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李老爺的學校
作者:兔子的刀      更新:2020-12-23 04:15      字數:2381
  李咎動了想建紡織工廠的念頭。這個大前提除了糧食,還有女工外出務工的問題。

  這年代的女子講究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比如三九,別看她的生意做的大,可是平時別人登門,都是仆婦坐轎來的,或是派了轎子來接她,若不坐轎乘車,那基本上活動範圍就在家門口一片,絕難看見她們在街上行走。除非是迫不得已,否則女子們不大往外走動,更不提出賣勞力掙錢了。

  這種情況下,想收幾個學徒女醫都很難,想把女人們集中在一起紡織……那也太扯淡了。

  是以李咎才想來已經開始磕磕絆絆運營的醫館。從王得春、吳大郎每天交的本子看來,應該一切都還算正常。

  醫館現在有兩個大夫傳授方脈,又有李咎那裏定期上生物課和初級醫學課,還有尤複帶著黃致經常出入,在外麵的人看來也是個好去處。那些走不上科舉之路的尋常人家,樂意送子嗣過來學點手藝。

  因為劉五娘年初救了黃夫人母女,在後宅女眷頗有名聲,也有人能打聽著她拿了多少多少賞錢,於是也有那些想把女兒殺了賣了的人家樂意把女兒送來學“接生”。如今的接生婆仍是賤業,珍惜女兒的人家是斷然不肯女兒學這個來,除非他家就是祖傳的這門手藝。

  從戲園子出來,李咎帶著幺娘和啞巴在路邊揣了兩個煎餅,借著就直接到了醫館那片地方。

  現在醫館裏有十來個學徒,加上兩個大夫帶來的活計和學徒,大約有個二十來人。白天大家分開學習,有些學了年頭的還要按李園的要求去義診,各有各的忙法,直到晚上休息了才會聚到一塊。

  這個點正是大家陸陸續續下課、看診結束回到民房裏吃飯的時候,一片空屋子總算顯得有了些人氣。

  醫館是最先修好的地方,旁邊的幾個學堂和宿舍也已經翻建好了,隻等其他學科的人住進來,最外側還有幾個工地在收尾。整體是按未來的大學城設計的,隻是規模小了許多,樓房也矮。

  這片民房原本差不多是貧民窟的樣子,破髒爛汙臭。李咎買下來後,就把這邊翻修了一遍,該推倒重修的重修,該加固的加固,房子道路溝渠都被整了個徹底,現在看起來也是一片整潔牢固的二三層小樓房,天色微微發暗時趁著火燒雲看去,很有點現代農村的整齊劃一的農民房的感覺。

  這塊地放翻修好了,甚至多少帶動了整個城郊附近破破爛爛的黃土茅屋都看起來幹淨了些。

  大約是因為路已經修齊整了,幹幹淨淨的水泥道,路上來來往往的人大多數都是李園的精神小夥,和前來運貨的商人,於是住在附近的貧民也不好意思起來——他們沒辦法把房子也修得那樣整整齊齊,那至少可以把自己打理幹淨一些。

  這次前來比較出乎李咎意料的是醫館這片的門外或坐或躺著好些人。

  李咎為了方便路人避雨,特意將外牆的屋簷和台階修得很寬,現在就成了這些人的去處。

  李咎悄悄找了個門口放著茶棚的民居坐下,用一文錢買得一壺白開水放涼了吃餅,一邊吃一邊看著門口的情形,倒也看出個大概來,時不時會有大夫的學徒出來給外麵的人把脈或者問診。而擠在外麵的人,一看見有穿著藍褂子白圍子的學徒出來就會擠成一團。

  多半是看不起病的人在這裏碰碰運氣。李咎猜到了,找茶棚的老大爺一打聽,果然如此。

  老大爺很精神地說:“都是好孩子哩,前兩天才給我看了腿傷。雖然治不好了,咱也不怨他們,他們肯白看病哩。外麵的那些不是想送孩子上學的,就是想找他們看病的,這還是少的,您早上來看,那可更多了,裏三層外三層圍著大門進不得人。”

  李咎點點頭,向老大爺道了聲謝,帶著倆人繞到醫館後門進去了。

  兩個大夫都住在李園,隻上課或授課的時候才來這邊,這個時間裏他們不在,負責約束著這片地方的就是李園的劉五娘、黃九郎和大夫帶來的夥計學徒劉半夏。

  李咎一來,他們仨就匆匆帶著其他人趕過來迎接了,一個個“老爺”“東家”“主家”的叫得十分歡快,又是搬椅子又是倒茶翻點心,鬧了半晌方坐下。

  一坐下,大家看著李咎的神態,又不知該說什麽,一時就有點沉默。

  劉五娘算是跟著李咎見了大場麵,如今膽子也大得很,率先嘮起醫館的現狀來:學了些什麽,學到了哪裏,每天去哪裏給誰看病,和隔壁生物學堂的人又交換了哪些知識等等。

  李咎一一聽了,勉勵了眾人幾句,就讓他們都回去該做什麽做什麽,隻留下了劉五娘,讓她跟著他們仨一起在這片新房子裏轉轉看看。

  劉五娘聽出來是有話要問的意思,心裏不禁十分忐忑。

  她好不容易才從悲苦的人生裏爬出來,好不容易才有機會將更多人從悲慘的命運裏救出來,可千萬不要是老爺想停下醫學學塾的計劃。這裏是多少人的希望呀!

  李咎繞著外牆一路往南走,直到快到盡頭了,與小荒山隻隔著小河與沿河兩條路了,才停下。從這片“學校”往南看去,甚至能清楚地看到小荒山上的廠房,人們三三兩兩地分散著,端著飯碗在大口大口地吃飯。附近有些機靈的小孩兒在向他們兜售自家的零碎,比如針頭線腦,雞蛋鹹菜等等。

  也有附近的農婦悄悄混到長工裏賣自己做的東西,但是她們隻敢往女子們紮堆的地方去,若是李園的女子不在,她們決計不肯上山。

  今天這一批長工裏就有女子,參與荒山勞作的幾個婦人也像男子一樣將袖子高高挽起,露出結實健壯的胳膊。她們湊在一團吃飯,農婦才敢上前給她們看自己想拿來交換的東西:一般是自己做的小物件,也有雞蛋豆糕之類的零食。

  李咎看著那個大膽地兜售東西的農婦的身影,問劉五娘道:“現在……在這裏求學的人裏,有多少女子?分別都是什麽年紀?”

  對不住啊各位讀者老爺和女老爺,兔子這兩天要當伴娘了。昨天一天都在路上,今天一天都在打雜,摸不著電腦呀……

  另外再次說下,稿子基本上都是編輯代發的,偶爾我會自己發(因為要用手機才能發,但是我這不是懶得把稿子轉到手機上來嘛~),也是發完就撤了。

  這邊發書的地方和咪咕閱讀的app不在一個地方,所以評論也不是很好翻到……

  總之有交流需求、意見、想和作者聊聊啥的請移步weibo:兔之夭刀。

  麻煩老爺們了,其實看書就好,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