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熟練工
作者:兔子的刀      更新:2021-06-02 03:56      字數:2370
  李咎教書隻能教原理,實操竟還是本地這些熟練工來得厲害。

  就鹵水飽和溶液一項,四個鹽場骨幹明白了什麽是溶解度什麽是飽和溶液以及精鹽的溶解度與雜質的溶解度區別後,接下來的事就不受李咎控製了。

  他們很快就從本地發掘了可以輔助判斷鹵水飽和度的草籽,還根據不同的氣溫摸索出了不同時令、濕度下飽和溶液的表現區別。

  牛二東有本地威望,那個管事有安撫平民的經驗,兩人用李咎墊付的款項雇請民夫直接在沿海灘塗開了幾十畝鹽池,趁著升溫,一個月下來,白花花的都是鹽。

  帛名縣靠海這頭的人徹底服氣了,李咎雖然腳不沾地,可是知道的東西是真的掐要害。

  他自己看不出來本地的母液有幾分飽和,可是他能教會別人啊!

  白花花的鹽放在人眼前,接下來的事就好辦得多了。魯東道再不喜歡行商,也會對鹽商網開一麵,天下誰不吃鹽呢!

  於是帛名縣的技術站再擴招,卻比城陽府要更容易更簡單,鹽約等於錢嘛,這是最動人心的東西。

  並且因為牛二東和前管事辦事辦老了的經驗,找上門來的人什麽秉性脾氣,他倆一清二楚。

  偷奸耍滑投機藏私的一概不要,選就選那些豪爽恢廓的直性子,擔保不誤事。

  李咎沒少話力氣給他們洗腦自己的責任,一遍遍地告訴他們技術站存在的目的就是為了推廣和普及最先進的生產技術,一旦有人走上了私藏的道路,技術站存在的意義也就沒有了,長此以往,此事就成了曇花一現。

  從牛二東等人的表現看來,洗腦效果還不錯,很快分點分站就建了起來,形成了非常明確的學—教—答疑—學的循環機製。

  如果朝廷放錢到位,相當於這個帛名縣已經成功了。

  這也讓李咎默默反思了一下,為什麽城陽府推進反而比這裏慢。想來除了務農沒有曬鹽見錢得快,沒有那麽直接的效果,還在於他少找了幾個地頭蛇似的人物。

  自古以來底層世界都是盤根錯節、錯綜複雜的,外來人沒有個三年五載,絕難破局。城陽府的三個骨幹都是好的,卻都不具備牛二東和前管事的關鍵性。

  然而本性好、沒私欲還讀書識字懂點業務的人,那得多難找……這裏能找到這麽四個完全是運氣,下一個還不知道在哪呢!

  李咎最後記下了牛二東和那個守著望門寡的女孩的名字,讓這兩人到城陽府報名並打算為他們申請官身,以後他們就是城陽府府城技術站的人了。

  而管事和那個小婦人留在本地,以後他們就算是帛名縣技術站的人,擔任將府城的知識傳遞到地方的責任。

  給牛二東和小姑娘安排好去路後,李咎馬不停蹄就往西北轉走,去了偏林坡地的一個名叫汐泉的縣城。已經有了經驗的李咎很快就從報名的人裏又挑選了三個合適的人選作為汐泉技術站的基礎班底。

  汐泉縣基本都在山坡上,坡度平緩,除了缺水,沒別的毛病。汐泉的“汐”字最開始其實是“稀”的意思,不知哪一年改了,才成樂“汐泉”。

  所以李咎第一個要解決的就是汐泉縣的用水問題。

  幸而這裏海拔稍微高一點,地質構造具備儲蓄地下水的條件,能打出幾口甜水井來。

  李咎組織好汐泉縣的技術站後,第一課教的就是地質構造和水文環境,第二課才進入種植的正題,便是蘋果的繁育、優化和種植。

  地質構造和水文環境旨在水利工程的修建,小到挖井,大到建水庫、水壩、開水渠,都用得上。

  水利工程本來也是城陽府必須放上紙麵考慮的長期規劃,既然這裏打井有意義,地勢也偏高存在開渠修水庫的可能性,何妨就在這裏鋪水利的事?

  最後城陽府府城一地產糧食,帛名縣用鹽養經濟,汐泉縣就是城陽府的水源和經濟作物以及養殖業基地。一個地方經濟體的三根支柱躍然紙上。

  這三地最後的經濟發展水平一定會有不平衡的情況,然而隻要郡守足夠給力,這種不平衡是可以人為控製的。

  城陽府的孔郡守幹別的不行,端水絕對沒問題。而且城陽府的特殊政治地位讓這個地方多了一份穩定的依靠,人們會更加保守,一方麵是心裏有底不怕家產突然被吞並,另一方麵則是缺乏進取心,不太會因為求上進而起爭鬥。

  不過再汐泉縣搭建技術站時,出了點不大不小的問題。

  第一批被李咎選拔上來的人學會了通過地質構造判斷地下水的儲存點後,幫著他自己村裏和隔壁村搶地方,用五石米米換了一點地界,把那塊有地下水儲存的地方換到了自家村子裏。但是沒想到因為地下水壓力走勢的問題,最後塊地下水的出水口還是彎彎繞繞地落在了鄰村。

  這邊看井的人丟了臉,村裏丟了五石米,心有不甘,就想把五石米要回去。

  兩邊村子官司打到了技術站,打到了李咎這裏,李咎問明前因後果之後,把先頭培養起來的技術員給撤了,從備選裏挑了兩個頂上來。

  拜落後的交通和通訊方式所賜,李咎也好,或是將來的技術站負責人也好,他們很難對離自己較遠的地方的技術站和村、鎮一級的技術點形成有效的控製。因而技術站的作用大小嚴重依賴技術員的個人道德操守。

  如果是李咎這樣的,即便是得罪過他的人,他也不會有所偏廢;但若是私心重的比如這個看井的技術員,在李咎眼皮底下尚且敢做出這樣狹隘的事情,以後會發展到什麽程度,李咎想都能想到。

  所以李咎直接換了他,選了別人。就算現在的好人將來會變質,那這個變質的時間也是越晚越好。

  除了這件事,別的倒是很順利。

  因為幹旱的緣故,城陽府人對淡水的追求甚至要超出對單純的錢的追求,李咎真的帶著他們打出幾口井後,當地人學水力學地質的熱情極度膨脹,和帛名縣學曬鹽的熱情絲毫不差什麽。在這樣的氛圍下,李咎選人也就容易得多了。

  這次他選去府城的是兩個男子,是一雙遊學至此的兄弟,用李咎的話說,這倆書呆子是把天賦全都點在了學習上,學得叫一個快融會貫通得也快,再去轉教別人也快。

  考慮到留黯不一定會走哪條路,李咎決定把這倆兄弟帶回府城當培訓講師。

  本來以為可以趕上的……被我媽叫走給我家狗狗搶狗糧去了……不好意思了給為老爺女老爺》《

  驗收也還沒完,不知道啥時候能老實在家盤著,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