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三國演義》來了
作者:兔子的刀      更新:2020-12-23 04:15      字數:1872
  李咎想到“廣告”法兒就是“文以載廣告”。

  這段時間李咎已經編好了基本教材,文學相關一大本,數學相關一小本,基本科學常識一小本,隻等農忙過去、生產部分轉移,接下來就好上課了。

  自從王得春接手了賬簿子,自家產業全麵開花步入正軌,李咎反而得了閑。

  他讓阿柱帶著初三和十八兩兄弟往青山縣的書肆將各色書本都盤了一冊回來,沒日沒夜粗略看了遍,大致弄清楚了文學發展的階段。

  大約相當於地球位麵的元、明之交,雜劇已經興起,也頗出了些好本子。

  李咎重點看的是曆史和雜劇,一邊看一邊和地球位麵做對比,發現相似的地方很多。比如這個位麵也出現了三國鼎立的時代,當時也有一大批英雄豪傑,其中一部分名人和地球的名人還是相同的,流傳下許許多多膾炙人口的故事,並且這些故事與地球上的故事也頗有相類之處,例如草船借箭、火燒赤壁、白衣渡江。

  但是《三國演義》這部巨作還沒問世。

  李咎在計劃的第一欄寫下了《三國演義》,並且將楊慎寫給秦漢的那首臨江仙謄抄在旁邊: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

  李咎準備用連載的形式發布《三國演義》,這樣又能給大家足夠的時間熟悉、傳抄劇情,又能給他足夠的時間修改不合時宜的內容。

  嗯到時候讓大發明家黃月英發明一下青山筆(鉛筆)和青山泥(水泥),再讓貂蟬穿上“青山虹霽”(月華裙鳳尾裙)跳個舞,再讓大喬小喬用青山皂(香皂)洗臉,用青山胭脂(未來即將上線的彩妝線)打扮。

  以《三國演義》橫掃幾百年享譽全球的威力,帶一下青山縣的“特產”,問題應該不大。

  等改抄完《三國演義》,再把《竇娥冤》《西廂記》《牡丹亭》給它抄了,到時候有什麽新貨都給植入進去,一定要把青山縣打造成江南的典故中心,如此,文人墨客即便自己不來,也得用上青山縣的典!

  什麽石榴裙、鬱金裙,在傳世之作裏常有出現,如今也該輪到月華裙了!

  李咎讓孟田旺去主持改良紙張和油墨,也是這個原因。他需要將書本的成本降下來,才能讓自己的故事能傳揚得更遠。

  同時,等農忙一過,李咎馬上回將讀書識字掃盲這件事提上日程,不出今年,青山縣的底層人民識字率會有個飛躍,會有更多人能看得懂、複述李咎的故事。

  識字率和傳播成本直接決定傳播效率,考慮到蜂窩煤是今年秋末冬初的項目,中間有很長一段時間李咎不準備搞出新東西來分薄既有產品的影響力,那麽中間這幾個月用來解決識字率和傳播成本,比較合適。

  染織陳也是有一定鑒賞力的,看了定場詞,就拍掌叫道:“好!”

  李咎道:“隻可惜不是我自己所作,乃是一位大才子的名篇。”

  說罷,李咎又落下了“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一句。

  染織陳道:“這句不假,不過中間的這幾個彎彎曲曲的符號是什麽?”

  “乃是句讀(dou)。”李咎道,“這個故事我預備命人印在紙上,去外麵傳播,要請那些說書的、認字兒的給大家念出來。我覺得加上句讀之後,說書的能說得更明白些。你看,一撇是中間停頓,一個小圈兒是一句說完了。”

  李咎說完,對照所看的本位麵曆史,又往下改編了兩段,例如這個位麵沒有秦朝,那“周末七國紛爭,並入於秦”就需要改為其他的表述。

  古代已經有了句讀,隻是缺乏一個係統性的約定符號罷了。李咎拿出來的隻有逗號、句號和冒號三種,還未涉及引用、感歎詞,因而很好理解。

  染織陳看了一段就明白了這些符號的意義,對李咎是更加服氣了:“先生神人也。”

  李咎道:“不敢當,乃是先祖的智慧。”

  第一章是桃園三結義的故事,如果能配上圖畫就更好了,至少樂意看的人會多一點,也更方便夾雜廣告。

  “陳兄,煩請幫我找個能畫畫的人。畫工不用太好,也不需要是知名的人,隻要能把人物畫好就行。”

  李咎速寫了一幅三兄弟結義的線圖,雖然隻有線條,劉關張三人的形象、背景、脾性躍然紙上,襯著山石草木,栩栩如生。

  他將速寫交給染織陳,道:“就照這樣,讓人臨摹,選個好的定下來。等油墨和紙做成了,就刻成雕版,拿去印刷,一次能印幾百份,豈不痛快?”

  “包在我身上。”染織陳痛痛快快地答應下來,收好畫紙,又催他繼續寫,“這兩段就極好,十常侍禍國殃民,然後呢?”

  李咎記得住情節,卻記不住那麽多原文,哪裏還能繼續往下,當即笑回說要去翻翻祖上傳下的書再抄出來。

  染織陳再三叮囑,原稿抄完趕緊給他送過去,還有別忘了那個床墊也給他弄一個,順手又揣了一瓶好酒,這才心滿意足地回去辦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