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四章 再過淳城3
作者:兔子的刀      更新:2021-12-29 10:44      字數:2155
  這一日果然陳郡守和李咎聊到了很晚,李咎留了兩頓飯,二人到天光將明時才各自洗漱回房睡下。

  李咎回去時見城陽也沒歇息,正和一眾丫頭們找樂子,大半夜的圍著一盞油燈在那裏講鬼故事。

  李咎在走廊就聽見裏麵一驚一乍,也不知道城陽老爺說了什麽,突然裏頭一陣驚叫,然後就是數人驚慌失措到處躲藏的動靜,夾雜著撞到桌子椅子的聲音,聽得李咎胳膊發疼。

  他咳嗽一聲,走神的小丫頭才忙掀開簾子看了一眼,往裏扯著嗓子喊:“侯爺來了!侯爺來了!”

  於是又是一陣折騰,不一會兒,裏頭好幾個姑娘打著風燈魚貫而出,她們互相牽著挽著,和李咎禮了一禮,便往兩旁散了。

  然後城陽才款款出來:“怎麽才回來?我都快睡著了。”

  “這我可看不出來,你們不是玩得挺開心?”李咎沒有說讓城陽早些休息的話,李咎不回來,城陽就願意等。因為這份等待,李咎不願意在外耽擱哪怕多一分。

  城陽拿過門口那侍女手裏的風燈,讓她先回去歇息,自己舉著燈放到外間屋子的桌上,笑道:“一個人無聊嘛,橫豎她們明兒不當值。你看,喜晴的當值的,我就沒叫她來。哥哥和陳郡守說了些什麽,說到這時候?明兒可起不起呢?”

  李咎拉著她並排躺在床上,就靜靜摟著媳婦,說道:“說了很多。我一直有個想法,苦於沒有地方嚐試,今兒他來找我討個主意,我一看正好,這不是趕上了麽,就把這想法和他說了,今天後半場都在仔細說這件事。”

  “是什麽想法?”

  “轉移支付,或者你也可以認為它是合理的、有助於長期穩定點的,官方的,劫富濟貧。”

  新河慶郡以一水之隔,南北差異巨大,南邊依托煤礦,剛剛興起,眼看著即將成為天賜福地級別的礦產大城。而北城以老破舊的緣故,完全沒有發展的苗頭。

  北城區其實也有特大煤礦,但是地方豪強、官府、朝廷、百姓正為這事折騰。

  核心大礦山被朝廷收了,還有很多小礦山沒有被收走。再者,圍繞礦山的產業是個下金蛋的母雞,朝廷收了礦山,但礦工的衣食住行等,還是得靠本地人啊,這可都是錢啊!於是北城區的各路人都急紅了眼。

  北城區是老城,地方勢力、宗族勢力錯綜複雜,皇帝陛下把官府收拾了,可沒收拾地頭蛇。那陳務卻是個外來的,收服自己的班底、胥吏,都得花上一段時間,到現在他才擺平了各種阻礙,剛剛開始插手真正的庶務。

  北城區本來就比較平庸,在其他城市的高速發展下就被襯得更加落後了,再加上前一代官府被削,兩地合並,到處的檔案、賬冊、簿子亂七八糟,官倉、民倉、義倉幾近損毀,春耕也被耽誤了,各地還在為煤礦鬥毆……不能說民不聊生,但是也差不多了。落到陳務手裏的就是這麽個滿目瘡痍的爛攤子。

  陳務正在咬牙苦撐,尋找平衡之道,這時候他得知李咎西去進京要路過河慶郡北岸,於是特意在這等著李咎來好與李咎請教。

  李咎給他的辦法就是河慶城內的“轉移支付”。

  轉移支付不是把錢從城南拿到城北那麽簡單,真這麽幹,南城的人會造反。所以他得幹得更精明。

  這其中最重要的兩條是退稅和專項補助。

  退稅是比較好理解的,對於在北城區進行開發建設和耕種的農戶、商人,年底稅收進行一定返還。基本思路如此,實際操作要更細致一些,反正是鼓勵提供了高昂商稅的南城人一起參與北城區的經營。

  北城區不能一直被困在礦產的爭鬥中。北城區有些人說,那我們就想爭行不行?可以啊,你們繼續爭,不爭的人先開發,先吃紅利。

  這有兩個先決條件,其一是本地官府要像聯營會那樣,介入本地的各個行業,掌握絕對的話語權。其二是一旦本地人聯合起來與陳務對抗,他得有辦法收拾這種局麵。總結起來就是陳務在各行各業都要能說得上話。

  陳務已經把政務捏在了手裏,已經有了這麽幹的條件,便能安排得來。其實也和他的身份有關,北城的人早就撕紅了眼,心裏想的是寧可我不要這塊肉,也不能落在XX手裏!最後陳務拿了這塊肉,他們雖然失落,倒也不是不能接受。陳務還願意把落在官府的肉分出來給他們,他們也就覺得舒服了,願意把說話權讓給陳務。

  這還隻是新興的幾個產業,至於原有的幾乎荒廢的渡口商業和農業,也在退稅的刺激下逐漸恢複。

  河慶郡並不窮,南城每天都日進鬥金,煤還沒賣幾噸,地方經濟已經被消費市場盤活。那些個集市和官營產業,哪一天不能給上千把兩收入?陳務靠著這筆穩定收入,不要北城的稅收,他也安穩度過這一年。

  權、財兩握,陳務幹啥不能成?

  除了退稅,就是專項補助。

  財政富裕,陳務可以補助亟待恢複的產業,其中第一就是農業,第二是渡口的商鋪行旅,第三是圍繞礦山展開的服務業,第四是本地教育和救濟。

  他得讓北城的人盡快融入到以礦產為主的生產係統裏來,培養更多的適合新生產體係的勞動力。同時進行常規操作,賑濟貧苦,撫養孤弱。地方財政幹這事是天經地義的,沒人挑得出錯。

  如此陳務就能解決掉因為失去土地、產業和口糧而成為不穩定因素的人口,人心是思定的,給他們希望,他們就會努力爭取未來。

  具體的退稅和補助的金額要由兩地的人口、人均收入、財政收入決定,這裏都有賬房、郡丞和功曹可以操作,陳務最終給個定數就可以。

  唯一需要陳務操心的是,北城補貼力度更大,他該如何通過教化和宣傳,平衡南城人的羨慕和嫉妒。

  ……

  辦法其實都很紮實,沒有什麽巧計,全是水磨工夫的苦活。陳務本來也是這種實實在在的風格,接受得很快,就著細節問了不少。

  李咎少不得把自己所知的一點一點給他接上,這一來二去的,可不就天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