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五章 再過淳城4
作者:兔子的刀      更新:2021-12-29 10:44      字數:2237
  李咎和城陽說完,天色已經泛起了魚肚白。

  城陽翻個身把李咎推開了些,抱緊了自家帶著的取涼意的竹夫人,道:“既這麽著,今兒早上咱們也不走了吧,留下郡守和郡守夫人好好聚一聚,晌午送他們回去。郡守出來一天,應該會積累許多事務,再讓他們送咱們,就不好了。”

  李咎知道媳婦是嫌他熱,也不好意思繼續糾纏過去,便合眼說道:“睡吧睡吧,今兒不走了,索性再留一日。橫豎咱們是提前出來的,便是再慢些,也能趕著日子到長安。”

  於是果然他們又多留了一天。這天倒是沒睡過頭,而是辰時起來送了陳務夫妻回南岸,又回去睡了個回籠覺,到了晌午方徹底清醒了。

  左右無事,膳後,李咎和城陽換上家常衣服,去了河慶城北城區閑逛。

  北城區剛剛恢複正常的生產秩序,人們急需要養家糊口,到處都是打基礎的建設“工地”。

  渡口要擴容,要整地、修房子、擴道路、擴排水的地下管道,城裏還要新開一些官府的設施比如養生堂、安樂堂之類的。

  人們臉上沒有多少笑容,因為著實不知道未來如何,不過忙忙碌碌地為生計奮鬥的手卻沒有絲毫停頓。

  府衙出了好些告示宣布招工、物價、今年征稅、徭役的情況,還有掃盲班的報名要求和開課時間,每個告示附近都有認字兒的閑人幫忙給人解說告示。

  李咎去問了一下,原來閑人都是第一批掃盲班裏出來的,腿腳不好不能幹重活的,或者根本就是原有的濟貧處收留的孤弱。他們在這裏幫忙解釋官府的告示,官府管他們吃飯穿衣。

  有了這些告示,人們就知道官府和朝廷的用意。那些用工的地方就不太好克扣工錢夥食,買賣的不敢哄抬物價或壓低收買價,征稅的糧官糧長也不敢胡亂攤派。如此北城的百姓即便不知道未來如何,也可保當下無憂,民心穩定。

  “先讓百姓……咱們知道底下的事,再讓我們去辦事,這樣咱們也不至於被蒙蔽,和他們讀老了書的人說的不一樣,但仔細想想,還是陳郡守的辦法好。雖然是太過實在些,卻讓人看著心裏明白,比那稀裏糊塗過日子的強。”

  城陽把陳務的做法和金陵所見、長安所見、素日所聞、往年所學比了一比,陳務的做法更接近金陵的情況。

  大多數地方的父母官還是喜歡“愚民”那一套,就是不和百姓說明白,隻讓他們耕種勞作,生兒育女,稅賦徭役。表麵上看起來是經典的民可使由之那一套,實際上是階級割裂。

  而陳務顯然受李咎影響比較大,他選擇了更穩妥但更坎坷的道路,便是將道理、政策掰碎了說給大家聽,換來的是將心比心的跟從者。

  李咎說道:“人也不是傻子,陳太守把他們當人,他們也願意做人。這才是正理啊,總比有些人吧,嘴上說著要教化萬民,心裏恨不得萬民都是隻幹活沒思想的牲口。”

  不同的地方官的風格區別很大,有理想主義者,有功利主義者,也有牆頭草,也有八麵玲瓏。陳務是理想主義類型的實幹家,正是當今聖上最偏愛的那種臣子,做出開民智的決定也是符合他的本性。

  李咎也比較喜歡和這種人交朋友,既是誌同道合的“戰友”,又不必委屈求全地妥協。

  李咎和城陽在告示附近站了一陣,數著人頭數,短短一刻鍾,來了五六撥人看告示,他們不是衣衫襤褸,就是骨瘦如柴,總得有二三十之數。一開始他們也不敢靠近,直到有人做了榜樣,先來打聽告示上寫的什麽,那些新來的人才敢上前詢問。

  觀察了好幾個告示點,李咎便發現,連這做榜樣的人都是官府雇請來的,證據是,同一個“榜樣”反複出現在好幾個告示前麵打聽,隻要有人表現出想問又不敢問的模樣,他就會上前打聽,打聽了一圈,又回到了原地。

  不知這是陳務的主意,還是具體執行此事的人的主意,反正看著十分體貼人。

  走著走著,李咎還在一處特殊的告示附近遇到了熟人。

  當年大婚後往金陵去,路過淳城南時,李咎曾經遇到了一個百般聰明伶俐的小女孩兒,名喚珍珠。後來河慶縣額外加派人去金陵學技術,就有珍珠和她的未婚夫婿作為學生被李咎帶了去。

  去年秋收後珍珠就和其他人一起學成回家,除了被李咎判斷是科研型人才的郝秀才還在繼續攻讀“雜學”,其他人都已經離開了金陵,現在倒是在這裏又遇見了。

  珍珠也遠遠地就看到了李咎夫妻,她一眼看出來李咎和城陽穿的都是常服,便知他們是喬裝來的,於是一路小跑到他們跟前福了一福,道:“豐師父、城師父,你們怎麽來啦!”

  學塾裏的學生都這麽稱呼師長,珍珠隻是換了個抬頭的叫法,倒也巧妙。

  城陽朝她微微點頭,笑道:“我和你豐師父有事路過這裏,看見到處都熱火朝天的,所以走來看看。你在這兒做什麽?”

  珍珠也笑吟吟的,回說:“我們來了之後發現咱們這兒已經並到了河慶,南城北城的差別,比原來的河慶和南城的差別還大呢。太守老爺就讓我們開兩個技術站,一個在南城,一個在北城。我和青哥哥是本是北城人,就領了北城的差事。現我們身上有兩樁事,一是掃盲,二是招人。不上課的時候我和青哥、劉嫂子他們就輪流在這裏蹲人啦。”

  珍珠所在的地方有個告示牌,是技術站招人的告示牌,她就在這裏,作為婦人的表率,告訴那些感興趣的婦人這個技術站招什麽人,給幾多錢,哪裏考試,哪裏學習。

  李咎沒說話,城陽很明白他的想法,他們兩人幾乎已經是一個眼神一個表情就能互通心意,城陽將他看一眼,問道:“那,你們在這兒多久啦?有招到人麽?”

  珍珠不好意思地搖搖頭:“沒有……但是很多人,很感興趣,來問過。隻是,都不認得字。不過,不過等掃盲班辦上那麽幾期,也許就能湊得出一些人來。我們已經暗暗地看中了幾個,若能學出來,就是技術站的人了。”

  城陽道:“教學相長,也是你們的的修學之道。我和你豐師父終究不能一輩子教你們,俗話說‘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以後的事,你們好好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