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複活節???
作者:兔子的刀      更新:2020-12-23 04:15      字數:2543
  十幾天趕路下來,兩位貧苦的農人來到李園也吃了不少苦。翻山越嶺時會走錯路,多一步都是懸崖峭壁;路上的蛇蟲鼠蟻還有野獸虎視眈眈,若非僥幸遇到一兩個獵戶,可能就真的死在了路上也說不定。

  到了村鎮裏,又出現了語言不通的問題。他們說的土話,在青山縣範圍裏也沒幾個人能聽懂。兩人連比帶劃,加上遇到了碼頭邊討活計的貨郎——貨郎本是走街串巷的,多少能聽得明白一些各個犄角旮旯山溝溝的方言——這才能表達清楚自己的意思。

  又幸而那貨郎也是個本分人,沒有像那些黑心商人一樣看他們勢單力薄就動了心思想擄掠他們,反而給他們指了路。

  兩人就這樣一路走一路摸索,總算在餓死之前來到了李園。

  巧合今日李園秋收,好些人趕來看熱鬧,李咎命門戶不曾看嚴,他倆人心驚膽戰地蹭了進來,混在人群裏頭不知道該怎麽找李老爺。

  就這樣兩人硬著頭皮夾在人堆裏,又不敢聲張又不敢打聽又不能離開,直拖到了這時,其他人都散了,他們倆才暴露出來。

  磕磕巴巴地說完了情況,兩人又想給李咎磕頭,被李園幾個人給攔下了。

  吳書生往中間踱了一步,想聽聽李咎如何理會得。

  李咎仍是將兩個農人的衣衫肢體打量了一眼,確信的確是多年務農、貧寒的人,道:“倒不是我要積德,也不是我就比別人仁慈,實在是我家產業原比別處缺人,又不能與農耕爭奪人口,故而對於能做事的人來者不拒,久而久之就傳揚成了這般。論事並不該我挑這個頭,故而先問問王先生的意思。”

  李咎先把其他人摘出來,又將王縣令先擺在上頭,王縣令道:“治下發生這樣的事情,卻是府衙的過錯,理應由府衙撫恤而非民間自救。先送他二人回家,順便派人實地查看情形是否屬實,果真屬實,當免去當地的稅賦徭役,並給受災頗重的人家給與免費的種子和糧食。”

  李咎道:“大人有心,隻是府衙的錢糧也並不多,向者為了濟貧處、疫病以及幫助我們家修路,似乎已花出去了許多。今年年成不好,恐怕將來還有更大的窟窿要補。縣令大人起個頭,我們也不好坐看您一肩擔下這樣的重擔,如此,果真他們遭了災,那麽從今日起到明年夏糧收獲的這段時間,他們的吃喝都由我負責。”

  王縣令知道青山縣縣衙庫存米糧的確不多,沒敢打腫臉充胖子,隻和李咎拱了拱手:“多謝先生高義。我記得當時先生成立聯營會時,曾經約定共同進退,共克時艱,賑濟百姓等等,未知今年的情形是否符合聯營會賑濟的要求?若是可以,某便領了這差事,召集大家一起出人出力。”

  李咎道:“還未到這份上,等秋糧收上來,知道究竟怎麽個情形,才曉得呢。我也不是白幫他們的,巧合我這裏整了個新事情,正要人手,這回果真救了災,能定下幾個工人來,於我也方便,正是兩全其美。縣令大人放心,若是確實到了需得大家共同進退的地步,我必定會召集聯營會的諸位理事共商的。縣令大人主動提及此事,那麽某心中就有了底氣,還怕什麽呢?”

