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 賞賜1
作者:兔子的刀      更新:2021-04-26 04:13      字數:2495
  此時此刻對李咎影響最大的關注者卻是皇帝陛下了。

  不過皇帝陛下的影響還沒抵達青山城,倒是先到了金陵。

  城陽七月回金陵祭祖,路上半個月,前後半個月,直接拖到了八月裏,然後就是皇帝陛下的生日,又是中秋拜月的日子,又有本地往來,公主就被拖到了九月裏。

  今年因為洪水的緣故,補種了一輪糧食,收成時間從八月開始一直延續到九月底,至十月還有些長得慢的糧食、蔬果沒收完。

  城陽聽聞李咎在青山城忙於農務,也不好意思去打擾。她留在金陵也可護著三九,算是幫著李咎一個小忙。

  三九因為人才出眾,手握重金,女兒已經是尤家半過明路的兒媳婦,很是被金陵城未婚、喪妻的人家看中。

  如今她在金陵城也是煩不勝煩,門檻幾乎都被媒人踩平了。偏金陵高門大戶太多,三九是來做生意的,不好過於得罪,難免有些施展不開。

  城陽看在眼裏,自然要出手護她一護,兩個女子之間的關係倒是更加密切了些,話題也更加私密。

  是夜月明星稀,一道聖旨、一道皇後懿旨,並一船人、貨、侍衛靜悄悄地來到了金陵。

  “什麽?皇後殿下給李先生賞賜了兩位妾室?”

  聽完了帝後的旨意,城陽險些將手裏的杯盞給砸了,好險喜晴盯得牢,一把接了過去,這才不至於惹出什麽亂子。

  原來駙馬回京後不久,在楊太傅的懇求下,就和城陽和離了,和離書正是和這次的旨意一起送來的。

  不和離也不行啊,公主一日在江南,駙馬守一日空房,這也罷了,嫖///妓被堵在洪水裏可不是什麽好名聲,楊太傅差點沒被這個逆子氣死,當時奪了板子就打了他一頓。

  還是太傅夫人舍不得兒子受苦,哭哭啼啼地求告一番,楊太傅想著畢竟是老來子,如何不心疼,也隻能罵了幾聲“慈母敗兒”,丟開了手去。

  過了兩天,為了子嗣計為了讓小楊駙馬不至於真的幹等幾年,也是為了讓皇帝陛下饒了小楊駙馬一條活路,楊太傅忍痛主動提議請小兩口和離。理由都是現成的,小楊駙馬壞了規矩,在敬奉祖先期間犯下那等沒顏麵的錯誤——若是不被發現,嫖了也就嫖了,無傷大雅,他卻犯在江南人眼裏,把北地人的顏麵丟了個精光,著實沒臉再見還在金陵祭掃的公主。

  這事不僅鬧得楊家臉上無光,在京裏和江南出身的官宦世家不和睦的人全都覺得尷尬極了,於是也沒人想反對或者懷疑這是皇帝陛下自己樂見其成的。

  再者老楊太傅年事已高,不知還有幾個春秋,眼下公主不知幾時得回轉,

  皇帝陛下痛痛快快地答應了和離的請議,收回了楊駙馬的恩封和賞賜。

  這件事沒有昭告天下,也沒刻意隱瞞。眾人也不覺如何,因為公主那人還在金陵敬奉祖先嘛,為了在盡孝和盡賢之間平衡,願意和離放駙馬再娶、納妾,這是一等一的大賢惠人啊!誰還能說什麽?

