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章 又一對兒婦女天性
作者:兔子的刀      更新:2021-12-29 10:41      字數:2314
  李咎和城陽到家安頓好不幾日,就是新年。

  這是夫妻兩人婚後頭一次過年,兩人索性哪也沒去,就在自己家裏閉門謝客,黏黏糊糊地過到了初七,到初八才陸陸續續地走了幾家親戚。

  黃致去年底搬到了金陵,他和老趙家趁東風趁得最早,都攢起了金山銀山似的家業。

  現黃致自己的兒子已經像父親一樣遊曆山川去了,青山城的黃家產業已找了妥帖的“經理人”打理,黃致就搬到了金陵,選了李咎附近一處清靜院落安家。

  黃、李、尤等幾家挨得很近,黃致的這處院落就是尤家的小別業之一,和豐穰侯府之間隻隔了傅貴兒等人的宅院。幾家人聯合起來把道路修整了一番,安排了回廊,種了藤蘿、蔦蘿、芭蕉、竹子、梅花、海棠作為點綴,下雨天從頭走到尾乃至去往李家旁邊的道觀、禪寺也完全不用打傘,一年四季漫步其中更有不同風情。

  隻是到了李咎這裏,小路的風情陡然從富麗多情的江南景變成了田園風光。

  幾個大棚裏或綠意盎然,或果實累累,還有一小片已經成熟的新種稻子。

  非大棚的幾塊地裏也已經深耕完畢,正在進行春種前最後的堆肥。

  新種稻子是尤複帶著學塾裏主攻生物-水稻方向的學生和技術站正在培訓的一些地方使者一起培育的,他們對這一次的新種寄予了厚望。

  幾乎所有能種水稻的地方的使者都參與了這次水稻育種,不過其中貢獻最大的是嶺南道的百南州人。

  他們帶來了產量非常高、可以一年三熟的新種稻子,給中原的稻種帶來新的譜係。

  李咎前去拜訪過眾位好友之後,到了初九,走完所有親戚的黃致夫妻帶著子女前來走動,黃致在實驗田裏走了幾個來回,最後也是在這叢新稻子旁邊站定了。

  這叢稻子長得是真好,杆兒粗,個兒不低,飽滿的穗子老長老長,沉甸甸地垂著,稻穗彎出幾道十分圓潤優雅的弧形,仿佛是溫柔的夢。

  黃致不怎麽下地,憑直覺也知道這稻子產量低不了。

  元燚蹦蹦跳跳地在地頭竄來竄去,她生來富貴,從沒在田野間戲耍過,幾隻早早蘇醒的小蟲,零星的幾隻青蛙,幾根雜草,都是好玩的。

  李咎和城陽一大早的也在後院遛彎。學塾、技術站開課都是正月十六的事兒,這時候還在假期,不過李咎是閑不住的,早上晨練結束順便就會來地裏轉悠兩圈。他在這,城陽自然也就跟著一起。

  元燚穿著新裁的襦裙,紮著包包頭,裹著朱砂紅色珍珠鑲邊的巾子,插著兩把小巧的金梳子,圍上一條珍珠絡索,朱砂色絲絛結白玉環垂在身後。

  非常非常可愛,李咎見了他們一家幾口隻隨意支應幾聲,剩下的時間都給了元燚。

  元燚如今是半大的姑娘,不能再像以前那樣抱抱舉高高,隻能隔著幾尺遠和“義父”請安,李咎還挺遺憾的。

  一旁的城陽笑了笑,把元燚叫到跟前來,與李咎笑道:“早聽你說道她,隻沒見過。上回在他們家雖然見了,遠遠的一麵也沒說上話,也看不真切,今兒一見,真不愧合著你的眼緣,和你一樣又勇又好動。”

  元燚委屈巴巴地說:“幹娘,我如今文靜好些了。”

  “文靜有什麽好,我和你義父倒是覺得活潑才好呢。”城陽揉揉她的頭頂,叫來喜晴等人陪著元燚,自己仍是跟著李咎身邊。

  李咎對元燚的喜歡和遺憾,城陽都看著。元燚生得好看,活潑天真又不失禮節端莊,城陽心裏也喜歡,見狀不免跟著遺憾:“若是咱們家親生的姑娘就好了。”

  “就算是親生的姑娘,到了這個年紀,我這個做爹的也不能和她如何親近。等再過幾年,姑娘嫁了人,想回來都回不來,即便嫁在同城人家,也難得再見一麵。唉。”李咎十分感慨,“就算是我家那裏,小夫妻們都那麽自立了,女子出嫁組建了家庭,也很難和父母再住一塊兒。我倒是想把閨女留一世,可惜這反而是害她,不妥。我說這些和親生的抱養的沒啥關係,隻要是女兒不都是如此麽……誒,康兒,以後若是我們有閨女,或者是收養、認養了投緣的女兒,就不讓她出嫁了吧,給她招贅,最好招個不能生的,免著她因為生育要趟過鬼門關。”

  城陽暗暗捶他兩下:“你這說的什麽沒邊沒際的!”

  “哪年等醫術更發達了,我才能放下這份擔憂。”李咎也知道自己是想得太美好,看看多年前的何藥娘,都那麽堅定了,最後不還是嫁人生子去了麽。雖然婚後何工夫妻時常去探望女兒,畢竟多有不便,不比以前在家朝夕相見的好。

  李咎看著元燚在大棚門口和守田的人聊了聊,得到準許可以進大棚裏麵仔細看看,她歡呼一聲就紮進了滿目新綠的蔬菜瓜果大棚,像一隻活潑的朱鹮,又像翩躚的蝴蝶,在深淺綠色的枝葉間穿梭。

  他和元燚相處的日子並不多,即便如此,他也舍不得元燚出嫁。若是自己親手養大的女兒嫁出去,隻怕他從此後要半生懸心了。

  “什麽擔憂?”黃致剛剛走近,聽見李咎的後半句,便問了一聲。

  李咎笑說:“擔憂我的好姑娘便宜哪個混小子!”

  黃致道:“我正有個主意,可巧你自己說到這裏,那我順嘴一提:你哪日再收個徒弟,我要求也不高,傅貴兒,或者三郎四郎那樣的就行,模樣要俊,人才搖號,品行端正,為人實在。他父母要麽能跟著搬家,要麽就是本地人。如此我把女兒嫁給你徒兒,我也能時時看見,你也能時時看見,咱們兩家兩全其美啊不是!”

  “我也這麽想,隻選不出這樣的人來。人已經十分難得,那還得人品好,性格好,還得元燚自己喜歡,這就更難了。不過左右還得十幾年,不急,不急,慢慢找。賢兄今日就串門,還是有事兒?您若是沒事兒,我這兒有事兒找您。”

  黃致與他玩笑:“你先說什麽事兒找我,我再決定找你有沒有事。”

  李咎哈哈一笑:“賢兄先進屋坐著,我這還不好待客,等我換身衣服來。今兒在我這吃飯,咱們慢慢說,事本身是好事,就是繁瑣些。賢兄之前主持編纂字典,這份經驗十分可貴,今日也是差不多的事情,就是更專業一些。我也不瞞兄長,這事兒是聖上的意思,聖旨應該差不了幾日就會到了……”

  李咎說的正是皇帝陛下看完蒸汽機車頭試跑後發的幾道聖旨之一的編纂各地民情匯總、官道及附近等高線圖匯總的兩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