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五章 破綻百出
作者:兔子的刀      更新:2021-12-29 10:44      字數:2472
  崔書生從沒真的陪過一個女子,他也不知道女子真的出門閑逛會逛什麽,所以他胡亂寫上去的都是買胭脂水粉、聽戲看戲、喝酒吃飯等等。

  且不論楊青娥素不用外麵的脂粉——她逃出來時帶上了得力的丫頭,到現在她用的脂粉都是自家丫頭做的。另外還有城陽公主會給她準備一份日常用的霜兒粉兒頭油胭脂,這些要麽是京城和金陵的貢品,要麽是李咎那裏翻出來的現代胭脂,總之,和崔書寫的那些完全不一樣。

  更致命的漏洞是,崔書生其實根本就沒買那些東西,所以他在紙上寫的兩人在外私會時買的東西,若要他出示實物,他連一張紙一根草都拿不出。即便隻是讓他描述一下樣子,他也隻能幹瞪眼,照著印象裏匆匆瞥過的情況去瞎掰。

  再後麵付錢的部分問題就更大了,很多地方崔書生沒去過,隻是聽說過,所以連價格都是錯的……這姑且說是記錯了吧,倒也真實,沒問題,但是有些東西是不可能記錯的。就比如原來尤家家班,後來的景勝班,中秋新上了轟動全城的《拜月》一出,進戲園子就要五百個錢,一個坐席要一兩銀,價格比平日貴出好幾倍,這樣的價格隻要是去過的人都很難忘記。而崔書生寫的是他們去了雅間,總計花了十六兩銀。

  而實際上當天的景勝班根本就沒出雅間……因為雅間全部被拆成了高級的散座,一個座兒八兩銀。他隻是聽了別人的隻言片語,誤以為雅間一個人八兩銀而已。

  諸如此類的漏洞非常多,多到有些地方梁瑞不用找人去問,都知道他要麽寫錯,要麽瞎編。

  雖然已經差不多確定崔書生是在故意攀扯,梁瑞仍然會把這個案子審問明白。一邊等著崔書生、楊青娥和翠甜回答問題,一邊收攏著隨從外出打聽的消息。

  就算是金陵這樣開放的地方,一男一女共同出遊的情況也很罕見,除非是上元節這樣法定的戀愛日,其他時間很少有小情侶公然拋頭露麵。

  所以梁瑞派出去的人,凡是見過崔書生和楊青娥在一起出現的,都還記得他倆。重點是楊青娥在學塾也是小有名氣,她平時也常在外走動,因此有一些小販記得她。

  楊青娥在外逛街也是三件事:吃茶、打牌、燒香,一般要帶兩個丫頭,約幾個好友。本地闊氣的太太、千金們也都是差不多的情況。

  是以隻有本地幾個隻接待女子的茶館和牌館,是真的見過楊青娥。

  楊青娥也聽戲,她們本地婦人聽戲一般也是兩種聽法,要麽把戲班子請到自己家裏來聽,要麽就是帶上人約上朋友,一大堆姑娘小姐太太們包下一層樓聽戲。

  楊青娥一共就去聽了兩場戲,吃了幾回詩社、詞社的茶而已,幾乎每一次都是和姐妹們同遊。

  確有兩次那崔書生前來接她,不過據茶館牌館乃至戲園子的人說,每次楊青娥都隻是同他招呼一聲,接著就坐小轎子走了。

  “有錢人家的姑娘誰走路啊!”

