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村霸變學霸
作者:兔子的刀      更新:2021-06-01 04:50      字數:2344
  李咎聽完了老戶主和安三的叨叨,別的也罷了,隻好奇老戶主從哪聽說的江南李家的事,甚至連“臨時工”的編製都知道。

  老戶主直言不諱:“那還能從哪知道,商隊嘛!以前鄰村的這村的跑商隊不都從我們這出海,再不濟也要從我們這買鹽,現在不了,都去江南了。”

  李咎問道:“你們這就不想自己弄個臨時工來?比如今天的這幫小子,把他們都編進去,大家給錢給糧,他們收著也問心無愧,又有規章製度約束他們,使他們不至於養肥了膽子,漸漸地走偏了路成了作惡的人?”

  戶主道:“我們原也動過這個心思,算算就覺得不值當……您想,咱們村正經一年能得多少錢呢?自從行商的不從這裏走了,村裏也沒攢下什麽。”

  李咎歎了口氣:“若是我有法子把鹽場辦起來呢?在我看來,你們現在煮鹽的方法耗費過甚,若是有簡單的法子,又省柴火,又能出更好的鹽,自然以後又可恢複元氣。然而鹽場好辦,守住卻難,沒有幾十上百個壯勞力,就是有鹽場,也未必歸了你們。且我這裏時常要調整各種技術,煮鹽、養魚養海帶,未來未嚐不能改造土地提高地力解決鹽堿化的問題……但是,得有保證我走了之後,這裏的一切能繼續有序地推行下去呀。”

  老戶主並不是十分相信李咎的說法:“果真先生做得成這些事情,自然村裏就有了錢,有了錢就是雇人來巡守也使得,也不必強求什麽臨時工了。”

  “事情沒有這麽簡單哪。若是學了新技術新手藝的人不肯教給村裏怎麽辦?和外人勾結起來霸占鹽場怎麽辦?有惡霸眼饞技術點裏的俸祿和身份,虛報頂替,怎麽辦?這都是事兒啊。若是在城裏,我再不怕的,孔郡守人極好,這裏必有分寸。但是在這村裏,我心中沒底。是以我才問,若是你們村錢多起來,能不能動動這樣的心思?”

  這也是皇帝陛下心裏沒底兒的原因,若是沒有這些問題,他何必要謹慎地讓李咎先弄個實驗地出來?隻要說服反對的人就行了,甚至直接繞開他們強令執行都可以。正是因為中間可以被人為操縱的太多,皇帝陛下才下令讓李咎先來了城陽府。

  李咎暫時確實想不出什麽辦法,就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不論如何先把曬鹽法教出去。

  結合本村的實際情況,李咎把地圖也畫出來了。分層沉澱的鹽池和高飽和的母液結晶法取鹽棄鹵就是這個時代最為省力、高效的辦法,裏麵主要涉及的知識就有潮汐規律、飽和度、分層沉澱等等,最難也是最需要精準把控的其實是母液(鹵水)的濃度,這個濃度結合當時的溫度,直接決定最後的海鹽裏其他雜質的含量有多少。雜質太多的鹽,那當然也不算是好鹽了。

  不過即便最後產出的還是帶有相當雜質含量的苦鹽,其實也還是賺的。本村現在用的粗糙淋煎法又耗柴火又耗人力,哪有李咎直接刨鹽田曬來得輕鬆省錢。

  修整了方案之後,李咎按城陽府的操作,在帛名縣也來了一回。先亮身份拿下縣令,然後發布告招募人手,仍然是要會認字又知道曬鹽的人,如果最後能被選拔去府城的技術站,就會為之申請九品博士的官銜,若是不夠資格去府城,隻能留在這個村這個縣裏,那就是從九品,乃至沒有官銜,隻有俸米。

  即便如此,帛名縣還是沸騰了。他們中消息靈通的人早就聽說府城發生的事情,連小山已經領了官袍隻等一紙任命狀就可以完成個人飛升的消息都已經傳開了老遠。

  帛名縣的人們表麵上說:“府城人真是沒個長遠之計,一個九品不入流的小官,值當他們把前途不要了?還不知道這事能辦多久哩!依我說,遠不如繼續讀書下去,萬一考了個舉人呢?”

  實際上心裏卻在想“也不知那樣的好事下一次落在哪裏,怕是要落在丘澤了,那裏水甜好種地。唉,什麽時候輪到咱們這窮困地方吃一口錢呢?”

  然後消息傳開,這好事卻出人意料地真的落在了帛名縣。

  頓時隻見昨天還在聚眾對城陽府的技術站陰陽怪氣的人,今天就搶著排隊去報名,唯恐去晚了人家招滿了。

  李咎在報名的人裏看到了那天帶人砸門的村霸,他原來名叫牛二東,看他寫的名字還挺工整,推測他念書可能念了不止一年。

  難怪當村霸都和一般人不一樣。

  牛二東本來就來得扭扭捏捏,怕被李咎和安三認出來。果真被認出來了,他卻惱羞成怒了,頂著李咎和安三打量的眼神,硬著頭皮說:“怎麽,我不可以報名嗎?”

  李咎伸出手,掌心朝上,笑了笑:“沒說不可以,先把錢賠了。那天你們踹壞了門,又踹壞了桌子椅子,叫人來修了八個大子兒,這錢你不賠嗎?”

  牛二東瞪大了眼睛,委委屈屈又老老實實地數了八個大子兒給李咎。

  李咎把錢拍給蘇秀才收著,說:“行了,別忘了過幾天來考試。試題都很簡單。如果你真的知道怎麽曬鹽,希望你將來真的可以成為那個帶著全村乃至全縣人一起溫飽的人。”

  李咎對牛二東沒有特別的看法,一個村霸知道分寸,出手不傷人命,不調戲姑娘,還能管住那麽多小弟,已經很可以了。

  沒準將來他能做技術站的保安呢?

  第二次選拔人才的效率比第一次要高得多了,很快李咎便選出了四個人作為班底,一股腦兒全部塞到海邊去學曬鹽涉及的化學和物理基礎知識。

  這其中很……的,又有兩個女孩子。

  李咎這也算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明明府城裏芸娘的事還沒理順呢,這裏又給自己埋了兩個雷。

  不過兩個女孩子太出色了,李咎做不到明知道有人可以把事情辦得很漂亮,卻因為她會帶來一些麻煩就故意不選她們。

  兩個女孩兒都是本地鹽場的家眷,一個二十六歲的小婦人婆家娘家都是鹽農,另一個二十歲守著望門寡的小媳婦是鹽場場主的女兒,兩人都有相當豐富的鹽池工作的經驗,對於鹵水、曬鹽熟悉得可謂了若指掌。更難得的是她們都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

  兩個男子則是牛二東和城裏一個鹽商的管事。牛二東不提了,傻是傻了點,心眼不壞。另一個鹽商的管事是年紀到了五十歲上,眼睛有些昏花,所以被主家嫌棄不要辭退了。

  李咎看中的是這個管事的經驗,至於老花問題,那不是老花鏡就能輕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