  王縣令點點頭,當即點了人來要跟著兩位農人去鄉裏看看。李咎瞅見他們連鞋都沒得一雙,叫來葛藤臨時充當引路的小子領他們兩人去收拾收拾,再各領一身衣服鞋襪換上。

  這兩位農人以及王縣令派去的差役,還有李咎讓跟去的人再每人給一包雜糧豆子做的鹹菜飯帶上,若是到了那裏果真是民不聊生的情形,就用這些酸飯團充當救急的糧食。若是兩人說話有假,即命立即回來稟告實情。

  葛藤與桂子兩人自願站出來跟著兩位農人去鄉裏親眼看看。考慮到葛藤、桂子在語言上有優勢,又都是忠心耿耿的骨幹,李咎便同意了。李咎讓小廚房即刻給他們兩人與差役準備幹糧和水筒,一行準備著,一行囑咐他們沿途主意安全,仔細觀察外麵的村莊農田的收成情形,如果覺得哪裏有問題,盡快來報……此類諸事不必細表。

  吳書生聽著李咎細細安排,怎麽顧全府衙的麵子和裏子,如何將流程手續給辦全了,如何與本地豪族打交道,將兩個少年男女出發去外地的吃喝住宿也都仔細打算好,連他們一路去會遇到的事情也交代得十分妥帖,不禁連連點頭。吳書生羨慕王縣令好運氣,第一次當縣令任期裏就遇到了李咎這樣妥當的好人,不過羨慕也有限度,等過了明年,這個好運氣可就歸他所有了,美滋滋!

  兩個大著膽子前來找“好人老爺”借糧的人聽的是半懂不懂的,不過要命的兩件事是搞明白了,人家肯給糧給種子,但是要實地看看以免他們扯謊。他們村裏的的確確是揭不開鍋,連賣兒賣女的地方都摸不著了,完全不怕人去實地查看真偽,換而言之,這糧食種子已經是板上釘釘要送到他們那裏去了。兩位農人也不知該謝哪些人,這裏站著五六七八個老爺呢!他們弓著背,從李咎口中的”縣令大人“開始告謝,本就直不起來的腰壓得更彎,直彎到了幾乎形成一個直角,作的長揖一直貼到接近地麵。

  眾人對此習以為常,因救了他們的命還不圖回報,覺得理應如此。李咎則移開眼,借故先走了。眼裏隻有李咎的幺娘、啞巴、初三郎等也跟著走了。

  幺娘最是能感受到李咎的情緒的,直覺又告訴她此時不適合插科打諢,於是她便將一穗撿來的顆粒偏小的粳稻穗子插在小發髻上作為裝飾,露出天真爛漫的小姑娘的情態,道:“老爺,您不要不開心啊。”

  “你又知道了?”

  “我當然知道,老爺看到有人過得那麽慘,還是在自己身邊,那肯定不開心啊。不然老爺當時怎麽會救我、救阿大哥哥、救吳伯伯呢?但是老爺終究隻是一個人嘛,我們呢又還不能獨當一麵。一個人的力量終究是有限的,看到眼裏,就幫一把。看不到的,就先忍耐忍耐,等我們出去了,我們自然也會像老爺一樣去幫別人的。”

  初三郎也道:“幺娘姐姐說得對。老爺到底還是幫上了他們,又有好多人要因為老爺活下命來了,這是好事啊!等咱們也出去了,也學著老爺救人。等我們救的人也出息了,就能救更多的人,早晚有一天,人人都可救得。我們私下裏還說老爺就是活菩薩,以後要選老爺的生日弄個紀念老爺救咱們的節日出來才好。三九姐姐連名字都想好了,就叫‘複活節’!”

  “複活個錘子!好的不學學壞的,上課聽講就學得慢,整這些有的沒的倒是靈性。既然知道這些道理,怎麽還一日日的偷懶!”李咎差點一口口水嗆死自己,剛才看見兩位貧苦農民卑微告謝的不悅倒是被衝散了不少,“不過……你們有這心是對的,我確實隻得一個人,著實救不得天下。我連眼前人都救不完,將來還得要看你們,要看你們的孩子、徒弟、同伴。你們多努力,老爺我先去趟荒山,有點事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