意叮囑他道:“讚普,小心賢覺,此人太過關心此事。”

  角廝羅笑道:“他當然關心,此事若是不成,他賢覺和吐蕃的佛門之徒都將受到牽連,苯教要比中原的佛門更加的純粹許多但最少他賢覺是會站在吐蕃這一邊,作為宋人他了解大宋皇帝,大宋皇帝也了解他,由他從中斡旋,些許會對朕更好一些。”

  仁欽桑波不再說話,也許是眼下緊張的局勢讓他過分的緊張,角廝羅的話也沒錯,賢覺的身份特殊,也許他跟隨讚普前去宋軍大營麵見大宋皇帝更加穩妥。

  角廝羅一個人蹬上了戰馬,身上沒有任何的甲胄,也沒有刀劍,隻是一身吐蕃的傳統服飾,但最明顯的便是他頭上的那一頂,三瓣寶冠箍住的有凹槽裝飾的無沿帽,眼色猩紅且要高於一般吐蕃人的帽子。

  而角廝羅的胸口還掛著一個方圓三寸的盒子,裏麵是最上等的瑟瑟石,角廝羅的服飾便是紅帶子包頭,身著長袍,足穿腳尖朝上的靴子。

  這一身打扮頗有點西域風情,但確實是吐蕃讚普的服飾,史書中記載的吐蕃最偉大的讚普鬆讚幹布就是這麽穿的。

  跟在他身後的賢覺隻有一身僧衣一匹白馬,兩人就以這種怪異的組合緩緩的向宋軍大營而去,這是角廝羅被圍困一個多月以來第一次離開邏些城,也是他第一次看到宋軍大營的完整模樣。

  一隊宋軍遊騎早早的就發現了他們,並且打算過來接應,因為遊騎以為這倆個人是“棄暗投明”向大宋投降的尋常人。

  但角廝羅在宋軍接近之後便大聲報上自己的名號:“吾乃吐蕃讚普,麵見大宋皇帝陛下”

  遊騎的第一反應便是立刻上前,而是忽然拉開距離觀望,他們都覺得這個人是瘋子,誰不知道大宋和吐蕃之間的關係乃是劍拔弩張,角廝羅本事叛宋之人,誰冒充角廝羅便等同於尋死無異

  角廝羅打馬在原地繞了一圈,展示了身上並沒有攜帶武器,同時高舉雙手道:“吾乃吐蕃讚普角廝羅,這位是貴國的賢覺法師,你們不會不認識吧”

  賢覺在此時起到了關鍵作用,幾個遊騎在看到賢覺的打扮以及模樣後有些相信,稍稍商議一會後,一騎飛速前往大營奏報,剩下的人帶著角廝羅和賢覺繼續保持慢速向軍營而去。

  看到這樣熟練的操作,角廝羅微微歎息,這就是大宋的軍隊,這就是大宋的遊騎,經驗豐富,“手法老道”。

  小小的時間差會讓宋軍擁有更充分的準備時間,也會讓大宋皇帝更加的有把握。

  這就是宋軍的軍隊,角廝羅不知道用什麽詞去表達,但他卻知道這樣的軍隊是可怕的,細節上的東西已經成為了一種本能,本能的按照軍中的規矩去行事。

  在戰場上這樣的本能需要經過不斷的征戰來曆練,而宋軍該有的全都有了,這同樣也讓角廝羅嫉妒。

  賢覺的表情如同老僧入定,宋軍遊騎不斷在二人臉上掃視,他們沒想到吐蕃的讚普會真的出來投降,但他為何隻身一人出來,還帶了一個和尚

  王韶被蔡伯俙盯得有些發毛,不過他也知道這是自然,剛剛那個遊騎差點被沒自己的眼神嚇尿了

  “當真是角廝羅出城投降來了一人一馬還帶著賢覺和尚”

  王韶皺眉道:“這話本將還能亂傳速速稟報官家”

  蔡伯俙不斷的吸著涼氣把消息告訴了三才,三才稍稍一頓後便道:“確定是角廝羅”

  蔡伯俙撓了撓頭:“據那遊騎說體貌特征都是像是角廝羅,但沒有親眼見過還不能確認”

  三才點了點頭道:“你是認識角廝羅模樣的,如此你便隨老夫走上一趟,若是角廝羅確認清楚再向官家奏報”

  蔡伯俙微微點頭:“如此也好嗷”

  他的話還沒說完就被三才一手拎著上了戰馬,模樣就像是一隻禿鷲拽著一頭豬

  蔡伯俙知道三才為何如此緊張,事關重大不說官家這幾日就在念叨著角廝羅的消息,眼下角廝羅的投降會使得宋軍把邏些城之戰的傷亡降到最低

  官家所擔心的也就是三才和蔡伯俙擔心的,兩人都知道這意味著什麽,所以萬萬不敢怠慢,即便是被三才粗暴對待,蔡伯俙也沒有任何怨言,他隻想盡快的看到角廝羅本人以確定這是真的。

  當蔡伯俙看到賢覺的時候就知道遊騎所言非虛,角廝羅的容貌變了許多,但原本的輪廓卻沒有便,雖然看起來滄桑了許多,但蔡伯俙可以肯定他就是角廝羅。

  至於三才卻是從另外一樣東西上感受到眼前此人就是角廝羅,氣質

  原本的角廝羅隻不過是青塘部的主人,而眼下的角廝羅是吐蕃的主人,身上的氣質變得完全不一樣,尤其是三才這般在帝王身邊待的久的人,世上什麽樣的人他沒瞧見過

  什麽人就有什麽樣的氣質,眼前的這個吐蕃人就是角廝羅無疑,因為他身上有一股帝王的氣質在其中,雖然說不上來,但三才可以肯定

  “讚普請隨奴婢前往軍中麵聖”

  三才的聲音不卑不亢,在他看來吐蕃的皇帝也是皇帝,需要給他同等的尊重,至於邊上的賢覺和尚,自動被他無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