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 轉變.
作者:兔子的刀      更新:2021-07-05 03:40      字數:2994
  李咎梳理完養魚失敗的十大原因,對照這麽一盤點,哪都是漏洞。

  ??當然也還有古代解決不了的問題,便是現代的優化品種了,這也不算什麽大問題,遺傳學在那擺著,優化育種也是可以學的。

  ??眾學生聽得半信半疑。李咎索性帶著他們來到實驗田裏,對照李園的池塘仔細講解了一番李園的池塘是如何運轉的。

  ??李咎自己的池塘就在學堂旁邊,四個格子裏都是網箱,傅爹傅娘嚴格按照李咎給的指導教材養育著小魚苗,池塘裏一向是興旺發達的。

  ??眾人縱有懷疑,對著李園的池塘,也不得不相信李咎說的“養魚”是真的可行。

  ??他們心理相信了李咎的思路是正確的,接下的課程就好學了。

  ??養魚養蝦養螃蟹,隻是武州、藩州的技術站所涉及的領域中的很小的一部分,卻引入了全新的知識體係,便是畜牧業。

  ??大環境大框架還是李咎來講,但是這次的技術細節卻是傅爹、傅娘擔任主講。

  ??特別是傅娘,她的專長是禽類,既然武州藩州可以考慮養鴨子,自然要把這位請出來。

  ??傅娘也有兩三個“同事”,和她一起被分派了畜牧養殖行業的任務,如今也算是出了師,就和傅娘一起手把手地教會選派來的使者們學會養鴨子。

  ??怎麽炕鴨蛋,怎麽在鴨嘴上做標記,鴨舍消毒,飼料配比,常見傷病處理……

  ??活兒是真的細,大家也學得著實認真,連配圖帶記筆記的,每人都寫了厚厚一本,以便將來互相應證。

  ??平常散養時隻要不餓死不被偷就行了,規模一上來就不能粗放,否則得了傳染病一死死一村,那還了得。

  ??養鴨、養魚、種稻子,綜合下來稻基魚塘和稻基鴨也可以安排上,提高空間利用率嘛,正適合自然條件還不錯就土地太少的南方山野。

  ??稻基X塘在皇莊那邊都有成功的案例,並且這兩年也一直保持了下來。

  ??在李園學塾學了基本技術後,李咎就把這些人送到了青山城的皇莊實驗田,親眼看一看成熟的稻基魚塘、稻基蟹塘是怎樣的情況。

  ??學完通識課之後,雲夢兩道的使者就和尹州的使者分開了。

  ??尹州那地方缺水,不可能走雲夢道的發展路線,倒是和城陽府更接近點。

  ??不過尹州的缺水並不全是地理原因,更大的原因是長安的吸水作用……長安百萬居民,生活用水都夠周邊喝一壺的,況且長安是幾代古都,地下水早已被汙染得幾乎不能使用了。

  ??讓李咎自己說,把都城搬去燕京,尹州所有的事都能迎刃而解。

  ??當然這是純瞎扯純幻想,一國的都城怎麽可能搬走。

  ??另一個時空的明成祖遷都燕京主要的目的就有抗擊來自北方的威脅。

  ??北方的威脅,這東西大雍沒有啊,燕京往北還有上千公裏都是大雍的領土呢。

  ??搞唐朝的雙都製度還差不多。

  ??受製於長安京畿這個大先決條件,尹州的發展路線其實已經很明確了。

  ??做好交通建設,有交通什麽都好說。副食品也好、蔬菜瓜果也好、開民宿招待進京的人都行啊,那不都得依靠便捷的交通。

  ??大雍時代的交通就是修路和疏浚河道。

  ??二皇子帶了木軌技術回京,就不知道尹州什麽時候能用上了。

  ??李咎能教給他們的也就是大棚、堆肥、科學的養殖法、新品種和木軌交通技術。

  ??順便也給孟二郎他們重新理理,他在城陽府的時間畢竟太短了,還有一大把時間用在了曬鹽法上,真正的大棚技術反而隻教了個皮毛。

  ??尹州也是適合滴灌法的,孟二郎他們是真的實裝了滴灌法,實裝的過程中也沒少遇到奇奇怪怪的情況,正好兩邊兒一塊教,孟二郎等人現身說法,還有個教學相長的意思。

  ??楊大郎作為尹州派來的人的當頭,對李咎教的新知識興趣盎然,對純手工操作的活計有點抗拒。不過真的學進去了之後,楊大郎逐漸地覺摸出好處來了。

  ??有些虛無縹緲的東西,特別是經典力學範圍裏的,放在實踐中才能感受出來,於是楊大郎又樂意認真學一學了。

  ??和雲夢兩道一樣,學完基礎技術之後,李咎也送他們去切身感受了一下實用。

  ??大棚種植在金陵就有,木軌也逐漸地在金陵四周鋪設開了,尹州十七人去的比較近,隻在金陵近郊轉了轉就夠了。

  ??金陵人用大棚多是為了培植珍惜的作物,比如反季節蔬菜,比如本地不好越冬的名貴花卉藥材。甚至有人搞大棚是為了給獅子老虎,隻因獅子老虎的發情期不一致,配不上獅虎獸,他們就用大棚控溫,慢慢地給獅子老虎協調到一起,養下稀奇罕見的獅虎獸,稱作祥瑞,牟取仕途資本。

  ??李咎看不上這種用法,尹州人倒是覺得不錯,這些五花八門的用法比單純的種菜更適合京郊附近的產業。京郊各地地價那麽貴,能耕種的地又少——絕大多數都修了房屋、墳墓,就剩那麽些田地,和中原腹地、魚米之鄉沒法兒比,本身水肥光熱也就那麽個樣兒,就是扶不起的阿鬥。

  ??尹州種一車小菜穀子,還不如種一棵茶花一叢竹子。長安氣溫寒涼,竹子這類喜歡溫暖環境的植物活得不是很好,偏偏長安文人墨客多,都覺得竹子有氣節,當官的歸隱的,都喜歡竹子。若是再尹州種出些竹子,怕不是一棵頂一車穀子。

  ??李咎出於金錢的流動關係的考量,即考慮到富人們追逐高價的奢侈品實際上會加重盤剝,本想順手撈一把市場供需關係和資源優勢之類的話題,然而這些話題對於扭轉他們的認知並沒有什麽幫助,而且一味地要求人們不計較短期利益,也過於不講人情了些。

  ??說到底,剝不剝削的,不在富人今天買了一叢竹子,而在一個製度能不能限定這個購買力的來源。

  ??於是李咎也就不說那些掃興的話了,反而仔細打聽過如今長安流行什麽,給他們準備相應的種植辦法和種苗,除了竹子、茶花,還有芭蕉、蘭花。雖然種出來的肯定長得不好,能賣上價也已足夠。

  ??李咎放開以前的擔憂,教尹州人如何用大棚管理反季節和南方喜溫暖的作物,在比較熟悉他的親友中引發了一點點小討論。

  ??以前李咎連自家“祖傳”的雀兒鍾美人火都不肯在江南出售,寧可千裏迢迢背到關外去,也不想在江南開放。

  ??之前金陵學了大棚技術,先讓富戶尋摸去弄了些奇珍異寶養著,也讓李咎叨念了很久。

  ??結果李咎現在竟然肯放開教人去弄這茬了?

  ??別說遠在青山的黃致等人覺得驚奇,就是近年來才認識他的城陽、三皇子也覺得不對勁。

  ??英特納雄耐爾就一定會實現!!!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