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三百六十七章角廝羅的計劃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7-08 18:30      字數:2220
  趙禎之前仔細研究過吐蕃地形,想要進攻吐蕃,最好的途徑便是瑪兒敢西麵的察瓦崗和察瓦絨兩地,那裏是橫斷山脈和念青唐古拉山之間的缺口。

  地勢平坦,可一路暢達吐蕃腹地,這裏乃是重中之重,而在宋軍攻陷瑪兒敢之後,吐蕃人不會發現不了這個問題,同時也會在察瓦崗和察瓦絨兩地加強兵力部署以防備宋軍長驅直入。

  但眼下吐蕃人應該沒有多少富裕的兵力,楊懷玉的三十萬大軍已經拖住了吐蕃的主力,隻要吐蕃人敢輕舉妄動,三十萬大軍阻力驟減,必定會傾巢而出。

  這是一道無解的題,吐蕃人要麽徹底放棄楊懷玉的三十萬大軍,任由他們長驅直入,要麽便徹底擊潰王韶率領的永安軍和神衛軍。

  無論角廝羅做和選擇,都會麵臨宋軍的猛攻,這是吐蕃人絕對無法想象的事情。

  角廝羅沒想到的是,瑪兒敢居然是在半個月前陷落的,而這半個月的時間裏,吐蕃居然一點消息也沒有得到,要不是因為往返瑪兒敢的商人總是不歸,誰也不會發現其中的問題。

  但半個月後,一座高大的城池居然出現在瑪兒敢,而且有著大量宋軍的駐紮,多吉的數千精銳居然無一生還。

  數千精銳無一生還!這說出去都不會有人相信,高原乃是吐蕃的高原,對這裏他們比誰都熟悉,便是打不過也能逃得掉,便是全軍赴死,也該會有膽小之人臨陣脫逃而走脫。

  沒有人出現意味著什麽?意味著一個不少多吉率領的數千精兵全部被宋軍絞殺,而宋軍不過數萬人而已,想要徹底絞殺數千輕裝上陣的高原勇士幾乎不可能!

  宋軍是進攻之軍,他們的動向和意圖一定是暴露了,多吉才會率軍堵截,在這種情況下貿然進攻必會有人在進攻途中逃走,但卻沒有一個人逃回來,所以便可證明宋軍的戰力有多麽強大。

  仁欽桑波緩緩走進翻修一新的宮殿中,看著坐在鑲嵌寶石寶座上的角廝羅,仁欽桑波上前道:“線報已經傳回,宋賊此次攻伐瑪兒敢乃是用的火器。

  “火器?!

  角廝羅頗為驚訝的望向仁欽桑波道:“之前宋軍也有火器,但卻不會如此徹底的攻滅敵軍,總有漏網之魚,但此次卻沒有這般。

  仁欽桑波搖了搖頭,神色凝重的開口道:“非也,此次宋軍乃是具裝火器,以合擊之陣迎敵,一旦攻伐而至,火器齊發,威力驚人,百步之外便可殺敵於無形!

  “火槍?

  角廝羅有些驚訝,但依舊皺眉道:“宋軍的火器雖然厲害,但也沒到如此程度,咱們吐蕃的精銳也裝備了火藥彈,不是沒有一戰之力。

  仁欽桑波微微搖頭道:“讚普,事情並非如此簡單,之前剿滅康巴人之時火藥彈收效甚佳,但那是因為康巴人沒有火器,無法與之抗衡,隻能被火藥彈所攻伐,我等也因此知曉如何配合火藥彈使用,但宋賊卻不同,他們善用火器,長久以來合擊之法已臻化境!火器之威強大若斯,非我等能夠輕易抵擋!

  角廝羅望向仁欽桑波道:“大相有何辦法?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仁欽桑波的話讓角廝羅明白了他的用意:“派出萬人兵馬試探損失太甚,不值得如此冒險!

  仁欽桑波點了點頭道:“讚普說的極是!派出萬人和宋軍作戰自然不妥,白白折損我吐蕃勇士,但這些人若是不服讚普管束的人呢?

  “你的意思是用瑪兒敢的土地誘惑那些人,讓他們帶著自己的部族和宋賊作戰?

  仁欽桑波冷冷一笑道:“眼下大敵當前,還有人在為自己的部族謀劃,這些人都不配成為我吐蕃的部族,眼下的吐蕃需要的團結而不是各懷鬼胎!

  仁欽桑波的話算是說進了角廝羅的心坎中,眼下的吐蕃內憂外患,所謂的內憂不單單是部族之間的問題,還有宗教。

  吐蕃的苯教和漢傳佛教已經出現對立,雙方之間誰也不服誰,而且愈演愈烈,這是對吐蕃產生影響最大的地方。

  角廝羅清楚宗教帶來的好處,同時也知道他們的弊端,影響人的思想才是最可怕的地方,而趙禎卻做到了不依靠宗教力量來強大王朝。

  眼下角廝羅才知道為何趙禎要把佛門在大宋的影響降到最低,佛門是能夠讓百姓變成順民,但這些順民卻敢於忍受現狀。

  在漢傳佛教看來,和大宋對抗並沒有多大的好處,相反還會生靈塗炭,教眾都皈依佛門了,朝廷上哪去征兵?

  對於佛門角廝羅現在是有些後悔的,原本是打算讓他們幫助自己在吐蕃的信仰上占據優勢,但事實上卻開始還好,但眼下卻越來越麻煩了。

  宋軍已經攻陷瑪兒敢,但這在角廝羅看來卻並不是很危險的事情,大宋皇帝打的什麽主意角廝羅一清二楚。

  不過是調虎離山之計,三十萬大軍才是宋軍的主力,鄧麻和領域兩地已經吐蕃哨馬已經發現了宋軍的蹤跡,足足三十大軍,他們在積石山分兵,但又在越過積石山後迅速攻陷兩地,合兵一處,足以見得大宋的主力就是他們。

  自己若是派重兵對抗瑪兒敢的宋軍,那三十萬宋軍鐵騎必然會衝擊北部防線。

  穩住陣腳才是要緊的事情,三十萬大軍,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當年宋軍和塞爾柱人作戰也是這般的規模。

  當初的塞爾柱人也是三十萬大軍,這些人能征善戰信仰堅定,但在大宋的三十萬大軍麵前卻一敗塗地,甚至被趕到了八百裏瀚海之後。

  這樣恐怖的戰鬥力難道不是宋軍主力?

  別說三十萬大軍,便是十萬大軍吐蕃也難以抵擋,角廝羅了解趙禎,這位大宋官家乃是從不會留餘地。

  再說從青塘最先進軍吐蕃的乃是三十萬大軍,而從四川路沿著康巴人的道路進攻吐蕃的隻有區區數萬人而已。

  無論是角廝羅還是仁欽桑波都會認為宋軍的主力是青海路的三十萬大軍,而從四川路進攻的宋軍則是調虎離山的計策。

  吐蕃本就彪悍,足足能調動八十萬大軍,區區數萬人的永安軍能對吐蕃造成多大的威脅?

  想通過瑪兒敢一路打到邏些城?簡直是白日做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