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三章 大灣府6
作者:兔子的刀      更新:2021-12-29 10:43      字數:2388
  蘇秀才的反問句簡直是一聲輕雷,驚醒了被表象迷惑的其他人。

  對啊,為什麽不問問當事人?

  考慮到狗兒媳婦有一些些懼怕陌生男子,李咎不得不從隨行人中挑選合適的女子作為問詢官,仍叫周捷足作翻譯轉述。

  和一個沒有讀過一天書,什麽道理都不知道,也沒見過外麵的世界的人做交流是很困難的,因而前前後後,在狗兒媳婦這裏,就花了三天多時間。

  李咎不僅得問到狗兒媳婦的口述,還得和實際情況做對比,以防犯了先入為主的錯誤。

  狗兒媳婦零零碎碎地,連抱怨帶認真回答問題,把自己知道的都說了出來。她的話有相當誇張的成分,但是梳理、歸攏後依然能得到符合事實的結果。

  大灣府的民意反對機器化的生產,既有李咎之前猜測的原因,也有意料之外的其他原因。

  工人們很討厭機器,認為機器導致他們家境每況愈下,不得不成了一天要上工七八個時辰的血汗工,給本就為富不仁的地主老爺們提供了新的盤剝方式,導致他們的生存更加艱難。

  工人們沒有太深的知識,對於機器的來曆和運轉動能都知之甚少,更不要說思考更深層的所有製、剩餘價值之類的問題。他們樸素歸因,就隻能把自己的艱難困苦都怪到打破過往平靜生活的機器和工廠身上。若不是機器能不分晝夜地運轉,工人也不需要這麽辛苦。

  李咎早有所知,這方麵除了開掃盲班一班一班地科普過去,沒有任何別的辦法。掃盲班也未必能讓人們形成正確的認知,不過至少能讓機械化和未來的電力化進展得更順暢些。

  而意料之外的原因,還有本地開廠、引入機械的作坊主的故意抹黑。

  對於機器生產衝擊小農經濟和傳統男耕女織的經濟單元的情況,李咎很早就有預料。

  皇帝陛下意識到機器生產的好處,意識到生產力的含義之後,鐵了心要推廣這一派,就不得不提前給既有的經濟形式進行兜底。因此皇帝陛下要求各地引入機械生產,必須要綁定莊稼種植的土地數量,綁定糧食入倉數量。為了保證民生不被衝垮,皇帝陛下咬牙從海關新增的稅收裏借出來的錢用於保護原有的經濟單元低損耗轉換為機器生產單元。

  皇帝陛下自己是打過天下的,對人間疾苦非常了解,他還是皇子時領兵就有“仁將”的稱呼,這個“仁”字的傳揚度遠高於代表他戰功卓著的“勇”字。所以皇帝陛下會支持夏刺史改革稅法,支持在勳貴中名聲不太好的秦王主持戶部,考慮國營海貿官營海貿並舉,都是順從本心的前提下不得不如此——他需要錢,需要很多很多錢,但是他又不能盤剝百姓。

  他總說李咎玩的是天下大勢,就是這個原因。李咎隻是推出了蒸汽機動力的機械,而皇帝陛下看到了蒸汽機和其他機械代表的未來,他要這個未來,還要把民生也抓牢,於是後麵的事,根本由不得皇帝陛下自己做主。

  所以皇帝陛下給了每個地方緩衝時間和緩衝的錢,而本地的大戶引入了生產線之後到處妖魔化工廠機械,完全是在這樣的前提下為利益驅動的行為。

  他們想盡量吃獨食,所以要避免更多的人一起參與工廠競爭。皇帝陛下出了一些措施支持原有的小家庭經濟聯合起來開廠,這就是要了那些富戶的老命,他們是想壟斷的,於是妖魔化的動力有了。

  其次是官府想盡量多撈點皇帝陛下補貼給轉型的那筆錢,他們得哭啊,本地刁民難惹、民風彪悍、推動機器化十分困難等等,想盡辦法地從補貼裏摳錢。

  再有一個,本地官府想要從中拿捏點什麽,當然不能讓工人們和工廠上下齊心,他們矛盾越大,官府才越有說事的話柄。倘若都像青山似的,各個廠子裏的工人把李園當自家一樣精心看護,還能有官府什麽事?怕不得被本地富戶架空了!

  另有張郡守、方行等人,並不樂見李園的雜學發展受眾,更不喜歡工廠、機器能大肆擴張,方行更是對李學深惡痛絕。“民怨沸騰”這四個字,本來就是他們阻礙機械化的一把好刀,更能掩飾張郡守在地方經濟庶務方麵的無能。凡是被問到為什麽大灣府稅收、布帛、糧食墊底,隻推說民怨沸騰,也就足可應付過去。

  以上種種,狗兒媳婦並不完全清楚,李咎他們邊聽邊用自己的發現拚湊,最後得到這麽一個結果。

  事情既然已經清晰,接下來便是如何處理。

  李咎也列了好幾條。長期地看,開啟民智的掃盲班必須要辦上,掃盲班的後續是職業教育和通識教育,這套和技術站可以一同執行,是百八十年以上的長遠計劃;而當前階段,本地的工廠和作坊必須停業整頓,這裏還對法令提出了新的要求,李咎知道皇帝陛下有此考量,但不知新的法令什麽時候能執行。

  在過去,除非雇傭別人的東家把長工短工打死打殘,或是活活折磨死了,那才有法令可以加以懲處,很多地方的東家主家虐待奴仆,傳揚出去也隻是名聲不好聽,卻不會有實質性的損傷。或是趕上了當地的官府見不得這樣殘暴的行為,且還有能力和這樣的大戶人家掰掰手腕,那才能有個說頭。

  而若是像大灣府的工廠作坊一樣,把人們上工時間拉得老長,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這是不恤民力,長期像牲口一樣幹活的人壽命都會變短,但是法令卻拿這樣的東家沒有辦法。

  所以需要新的法令來規範這些新行業裏的行為。

  有時候落後的時代有它的便利之處,比如李咎現在想給這裏的工廠作坊上下清洗一遍再開個掃盲班之類的,隻要他想,事情本身並不難做,也不會有人指責他的行為違背了法令,因為他是受命於天子,而天子的意誌高於一切。

  除了開班授課和整頓工廠之外,本地的官府胥吏也絕不可以輕易放過。

  李咎雖然有罷免和任命官員的特權,但是他並不準備動用這兩個特權,對本地的官府還是彈劾為主,怎麽換人,仍然應該交給皇帝陛下做主。

  李咎對皇權有一種天然的忌憚,對自己所造成的時局變換也有相當的認識,他再怎麽謹慎小心都不為過。他可不希望哪天皇帝陛下老了,想起李咎在大灣府動用權力罷免了五品太守,從此看李咎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最終大局已定之後來個卸磨殺驢以安撫變革中失去利益的守舊派……

  老婆那麽年輕漂亮,決不能讓老婆守寡。

  不過,暫時不罷免不代表不能收拾一通先出氣。

  李咎在第一條上打了個星號,在後兩條上打了兩個感歎號,問道:“大灣的武備營在哪?接下來的事,得找武備營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