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李咎沒有那些世俗欲望
作者:兔子的刀      更新:2021-02-12 05:29      字數:2134
  這世上什麽樣的交情最鐵?一起犯罪是最鐵的,大家互有把柄,誰都不敢背棄盟約。

  張縣令自己大錯不犯小過不斷,可是李咎不是,一般人很難從李咎的行為裏找到行差踏錯。

  非要說,李咎名下的產業男男女女混在一起,敗壞風氣,確實像是個罪名,可這又不犯法,反而還讓他有了那麽點人味。

  共同持有把柄的道路走不通,第二條路就是有共同利益。最典型的就是家族聯姻。大家族做親家是簡單的兒女相配麽?顯然有更深的家族關係在裏頭。

  不過李咎雖然未婚,他嫡親的姐妹卻沒有未婚的。且他也聽說李咎心氣高,“必得一知心方可成婚,婚後絕無二色,至無出無後亦如此”,又聽聞其身邊不乏絕色、聰慧之賢女子,李咎也不為之動搖分毫,看來聯姻也成不了了。

  那就剩下最單純的利益交織了,如果他的利益成為對方的利益,那麽對方就不得不多考慮一下他的利益。

  李咎不缺錢,李咎手裏的東西誰都不知道還有多少,大型雀兒鍾在江南隻賣幾百兩,可是送到帝京和關外,又能再翻倍一次,李咎隻靠賣存貨都能活得逍遙自在。況且他手握那麽多種子,就連皇帝陛下都頗為心動。

  老張自請來江南,正是聽了皇子伴讀的父親張主簿無意間的一句感歎,說是皇莊今年試種淮南道新糧有八成是準了,玉米單穗最大的目測已經達到了七兩重。

  老張便與父母、妻子商量,正好他家已經花錢給他找了個補官,隻是稍作安排,將這個補官安排在懷嘉郡玉鶴縣。

  吏部正愁這地方窮山惡水,還有海寇、台風等時時威脅,曆任縣官政績都不大好,特別是有了青山縣作對比,更顯得玉鶴縣特別艱難。

  老張自己肯去,吏部非常開心地寫了個擬任的奏章交上去,皇帝陛下一看,喲吼,老夥計家的大寶貝終於肯幹點事了,大筆一揮,老張出任玉鶴縣縣令,這事就這麽定了下來。

  本來縣令交接還要點時間,不過老張一刻也不肯等,拿了調任旨意等,第二天就打點行裝來了玉鶴縣。

  到玉鶴縣他一邊收拾本地豪強侵吞他們的家產,一邊就在琢磨怎麽達到讓李咎和自家休戚與共的目標。

  他來江南這一路上就沒消停過,一直在提煉李咎這兩年辦的各種事情,試圖從裏麵找到李咎的弱點。

  凡人過不去的是酒色財氣,偏偏李咎樣樣不占,酒色財氣之外還有個“權”字,那就更不像了,他要是想要權,怎會安安分分地在青山縣當了三年土財主。

  去年皇帝陛下的恩賞是個虛銜五品,但若是有心往上爬的,別說良種等,隻上水泥,也足可以作為政途的起點了。比如換了他老張上,他就獻水泥,以水泥的低價和適用性作為借口進入工部乃至戶部。在此期間用傳抄的《三國》《宋國誌》和拚音做踏板綁牢太學和鄭適道等人,即便他的小人心態被這群大佬發現了也不打緊,辛稼軒和羅貫中強無敵就完事了!有了這群大佬當後盾,再通過雀兒鍾、青山緞搭上京城權貴的路線,謀個江南的地方任職,把紅薯玉米土豆油菜四大殺器放出來,最多第三年就能進四品實職之列。

  而李咎現在還隻到虛銜呢,就這虛銜,還是尤相公幫了把手才拿到的。若非老相公送種子進宮,又恰好被皇後收著種了,天知道李咎這會兒在哪飄。

  所以李咎幾乎沒有軟肋,外麵人攻訐他也是說他好色,可是這才哪到哪,他是整了個戲班子,但是他又不是為了占有那些漂亮的戲子!沒看見“德雲社”的台柱子千紅姑娘哀怨得江南文人都看不下去了?那些酸書生還特特寫了小令為佳人打抱不平,暗損李咎這個不解風情的大老粗耽誤了千紅姑娘的花期。

  老張一籌莫展的時候,王理事給了他提示。

  王理事就是皇帝陛下派來青山縣采風的工部理事。

  采風結束後王理事提了辭官,說是心係江南山水,喜歡江南文風,想在江南做個教書先生,邊教邊學,教學相長。

  皇帝陛下知道他們這些文人最有這些臭毛病,動不動就要“興之所至,不係外物”,要隱居要閑雲野鶴要梅妻鶴子要自在清淨,這王理事好歹還提了句江南文風,總是留了麵子的。

  皇帝陛下也就準了,因此這老王和老張是同時來江南的,大半路程兩人都是同行的。

  老張在京城就是出了名的辦事圓滑,交友甚廣,王理事是草根出身,中了同進士後被嶽家提攜上來的,對膏梁紈袴尚且需要結交一二,何況是張大老爺這樣還算是個人的紈絝子弟。

  老張是習慣性交個朋友,王理事是樂意之至,兩人一拍即合,到金陵以南二百裏地才依依惜別。

  兩人各自住下後,書信漸有往來。張大老爺是縣令,王理事的書信隻往縣衙寄,自然可達。

  王理事寄的第一封信就是通過郵遞係統來的,他在信裏很是誇了一下這個民間郵遞係統以及青山縣的其他事務。隨信還捎著一個包裹,王理事說北方人在南方越冬可能多有不習慣的,他按照自己的經驗給張縣令配了些小件,吃的用的都有,尤其是可以烘幹衣服的熏籠,在南方可太重要了。

  張縣令就是從王理事的書信裏讀出了李咎的軟肋,這個人身不在高位,心倒是在高位——倒不是說他不在其位卻謀其政,也不是說他心氣太高,而是他的眼界超越了俗世。

  那句話怎麽說的來著?小僧沒有這些世俗願望。

  李咎的軟肋就是那些在苦苦掙紮著想活下去、想活的更好的紅塵凡人。

  基於這個判斷,老張試探性地提出了自己的合作:他出錢(反正是從本地搜刮的錢,江南奸商個個肥如碩鼠),請李咎幫忙給玉鶴縣拾掇拾掇,就從修路開始。

  小僧並沒有那些世俗欲望——明日方舟表情包,今天被刷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