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穿越者的三大法寶也沒那麽簡單
作者:兔子的刀      更新:2020-12-23 04:15      字數:2173
  金陵刮起香皂風的時候,李咎也沒閑著。

  大年初一因為待客的緣故不曾做什麽正經事,大年初二,眾人就自覺做起了之前未盡的事情。

  縫製窗簾等物、漿洗收拾等等,都是每天的慣例。

  三九和幺娘卯足了勁兒學做菜,十八對下廚也頗感興趣,李咎進廚房他也自覺跟了來。最後確實也是十八學得最像樣子。

  三九和幺娘都是窮過的人,放起油鹽醬醋和肉來總有些過於小心,十八年紀小,心思簡單,李咎怎麽說他就怎麽做,那手滑炒,料足味正,深得李咎的真傳。

  除了教做飯,李咎還有兩件事:製圖紙和上課。

  這會兒石料行還沒開門,李咎也懶得為了磚石的事情去托人情,就把改建客廳、改造水渠的事情往後壓了壓,把其他事提到了前麵。

  每天上午李咎會在正堂教他們六個認字背書。他們六個都沒正兒八經地進過學堂,也不知道拚音是個什麽東西,李咎正常教,他們就正常念,並不覺得有什麽不對勁。

  拚音結合著簡單的詩文學會了,再教《千字文》和《論語》等,啞巴等六人學習的進度可謂是一日千裏。

  念書是人上人才做的事情,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老爺肯教他們念書,念書的半日還不用做工,他們還有什麽不努力的理由?

  小蓮、幺娘、十八的年紀小,學什麽都快。初三稍微慢一點,也還算正常。三九和啞巴學得最慢,每每默寫錯的多了就會因此慚愧,李咎倒不覺這什麽。

  他又不指望教出個狀元來,他們能懂一些道理,將來不會被人坑,此生明明白白地過,就很好了。

  這些人裏頭顯然小蓮是最有天賦的,可惜她是個女兒身,注定這身才華隻能用在丈夫或者兒子身上。

  等小蓮長大點,李咎倒是想點她做李園的大管家——那也是以後的事,暫且看著罷。

  上午上課,下午就是幹活的時間。他們自去做自己的事情,李咎帶著啞巴畫圖紙。

  圖紙隻畫一幅肯定不夠,否則一個人在看,其他人就不看了麽?李咎畫一張,啞巴描摹一張,尺子圓規都在那,啞巴磕磕巴巴地學,到底學會了,能一比一描摹得分毫不差。

  要新建的客廳的構造圖紙並不難,難的是紡織工具的圖紙。李咎最初想改進的是農具,然而買了這個世界的全套農具後,李咎發現,除非他把電力搞出來,否則手動的農具最先進也就是現在這樣了。農具無可改進,他能做的就是提高冶煉水平和零件加工水平,好使得農具更耐用、更結實、效率更高。

  冶煉水平……可拉倒吧小高爐那得是多久後的事情!零部件就更不提了,標準化流水線生產鉛筆還行,折騰螺絲啥的,不得比高爐還晚!

  但是水力織布機和騾機(走錠精紡機)還是有戲的。這倆東西能極大程度提高紡織的效率——也即意味著會衝擊到現有的布帛經濟體係。

  因此大規模整這玩意兒的前提是必須有工業能把富餘的勞動力吸走,避免勞動力失業。

  小規模的可以試試看,就放在他買下的荒山的那條小河邊,用來吸納女性工人。

  到時候工人們一邊做工實現經濟自主,一邊讀書明理,這才是李咎比較想看到的狀態。

  紡織機的圖紙在倉庫的書裏有,李咎就是根據書上的記載進行的還原。

  除了紡織機的圖紙外,還有肥皂和鉛筆的製作。

  鉛筆的工藝相對最為簡單,定長定寬定型的木片竹片等開槽,是個木工都能做。鉛筆芯也不難製成,使用石墨和黏土混合燒製就可以了。

  李咎把鉛筆的製作流程和原料人工寫好了放在一旁,瞪著白紙思考肥皂怎麽辦。

  他從沒想過在古代普及香皂,先不說工藝問題,香料他就解決不了。此時隻有天然香料,不論是提取花水還是購買藥材,都會大大增加皂的成本。注定了香皂隻能作為奢侈品出入豪門大戶,肥皂才能走進千家萬戶。

  肥皂的批量製造也是有問題的。天然堿不難找,可以托付客商采買,而油脂卻不是那麽容易搞定的。

  這是個吃油都得節省著吃的時代,僅有的土地和勞動力優先供給糧食,其次才會給經濟作物。油料作物本來產糧就有限,何況此時的油料作物的產糧和油脂含量都不算好,榨油的工藝還落後,出油率也不高。

  李咎瞪著紙上的“油脂”兩個字,把油料作物盤點了一番,最後在農耕計劃裏加入了油菜、花生和大豆,然而想到出油率,他還是覺得很鬱悶。

  算了,實在不行,從倉庫裏拿肥皂之類的頂著!這種現代社會必備的東西,倉儲數量著實不少,肯定足夠鋪一段時間的貨了。唯一的問題是現代工業化生產的肥皂質量好,規格統一,若是和古代自產的同價,會有問題的。

  一個簡單的肥皂,衍生出的相關產業就有油料作物的種植和榨油技術的提高,油料作物的種植問題又回到了最初的那個問題——糧食產量的提升。

  把“糧食”兩個字寫上去之後,李咎其實有那麽一點點安心的。

  按照他的思路,紅薯、土豆、玉米、現代糧種普及之後,魚米之鄉江南的糧食產量會有大幅度提高,這就給經濟作物的種植騰出了空間,還能解決穀賤傷農的問題。

  倒也不算太壞。

  理清了這裏,李咎還想繼續往下理水泥的生產。

  等石料行開門家裏就要建屋子修水渠,水泥的事要提上日程了。修橋鋪路築堤,到處都用得上,而且水泥路對這個時代的交通運輸無疑也有很大的意義,更好的是水泥也是沒什麽技術含量的物事,這個年代想做還需要苦力……又是個吸納勞動力的好辦法。

  李咎剛在紙上寫了水泥兩個字,活潑得像小狗崽子的十八郎在門口敲了敲門:“老爺老爺,趙大郎拜訪您來,同行的還有兩位老爺哩!”

  李咎忙道:“請他們進來,讓幺娘和三九準備沏茶上果子,阿大把東西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