  至於以後再嫁不再嫁的,再說吧。大不了順便再在金陵掛個道觀寺廟的名兒,先做個在家居士,出來自然也就翻篇了。

  兩個理由放一塊,光速地就給城陽和離了。

  城陽來金陵一年,順順利利解決了終身大事。

  接下來就是兌現承諾,皇帝陛下對李咎的主意那是非常滿意。小楊駙馬固然犯了錯,但是這錯隻是讓小楊駙馬被抓到把柄送回了京城而已。錯是小錯,並不礙事,萬沒有因為丈夫嫖/////g就要他們夫妻離婚的道理。

  楊家能大大方方地放手,不去學士堆裏搞事情,還誇公主孝、賢、柔、惠,最主要還是因為夫妻長期分居,小楊駙馬抱兒子無望,是楊家有需求在先。楊家還暗中懷疑公主殿下不能生育——沒見皇後殿下獨寵這幾十年,膝下隻有一個公主麽?是以納妾之事迫在眉睫。

  偏公主在金陵盡孝,駙馬總不能在金陵皇家先祖的眼皮子底下納妾吧?回了京城再納妾,那就更不合適了,沒有公主盡孝駙馬享樂的道理。

  因此這件事能辦成最主要還是用了李咎的主意,皇帝陛下也就痛痛快快地履行承諾,給李咎送賞賜來了,並且要求李咎來金陵接旨,因為這次的賞賜不是在青山城就能完成的。

  階官爵位正三品,豐穰侯,雖無實職無封地無食邑,但是爵位到了就是三品侯爵,落馬前的馬刺史見了都得掂量一番。當然老馬是地方實權大員,那重要性可比品階高於他的虛銜的階官高得多了。

  侯府的宅邸一座,是金陵一個犯官充公的寓所,這不算是李咎的私邸,將來若是李咎被收回品爵,這宅邸也會被收回的。當然李咎也可以選擇不住這裏,隻當是個門麵看著。

  賜屬官二人,從七品,李咎自行招募,招募後報備造冊。這二人是給李咎打理產業、人際往來的,皇帝陛下特命要解決李咎雜務俗務,讓他專心搞他的農學。

  賜一堆特權,什麽不跪不拜不解佩劍的,榮譽象征高於實際意義。本朝除了大朝會等非常非常正式的公務場合,鮮少要求行跪禮。即便是皇宮的尾牙宴,因為節日、慶祝的氣氛更重,都沒有磕頭的禮節。至於佩劍……不好意思李咎沒有佩劍。雖則遊學在外的士子,出門在外的官吏多數都帶佩劍,但是李咎還沒有考慮到那樣的場合。

  賜相應的袍服材料,李咎自行著人製成相應的朝服、官服、燕居服。賜正紅蟒袍一件,以示嘉獎,這也沒什麽好說的,階官的衣服當然也要按品級準備。

  賜器物珍玩若幹箱,都是帝後壓箱底的好東西,李咎拿了去可以裝點門麵或自己賞玩,著實窮了也可以變賣,隻要不故意損毀,一切都好說。

  賜侍衛四人,一人為皇帝陛下直接派遣,三人由李咎自行招募。這是為了保護李咎的安全,皇帝陛下非常重視李咎的人身安全,也在常理。另外也起到一些監視的作用,畢竟李咎的行為看起來太像要幹什麽大事。

  ……賜宮女二人為側室,誕育子嗣,主持中饋。帝後二人表示聽說過李咎“必得一知己方可成婚”的狂言,姑且聽他的,就不賞賜老婆了,我們賞兩個小妾,這總可以吧?

  皇帝陛下私底下給李咎的書信解釋了這份賞賜的用意,但是這封信城陽看不到,皇帝陛下在給城陽的信裏根本就沒提李咎,隻表達了對城陽成功和離的慶祝和希望女兒快樂的祝願。

  城陽隻能看到皇後殿下給她的信裏寫了她的擔心。給李咎賞賜側室是為了分憂、開枝散葉、打理後院,側室必須得和李咎處得來才行。她從宮裏挑了兩個老實本分、長相端麗、祖籍在南方卻又不在江南的姑娘,但是擔心脾氣性格合不來,請城陽幫忙看一眼。畢竟城陽和李咎有書信往來,去年更在青山城待了大半年,雖然城陽瞞天過海,然而皇後又不是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