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三百五十二章全軍出擊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6-29 11:45      字數:2134
  穆修的話讓楊懷玉猛然一驚,是這個道理不假,指揮三十萬宋軍擊潰吐蕃人是不難的,但官家卻不希望如此,相反還要讓他拖住吐蕃人,這便麻煩了。

  雙方一旦交戰,後果自然是全力拚殺,戰場上可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勇者勝,怯者死,三十萬大軍如何做到既不勝又不敗的程度這在之前還從未有人遇到過。

  眼下糧草具備,這就是出兵的最好時機,沒有什麽可猶豫的,若是大軍不前,反倒是讓人生疑,吐蕃人一旦撤走,後果不堪設想。

  “來人傳令全軍整頓,三軍按軍令進軍,不可擅動,亦不可擅退行進皆需中軍傳令”

  “喏”

  傳令的士卒背著旗號離開,穆修微微點頭道:“眼下我等出兵吐蕃,吐蕃人必會派大軍堵截,這便是誘敵之計,三十萬大軍誘敵,古往今來再也沒有官家這麽大的手筆了。”

  楊懷玉苦笑道:“隻可惜我三十萬大軍的將士戰功怕是”

  穆修轉頭笑道:“戰功你還擔心少了咱們的戰功不可能,戰功上官家早有計較,此事我等隻需按部就班便是,難道永安軍攻下邏些城之後,吐蕃人就不會回援隻要咱們盯住吐蕃人,死死的咬著他們,吐蕃人一邊需要回援,一邊又和我等纏鬥”

  “敗亡在即”

  楊懷玉和穆修對視一眼,心中已經是翻起了驚濤駭浪,顯然這一切都是官家布製好的,這麽說來官家從一開始就打算出奇兵奪取邏些城

  從康巴人到吐蕃,一切的一切都被官家算計在其中,這難道便是官家禁絕和康巴人商賈的原因嗎若是如此,官家可謂是一步觀十步

  穆修也是順著自己猜測而說的,但他發現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在一張大網裏,抬頭看了一眼楊懷玉,迅速的從沙盤的邊上抽出一張輿圖。

  看了看邏些城,再看了看青海路,算了一下距離後感歎道:“官家這是調虎離山,把康巴人的大軍調到距離邏些城最遠的地方,咱們青海路的三十萬大軍便是角廝羅想破腦袋也不會知道是誘餌。”

  楊懷玉緩緩坐下:“前些日子殿前司的嚴中說神衛悄然換防了,這事情幾乎沒有人知曉,走的時候幾乎搬空了大半個火器司”

  穆修長歎一聲道:“果然如官家所說,眼下咱們大宋用兵已經完全變了,火器將會成為主道,聽聞火器司的火器已可達數百步,精準無比,中者非死即殘,”

  楊懷玉一下便全明白了,緩緩坐下道:“官家這不光是在調虎離山,還是在操演啊隻不過這一次的操演和王朝不同,官家要用全裝火器的神衛來攻伐吐蕃,還有永安軍”

  火器司的火器有多少穆修和楊懷玉都能猜出一個大概,神衛軍是擅長使用火器的老兵,而他們和永安軍配合作戰,不光能把永安軍對火器的使用能力提高,還能得到人數的補充。

  老帶新是大宋軍隊的舊例,自從官家改革軍製之後,這習慣便被各軍保留,沒有辦法的事情,沒有老兵,新本即便是訓練的再好也沒有多少戰力。

  眼下老兵都被各軍當作是香餑餑一般的護著,便是到了退役年齡的,也盡量行文兵部要把老兵用招募之法留下來。

  穆修斟茶喝了一口道:“官家利用熟悉火器的神衛軍來帶剛剛組建的永安軍,這是上上之選,而且還聽說官家的聖駕就在四川路,這是又打算禦駕親征了嗎”

  楊懷玉道:“官家不會禦駕親征,王韶在四川路,有這個一板一眼的老倌在,官家根本就沒有禦駕親征的機會,王韶用兵向來便是講究規矩,若是官家禦駕親征,他必定會拍屁股走人。”

  穆修哈哈大笑道:“便是這個道理,王韶善用火器,也善於領兵,最早便是他上疏官家要推廣火器的,眼下火器如此之利,官家豈有不用王韶之理”

  “官家合並永康軍和懷安軍,此舉是否不妥永康軍駐守離堆為川西之要害,懷安軍駐守金水為川東之門戶,如此合並為永安軍”

  楊懷玉的疑惑穆修搖了搖頭道:“整個四川路隻需要一軍駐守便可,待吐蕃滅國,川西還需駐軍官家自然會在邏些城駐軍,如此川西之邊患盡矣至於東川能駐軍嗎”

  楊懷玉咽了一下口水不再說話,東川為蜀中門戶,原本在這裏駐軍便是提防有人火燒劍閣自立為王的蠢事。

  若是吐蕃攻滅,東川再駐屯軍隊便是有些不妥了,防備誰是防備蜀中有人作亂,還是防備朝廷進入蜀中

  楊懷玉感歎道:“老穆,你說官家如何能想出這種種妙計吐蕃一旦被攻下,隻需駐守一隻大軍便可,如此一來蜀中之局自然破了,還省了三才財費,這般的計較當真是世間少有。”

  穆修指了指天上道:“官家的眼光自是我等不能相比的,楊帥隻需配合官家便是,若論用兵帶兵,官家除了狄帥之外便最為信任楊帥。切莫因家中瑣事而牽掛,官家仁慈,必定不會重罰,隻不過他們過上一般人家的日子,這可比背負天波府這個名頭要好得多不是”

  楊懷玉望著穆修,這麽多這麽多天來他是唯一一個和自己提東城之事的,稍稍感歎道:“多謝穆兄此事我自然分得清,勳貴的貼補還在,官家並未奪了楊家勳爵,這已經是法外開恩,懷玉不敢奢望隻盼能多得軍功周濟家中。”

  穆修卻搖了搖頭道:“不能周濟,越是周濟越難以走出去,東城勳貴之家皆是如此,都落得這步田地,還要雇那麽多的仆從,當真是讓人心寒”

  楊懷玉點頭道:“便是如此,家中已經衰敗,產業盡失,但朝廷的貼補錢還是可以度日的,最少比懷玉當年的俸祿高上許多。”

  見楊懷玉看開,想開,穆修點頭笑道:“如此甚好,楊帥萬萬不得心軟周濟,否則楊家再也不是什麽天波府了”

  衝著穆修的背影拱了拱手,這個老倌雖是文官,但卻有著不同的爽朗,對世事大多也是看透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