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 事後
作者:兔子的刀      更新:2021-12-29 10:41      字數:2364
  吳書生為了何工夫妻考慮,也是為了自己將來不被戳脊梁骨,才想著把媳婦的嫁妝和嫁妝的增值全部還給她娘家。在古代,雖有妻子被休棄後帶著嫁妝返回娘家的說法,實際執行的卻不多,她的嫁妝多數都會被夫家以各種名義霸占。而意外死亡的女子的嫁妝就更不會送回娘家了,所以吳書生的決定相當特殊,做出了很大的讓步。

  不過李咎想到吳書生將來必定再娶,而他的長子必然要在父親的照顧下長大,因擔憂將來吳書生心有不甘或是反悔,才有此一勸。有母親的嫁妝在手,外祖父母還能時常見麵,將來若是繼母不容,他好歹還有個依靠傍身。

  李咎暫時能做的也就這麽多了,如果將來他擔心的事果真發生,他還能幫襯一把,不過現在,隻有這麽多。

  喜晴和啞巴代替李咎城陽給藥娘上了一炷香,又記了一筆喪儀的禮品,也就是到此為止。

  何工還要留下守到女兒下葬,李咎和城陽則吃過飯就告辭走了。他們是外人,隨行有不少護衛和隨從,吳書生家就那麽大點地方,根本住不開,而附近的人家也不太方便公主臨時借宿,因此他們吃過飯索性就返回金陵去了。

  這一晚他們宿在山陽城北的驛館,城陽了無睡意,一向睡眠質量超高的李咎也睡不著。

  夫妻倆烙了一陣餅,城陽起身讓值夜的丫頭點燈來,推著李咎說:“反正也睡不著,不如出去走走吧。我以前心裏煩悶的時候,就看看幾盞風燈,幾點星月,也就平靜了。”

  在宮裏開窗看,在楊家趴牆上看,規矩是身上的規矩,心卻是向往著無拘無束的心,城陽從來就不是墨守成規的古板婦人。

  李咎點點頭,給媳婦披上外衫,自己也拿了件披風,夫妻倆便相攜去了樓頂上。

  是日天朗氣清,月小星繁。風還是很涼,然而涼意中已經透著幾分將暖的意味。

  銀河還沒升起,已然漫天箕鬥燦爛,襯得看星空的人無比渺小。

  “知道我為什麽很執著想要一個像你的孩子嗎?”

  “你不要走在我前麵,不要留我給你送走,讓我自私這一次。”

  他們倆同時開口,說的不是一件事,卻又是一件事。

  城陽道:“我讓你自私,你也得讓我自私,不然,你把我扔下了,我要怎麽辦呢,我該怎麽辦呢。你好討厭,給我那麽多那麽好,卻會收回去。那時候被你寵壞的人該怎麽辦呢?”

  李咎回說:“我不會收回一切。人要未雨綢繆,我要盡可能為你多考慮一些,將來我先你一步離開人世,身後必然也要留下足夠完善的安排確保你百歲無憂。”

  “可是那都不是你。我要的是你這個人,又不是你的東西。如果能有一個像你的孩子,好歹是個念想。又或者,我有了孩子,就不會這麽偏著你,那,就更不會因為你而患得患失。”

  “康兒,我又不是腦闊壞掉了,噢,我冒著失去你的風險,你冒著失去性命的風險,就為一個不一定像我,但一定會和我爭寵的孩子?再說,這事兒看緣分,他來了,我們自然高興,他不來,那就是沒緣分,也不必太焦慮。我最怕白天的那一幕在你我身上重演。”

  星空無言,二人就在星輝斑斕裏靜靜立著感性了一番,李咎的畫風突然變了:“按照科學研究,女人就是活得比男人長,何況你還比我小,若無意外,我走了你還能活十幾二十年。但是生育會打斷這個節奏,何夫人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元燚她母親不也差點就提前走了嗎?到底誰被剩下,誰先走了,還真不一定。咱們就從這個純科學的角度看,‘莫強求’是最理性的最優解——你還記得最優解的意思吧?”

  城陽當然記得,不過她沉默著沉默著,最後笑了:“最優解啊,我當然記得。那不就是,如果話不投機,就不要說了,還是看風景吧,省得徒增煩惱。我努力不讓你產生‘同來望月人何處,風景依稀似舊年’的感慨。你呢,也努努力,早點把你家的醫學原原本本地重現出來,讓我得以兩全其美。”

  李咎知道城陽這是退讓了——不過她似乎也沒辦法前進。子嗣緣法,在這個年代,又不是人力可以強求的。就算李咎再配合,沒結果就是沒結果,城陽能做的也就是調整心態,從迫切想要變為莫強求。

  不可強求的事太多了,逝者已矣,活著的人還要繼續向前走。

  李咎和城陽匆匆來去,趕著在尤南停靈結束前回到了金陵。

  他們送了尤南的棺槨出城,後麵就沒再跟隨了。尤南是要送去尤家祖墳裏安葬的,那裏埋葬著他早逝的夫人,他將和夫人合葬,此外周圍還有幾個去世較早的深得他歡心的妾室的墓葬。

  除了棺槨下葬,還有牌位進宗祠的安排。尤南沒了,尤家不再是往年對皇帝陛下很有影響力的頂級豪門,但是對整個尤氏宗族來說,尤南仍然是他們上數十八代祖宗下數到尤三尤五所有人裏最出息的一個,他的兒子尤複名列第二,於是理所當然的,尤南和尤南夫人的容像被掛在了祠堂的正中間,他們的牌位也牢牢占據著中間的“C位”。

  李咎後來在尤家那裏算總的喪儀賬目時聽了一耳朵,回來就好奇問:“等咱們老了,也一樣這麽著進什麽祠堂,放牌位容像嗎?那是我的放你家,還是你的放我家?”

  這可把城陽問倒了,城陽以前哪想這麽多,她也懶怠想:“想是都放你家吧,我記得我們宗廟裏,沒有公主的牌位啊。倒是有幾個很受寵愛的公主,未出嫁就沒了,就隨葬在太///祖的陵寢裏。”

  “我家沒祠堂,嚇,咱倆倒成了第一對兒進李家祠堂的人了。”

  “你家祖上傳了那麽多書本、知識、錢財給你,卻連宗祠都沒有?這也怪了。難怪你回來後一直沒有提開宗祠告訴祖先的事,我還當你害羞,卻原來根本就沒有——不過若是咱倆後繼無人,本也就無所謂有了。”

  “怎會後繼無人,我有的是徒弟,將來說不定還能收幾個義子義女哩。”

  李咎對祠堂沒什麽興趣,因為他不信香火,不信三代以後的人還能記得他什麽——若是三代以後的子孫還記得他,那麽想必他確實幹了一番事業,那麽記得他的人又何止自家人?

  城陽卻來了點興致:“啊既然咱們還有徒兒,說不定還有義子義女,那也把宗祠建起來吧。咱們家有了宗祠,才有心裏的歸宿嘛。”

  李咎擺擺手,剛要拒絕,話到嘴邊卻又收了回去,變成了:“那就交給幺娘他們去支棱起來,嗯……我有些特別的安排想做,等他們支棱好了告訴我一聲,我親手來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