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 我從未見過如此清新脫俗的
作者:兔子的刀      更新:2021-06-18 04:13      字數:2350
  “大姐……我想,我想討趙娘子當媳婦。”

  ??同一時間,城陽公主在花園裏描花,三皇子蹲在台階下戳種著李園新種的花盆,戳著戳著,突然來了這麽一句。

  ??城陽嚇得手裏的小勾線筆都掉了,在紙上落了好大一灘墨。

  ??“你認真的?趙娘子不做妾室的,更不會放棄自己的產業。咱們家萬難接受趙娘子為皇子正妃,你在想什麽呀!”

  ??三皇子繼續戳花盆裏的雜草:“我認真想過了。我是老三,以後的事也輪不到我來想,所以我這個皇妃的身份倒也沒那麽重要。但是以後我的產業還是要皇妃打理,倘若娶得高門大戶的小姐,模樣性情不一定比趙娘子好,倒是要花十倍的氣力去教,教還不一定能教得與我合契。”

  ??說著說著,三皇子忸怩起來:“趙娘子就不一樣了,長得自不必說,就是這幾年采選的女孩子,也沒有一個能比得上的。人也很好,將來若是請趙娘子打理家業,我就可以高枕無憂了。有她在,我第一不愁枕邊人不能與我夫妻同心,第二不愁將來的孩子不能與我父子同心。大姐,您想想,是不是?”

  ??城陽果真想了想,道:“我從未見過把‘好色’說得如此清新脫俗的。要說和趙娘子一般爽利、擅長經營還有胸懷的女子,我也不是沒見過,你也不是沒遇著,你偏求娶她,還不是因為別人顏色生得好?”

  ??三皇子繼續忸怩:“倒也不能完全說不是……但若隻是顏色好,我也不會願意的。”

  ??城陽公主把描的花兒朵兒拆下來,團城廢紙球扔了,又鋪了一張,卻是開始默寫一些文章詩詞。

  ??三皇子還在絮叨:“雖然她是寡婦,但是咱們家的傳統,大姐也知道。至於她還有個女兒,那不是更妙了?”

  ??城陽公主投去殺人似的一瞥,三皇子慌忙解釋:“我是說這樣就不怕未來生不出女兒,而且,這不是給自家孩子多了個大姐麽,大姐好,大姐是最好不過的。姐姐,您覺得我說的有戲麽?”

  ??城陽邊寫寫畫畫邊說:“你這麽說了,我哪裏知道?你問問咱們母親的意思,若是母親覺得有萬一的可能,那還是有戲的。若是母親嚴詞拒絕,那,你也不用想了,更不要去打擾人家。李先生找到個可心的人也不容易,難道就這麽沒頭沒尾地被你薅走?”

  ??“噢。我知道了,我今晚就去寫信。”

  ??三皇子聽著姐姐不反對,心情暢快了些,抬頭又見姐姐皺著眉把新換的紙撕了,問道:“姐,你寫了什麽?是不是我想求娶你的朋友,讓你不高興了?”

  ??“不是,和你無關。”

  ??城陽擱下筆,今天算是畫不動了,還不如去外麵走走。

  ??她把寫了幾句文章詩詞的紙撕了,交給丫頭拿去燒掉,自己回房更衣,讓三皇子稍等片刻陪同一起去。

  ??春風熏熏然,溫溫然,百花綻放的香氣,草樹勃發的木氣,泥土蘇醒的腥氣,被這柔軟的風攢成了一團熱烈的暖息,輕輕地撥著軟簾、衣衫。

  ??也撥弄著正在緩緩燃燒的紙墨。

  ??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三皇子可以放開了手去追求趙三九,之前大皇子也勇敢地邁出了這一步。

  ??可是她呢?她的心思要落在哪裏呢?

  ??隔壁豐穰侯府。

  ??暖風也帶著蟲兒雀兒的嘈雜聲透入每個房間。

  ??防蛀的工作早就做完了,但是蟲子是不會少了任何一個發育的機會的。

  ??“一眨眼春天都過半了,也不知青山的春耕如何?今年我不在,心裏總沒底。以前哪一年的春耕,我都不曾做過。”

  ??李咎已經帶著人把大棚塞滿了,池塘裏也放了魚苗。

  ??不過手上辦著金陵的差事,心裏一刻也沒放下青山城和城陽府。

  ??“青山城的基礎工業包也都拆解完了,我不鎮著,也不知後續順利不順利。”

  ??“城陽府的技術站,落在那幫官僚手裏,也不知能不能維持住。若是不能維持住,我的構想也就落空了。我畢竟不可能一直盯著一個地方,技術站若要再全國推廣,必須得有它自己運轉的本事。”

  ??“倘若果真沒能順利執行下去,我就收回來專心做我的學塾。叫上孟二郎、牛二東,帶上留黯、小山他們一起,至少也能保留個火種給後人。”

  ??李咎再惦記,也就隻能惦記了。他現在是決計沒辦法去青山或者城陽府看看究竟,不過是“憑君傳語報平安”。

  ??而金陵和青山不一樣,又注定了許多事要從頭做起。

  ??金陵的商業更發達,農業相對更欠缺一些,人們務農也不那麽積極。

  ??畢竟出去上工掙的比土裏刨食的多,隻要有機會又門路誰還願意土裏刨食呢?

  ??李咎借著春耕的機會組了個侯府管著的農業技術點,外麵的大戶人家知道了,不免要歎息幾聲,言外之意還是希望李咎能先把更先進的紡織和其他技術帶過來。

  ??別的不說,那個水力織布機,他們金陵人老饞了,特別是沒擠上貢品的幾家,做的都是中低端的生意,這年還在給海貿囤布,就更迫切想把紡織效率提上去了。

  ??不僅是紡織一個行業的事兒,他們似乎篤定李咎的到來會讓紡織更加發達,所以上遊的棉花、麻,下遊的染料、印染匠人,全部水漲船高。

  ??表麵上看,似乎李咎把青山城的技術抄到金陵就行,仔細想想,又沒那麽簡單。

  ??金陵的農業底子很差,官倉民倉前年耗空了,去年有一搭沒一搭的隻收了一些,連四分之一都沒填上。今年好些人家為了錢,多貪了幾畝棉花。更多的人要把力氣放在棉花地裏,對莊稼都難免糊弄了些!

  ??別小看這幾畝棉花,家家戶戶都貪幾畝,有些鋌而走險的人把前年水淹後報了荒廢的地也種了棉花——這本該是種糧食的地!整體算算,就很可怕了。

  ??李咎有點懷疑今年秋天金陵能收上多少糧食。就算金陵普遍種了李咎帶來的高產禦三家,這不是時間還短麽?

  ??李咎算完這筆賬,第一反應是又到了拿出大棚水利和土化肥的時候,然而一開始推廣,問題來了。

  ??金陵九成五的人口不認字兒!李咎和自家懂農業技術的,就是說到口幹舌燥,在這短短的春耕期間,又能教幾個人?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