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來個新人給大老爺用用
作者:兔子的刀      更新:2020-12-23 04:15      字數:2125
  繡樣張的理解能力不足以讓他理解為什麽生活在一夜之間就變了樣,不過,他非常喜歡這種變化。

  他和母親搬進了一個兩居室的小套間。房子非常小,兩個臥室加上一點點外延的位置,總共隻有不到三十個平方。但是房子幹淨牢固不透風不漏雨,可比原來那個大而漏風的屋子好多了。

  房子裏麵雖然沒有留出活動的空間,房子外麵的花園和田地對所有人都是開放的,空閑的時候想在外麵待著納涼,不會有任何人阻止。

  甚至李園眾人的保留節目都是飯後茶餘,坐在大果樹底下一邊幹活,或者一邊念書,一邊聊天。

  吳大郎奉命教繡樣張母子倆李園的關係,因為吳老婆婆和張母年紀相去不遠,性格也有點相似,兩家處得很好。吳大郎索性以“弟”呼之。

  繡樣張的房子還是他幫著選的,就選在了自家對麵,方便他照顧他們娘兒倆。

  張母吃了頓飽飯,洗了個熱水澡,將稀疏的頭發痛痛快快地絞了,戴上吳老娘送的防寒的幅巾,在屋子外麵的走廊欄杆下坐著和吳老娘聊天:“咱們老爺這般好,又這般大方,外頭賣東西也不掙錢,家裏隻有幾百畝荒地,又要交稅、又要給咱們出徭役,就是天大的家業也守不住呀。”

  這也正是李園眾人心中不安的地方,隻是近來人人都要幹活,都要學認字、學算術,暫且按住了這份擔憂。吳老婆婆年紀最大知道的最多,也是最擔心這些的。

  看著老姐妹憂心忡忡的樣子,其實她自己何嚐不是如此?吳老婆婆道:“老爺總說什麽人到六十就該退休享清福了,我尋思著我倒是享福了,大家有樣學樣,都享福去了,咱們老爺的家產豈不是敗得更快?所以我也找了幾個我能做的活計來做。咱們老爺在家常穿的千層底兒就是我給他納的——嗨,老爺在這世上可傻,鞋子荷包扇套子幅巾子,倒讓年輕姑娘們給他做不成?年輕姑娘們死了丈夫的守著寡,沒嫁人的還是黃花大閨女,哪能給他做這種小物件,叫人看了多嘴多舌!我這裏做一雙鞋,就省得下一雙鞋的錢。好歹是個意思。”

  張母說道:“您說的對,咱們做一件事,老爺少花些錢。可是,我是個瞎子,我能做什麽呢?就是掃掃屋子,還怕打碎了碗。老姐姐知道的多,您老幫我想想,我該做什麽?”

  吳老娘也想不出來,當大管家的吳大郎路過聽了一嘴,說道:“老爺有幾個機密的事情,請的兩個瞎——盲人在做。前幾天老爺說起來還差著人,得從外麵找那些可靠穩妥不多事的盲人,再雇幾個。我看張家嬸嬸眼睛雖然不好使,手是巧的,張老弟眼看著也安居來了,定是極穩妥的,這不巧了,合上老爺要的人了!不如問問老爺去那邊幹活兒呢?”

  吳老娘道:“既如此,你就去問問嘛,你張家嬸嬸還拘束著哩。”

  吳大郎應承了下來,果然挑回事的日子和李咎如此一說。李咎原本是打算弄個退休製的,不過遭到了大家的強烈抗議,那段時間幾個五十多六十來歲的老大爺老大媽天天趁著休息時在他麵前走來走去,尤其那幾個老大爺,袒露著胳膊在春風裏晃蕩,一點也不怕冷,顯示自己身體健壯得很,做不來重體力,那做點輕活兒,沒得問題的嘛!

  李咎於是就沒再管這茬……實在是有點辣眼睛……橫豎做活兒就給開工錢,坐多少開多少,也不算是白薅他們的勞動力。

  吳大郎提的那個機密活兒其實就是坐在屋子裏拆現代商品的包裝,因為工人都是盲人,所以連燈油錢都省了,活兒很輕鬆,就是稍微繁瑣些。

  柳記貨行的訂貨量大了些,原來的兩個盲人出貨就顯得有些慢。

  染織陳統計到最遠的行商來自淮北和雲夢道南,顯然肥皂的市場已經至少擴大到了三、四個省的主要城市,現在增加鋪貨倒也不算是傾銷,對市民經濟和民生的影響也可以忽略不計。

  肥皂這個東西再便宜它也是要花錢的,此時民生剛剛複蘇不久,人們還帶著深刻的亂世逃命的記憶,攢得很。不是手頭有餘錢的人家,誰舍得買這個不能吃不能穿的東西?就算舍得,也是優先考慮買田買地。況且這個時代,絕大多數人都處於赤貧階段,連這一點點餘錢都著實拿不出來。

  兩個盲人每天在小黑屋裏幹活四個時辰,算上拆箱子、裝箱、搬運等等一切活兒,一天大約能剝出來兩千塊肥皂,確實供不上市場,染織陳那邊告急了。李咎讓吳大郎記下了找人的事情,吳大郎又把張母領了來。

  李咎道:“也好,就請老人家去那裏做事情吧。她畢竟有了年紀,做事慢一些也是有的,不用按那兩個工人的要求給她。也別讓人累著。”

  吳大郎應了這件事,又回起別的事來。他才剛將內外諸事說清楚,這時候阿柱也回來了,外麵濟貧處的工地活兒終於全部結束。阿柱就帶著李園的幾個人回來複命。

  濟貧處的人幹活兒慢,幾間屋舍花費了一個月半才給建好。建好了等他們搬進去,再讓王縣令親眼看看情形,又是幾天功夫,這時候鋪了水泥路的柳記貨行都往外賣了大半月的水泥肥皂青山筆。

  李咎道:“你們在外麵辛苦了,先休息幾天,養養精神。這幾個人做的活計你們看著排吧,我也不管這事兒嘍。不過,我這裏要個特別的人,你們倆合計一下有沒有合適的,如果沒有,再去外麵找。”

  阿柱笑道:“老爺放心,排班的事情我會幫著吳老哥哥一起做好。老爺要找個什麽樣的人?”

  李咎道:“首先,口齒清晰;其次,應變機敏;再次,要會拚音;又次,聲音宏亮;最後,長得幹淨、和善,讓人一看就覺得親切。我準備讓這個人帶著一個說書先生,去門外那個遮雨棚子裏說故事、教拚音,引導本地鄉人學會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