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好奇心
作者:兔子的刀      更新:2020-12-23 04:15      字數:2226
  自古來財帛是最動人心的,李咎橫豎也不準備壓榨工人的血汗錢,因而他暫時打算先把騾機弄出來,再高價招幾個心靈手巧的人把紡織工廠支起來,後麵的事多半可以順理成章地解決掉,至少初期可以過渡,整個機製和明代出現的資本主義萌芽有一點點相仿。

  而自來水係統差不多也到了可以安排的時候,工匠們在研究水利榨油碓子的時候將水車改良了一些,現在的水車可以提供足夠的水位給三樓及以下的樓層供水。

  有了水位水壓,自來水係統就順理成章了。自來水管道使用陶瓷製成,為了便於檢修,水管全部放在明處,用陶瓦進行保護。陶瓦要配合各處房屋、陳設的特點,製成花式的模樣。而下水係統則使用水泥、巨型陶管結合,收集的廢水主要用於澆灌和衝洗道路。

  李咎給自己住的小樓的陶瓦設計的花樣是五顆星星、稻穗麥穗、鐮刀和齒輪,分辨代表李咎的故鄉理想國、農業、農民和工業。其他房子的陶瓦就由住在一起的人自己商量著設計,隻是統一底色都是青黑色的。最後幺娘三九央著李咎畫了個Q版的織女,千紅她們要了十二色花卉,男丁住的幾棟樓或要稻穗或要耕牛,啞巴選了弓箭,倒是很出乎李咎的意料。

  啞巴於是在“弓箭”倆字旁邊寫下一行解釋:護衛老爺。

  李咎還是給他畫了弓箭,畫完了樣子,說:“不僅要保護我,還要保護老爺的園子,保護好園子的產業和人,老爺是為了李園的大家才會站在這裏的。 ”

  啞巴鄭重其事地點點頭,雙手接過李咎畫的圖案放進懷中的夾層口袋裏。李咎又將他打量兩眼,啞巴本來個兒就高,幾乎要和李咎齊平,一年半下來啞巴每天敞開了吃喝,同時還跟著李咎一起打拳跑馬,保持了相當水準的運動量,鍛煉出一身結實的肌肉,而李咎教給他的詩書之義,則賦予了這個曾經蒙昧的人清醒的神誌,現在的啞巴隻是站在那裏,也有十足的存在感。

  再想想三九和幺娘現在的模樣,不僅和當年的她們自己判若兩人,與其他尋常女子相比也大不相同。

  這是好的,李園不僅給了他們新的生活,也給了他們新的精神。

  第一批水管隻燒了李園本宅用的部分,孟田旺親手配的土坯料子,燒出來的陶瓦像竹節一樣,渾圓光潔,可鑒人影。

  下管道的時候黃致也跑來看稀奇,前前後後地蹲了兩三天,從引流車水分流一直到最後的出水水龍頭,黃致都仔仔細細地跟了一遍。到最後出水的時候,他比李咎還先伸手去掰那個水龍頭玩耍。

  整個自來水體係裏單價最貴的是水龍頭裏的閥門,為了達到嚴絲合縫的要求,工匠們必須耗費大量的時間在上麵。未來可以用模子達到所要的效果,但是現在還隻能通過手工打磨完成。算起總價來,最貴的則是陶管了,這東西的報廢率極高,就連孟田旺也絲毫不敢馬虎。

  李咎後來算了筆賬,小荒山、戲園、學塾那邊想用上自來水,必須要有其他的替代材料,若是也用陶製的,所費頗高不說,工期也不知道要拖到何時去了。

  黃致也想在自家弄個“自來水”,聽孟田旺的意思恐怕很費手腳,心裏急了,對李咎說道:“這點小事,怎麽能讓你閨女用不上‘自來水’?咱們這山上有恁多竹子,何不用竹子做水管?裏頭的圓管子不好燒,外麵的陶瓦不難吧?”

  李咎頓覺眼前一亮:“該死該死,是我忘了還有竹子。隻要做好防腐,定期更換,想來比陶管也不差什麽。”

  就這樣,李咎翻書找了些防腐防蟲防裂的方法,結合與竹子打了一輩子交道的吳大郎的經驗,用竹子又煮又烤的給黃致家也整了一套自來水體係。

  黃致家人來人往的就多了,很快這種通過水位壓力引水的方法就成了青山縣乃至淮南道南大戶人家家家戶戶都效仿的法子。

  引水的方法很多,甚至好些人家都有飛瀑亭之類的景觀,但是想到這樣引水結合廢水處理來使用的,李園還是頭一號。大家效仿的時候又忍不住對李園更加好奇:向者又是印書印報,又是農神良種,又是衣裝打扮,還有拚音鉛筆水泥,前不久還聽說整了個“青山戲”火得一票難求,好多人為了聽一場《杜十娘》《白娘子》肯趕上半個月的路去青山縣……現在又多了這麽個好用的新鮮東西,李咎究竟是什麽人,怎麽就他有這多奇思妙想?

  這樣的疑問不僅淮南道的消息靈通的人有,帝京的人們也有。

  “李咎到底是什麽人,他怎麽會有這麽多稀奇古怪的玩意兒和想法?”

  皇帝陛下沉著臉問道。

  才剛剛大吐特吐了一番的他臉色十分難看,任誰突然發現自己所以為的幹淨清潔的環境其實有許多細小的髒東西和小蟲子,都會是這個反應。

  皇帝陛下一想到過去幾十年裏自己吃下肚的食物包含著不知道多少小蟲子,胃裏就是一陣翻江倒海。

  年初那會兒皇帝陛下將淮南道刺史以及尤南等人送來的李園特產各處分了分,幾個皇子公主留下了顯微鏡玩兒。一開始大家都是好奇的,隻是擺弄不明白,免不了就束之高閣了。

  前日裏小公主散學回來,於皇後處扒拉各種書冊看,就找到了李咎的《百家雜學》相關的書稿,恰好翻到了顯微鏡的使用和原理闡釋一篇。

  小公主馬上就振奮了,又把顯微鏡和跟著顯微鏡一起送來的玻片翻了出來,按照書稿的辦法製作了第一張玻片。

  第一張玻片的材料是一位後妃收集的雨水,她每年都會在固定幾個日子裏收集雨水存起來泡茶使用,眾人都覺得她雅致極了。

  但是小公主卻從雨水裏看到了一個微觀的世界,那麽多小點點,甚至還有書稿上說的“微小的寄生蟲”,遠不像它看上去的那麽幹淨,更配不上那風雅的來曆了。

  小公主後來又做了幾個玻片,觀察了樹葉、花朵以及自己的手、衣服的擦拭物,大多數時候小公主做的玻片並不足以觀察到什麽,但是偶爾成功的一兩次所窺見的世界,已經足夠讓小公主為之沉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