  可不,江南的女兒是金貴的,稍微有點家底的姑娘出門不說前呼後擁,那至少也有三兩個人跟著,滑竿馱轎肩輿新式馱車地伺候著。

  梁瑞的隨從找遍了崔書生和楊青娥提到的地方,得到的消息也就是“他們不熟”,總是崔書生刻意搭話,楊青娥應付兩句就會走了,他們也並沒有私底下接觸的情形。

  而目睹到他們倆單獨相處的人,倒也不是看錯了,而是楊青娥在學塾裏上下課的時候的確是單獨行動,她的丫頭們或者在門口等著,或者在別的教室聽課,趕來見楊青娥時就有時間差。

  崔書生和楊青娥僅有的幾次被人看到“私下相處”,都是在這個時間差裏發生的。

  而翠甜的回答更佐證了這些,翠甜根本不了解楊青娥,隻知道她家有錢。如果能認楊青娥當娘親,她就能過上好日子。而她年紀雖然不小了,卻從小到大沒接受過任何認真的教育,在李園上課也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因此梁瑞設下的坑,她是一個都沒看出來。再有那崔書生沒事兒就吹牛,翠甜也不知被他騙去了多少次,編得那叫一個天花亂墜。

  問崔書生和楊青娥在哪兒見的麵,這姑娘特別光棍地回答,在崔家見的;問見了幾次,翠甜說幾十次。

  可是崔家附近的人,包括租房子給崔書生的房東,從沒見過楊青娥出現在那一帶。一次兩次的可能漏看,幾十次,怎麽可能聲不聞氣不透呢?

  再有按照崔書生所說的時間地點去查的,本來也發現了好些矛盾之處,比如有的店麵開店的時間比崔書生說的還晚,有的地方當時就沒開業,等等等等。

  有了這些問題作為基底,梁瑞已經把案情弄得差不多了。

  “崔舉人所說的私下偷會、已定終身,除了一麵之詞,別的證據都沒有。大家親眼所見你二人單獨出行的情況,也是在楊娘子等待女伴時發生的。反倒有不止一家鋪子的掌櫃和夥計證明楊娘子對崔舉人從來都不假顏色,崔舉人舉證的楊娘子私定終身一事並不成立。

  “楊娘子舉證的崔舉人欲行不軌事,倒是有三個人證和物證。其一是崔舉人送給楊娘子的桂花酒中摻了迷藥,酒肆和藥房的掌櫃俱已留了供述指證崔舉人私下悄然買酒買藥的行為。楊娘子收到禮物後,並未拆開,更不曾使用,是以崔舉人的打算落空。這件事也證明楊娘子確實和崔舉人不熟。其二是有不止一個人證明,想追求楊娘子的人是嶺南孫書生,崔舉人是借‘為好友孫書生作打算’的借口,蓄意接近的楊娘子,崔舉人亦有酒後漏口風與其他人,說什麽‘管是什麽三貞九烈,一包藥下去也是咱們碗裏的肉了’,足見你居心叵測!其三是有豐郡侯學塾的女先生證明,崔舉人不止一次收買人打聽宿舍的消息,甚至曾經因為踩點誤闖一名木工的寢室。其四,在楊娘子所住的套間外發現了崔舉人攀爬的痕跡和打鬥的痕跡,崔舉人甚至一開始摸錯了門,你根本就不認識楊娘子的寢室!”

  楊青娥是留在學塾當通識老師了不假,但是她住是住在學塾的女教師宿舍旁邊的一處單獨的跨院的,小小的跨院有東屋西屋、耳房抱廈。楊青娥因為不喜曬太陽,選的北邊的抱廈居住的,崔舉人哪裏知道裏頭的底細,還以為楊青娥就住在上房呢!

  梁瑞指出的漏洞,崔舉人辯無可辯。在崔舉人的尖聲咒罵裏,梁瑞讓隨從把一應卷宗和崔舉人一起扭送到嶽老相公的刺史府邸,交給嶽老相公處理。

  楊青娥開開心心地給梁瑞福了一福,梁瑞遲疑片刻,道:“楊娘子,事雖已了,但為防他臨時生變,還是請你也跟著去一趟,闡明原委吧。”

  “勞煩官大人指個人帶我去吧。我隻是個民女,見不著刺史大人的。”楊青娥正有此意,她也擔心嶽老相公和他的主簿幕僚們偏袒崔書生——若是萬不得已,少不得要拿出楊家的身份來憚壓一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