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來自王縣令的關注
作者:兔子的刀      更新:2020-12-23 04:15      字數:2234
  趙笠拆到最後三個包袱的時候遇到了一些小麻煩。

  李咎大約猜到他當時醉話裏想多拿一份是什麽用途——估計想給他爹拿去孝敬上司,也就是本地的縣令。

  是以李咎按照趙笠的要求真的額外打包了一份,還貼心地附上一張紙箋,交代清楚,大概就“按您的需要多送的一份,小東西不值一提”這個意思。

  趙笠從不參與父親的政務,他爹也不高興他管這些庶務,他爹還是希望兒子好好念書,考個進士,正兒八經地走政途的。實在科舉走不下去了,再走胥吏的路子也不晚。

  中午那陣子,趙笠是真的靈光一閃,他爹是縣丞,他爹頂頭上司是縣令,總不能縣丞都用上了這些新鮮玩意兒,縣令還不知道吧。而且按李咎的誌向,說不定今年春天就會有些大動作,若是自家爹能當上這個牽線的人,說不定也能有些好處。

  他沒想到的是李咎的實誠,就這麽給包好送了過來。

  趙爹趙娘來到後院的時候就看見兒子對著幾個拆開的包裹發呆,再走近看見又是鍾表又是酒的,趙縣丞就往他兒子旁邊一坐:“你這新朋友,夠義氣啊!”

  趙笠說:“義氣是真的義氣,實誠也是真實誠,人也是好人——剛回程路上黃先生送我一程還說李賢兄胸中有丘壑……”

  趙縣丞問:“他不知道你爹是誰,也不求你辦什麽事兒?”

  趙笠很有自知之明,說:“不知道,也求不著。別的咱不提,我身上這緞子,還有爹您那個美人圖打火石,還有昨天咱們桌上那個大西瓜,都是李賢兄弄來的。有了這些,什麽人求不上,非得求咱們家?”

  趙縣丞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趙笠繼續叭叭:“我就喝醉了,提一句想要雙份兒,嘿,還真給我送了雙份。爹啊……我覺得您自己樂嗬還不夠,得給大老爺也來一份,不然您掏出懷表一看,喲,現在是辰時一刻,大老爺問您您看的什麽,您還得解釋‘哦,這是我那不成器的傻小子的朋友送的一個叫懷表的東西,家裏還有幾個,我給您拿去’。您倒是說完了,大老爺要不要呢?他老人家要是要啊,還不成了索要賄賂?”

  趙縣丞知道自家兒子貧,沒想過這麽貧,那個模仿他說話的語調,可謂惟妙惟肖,看得他十分手癢,當頭就是一卷子:“嘚瑟了你了!哦,縣令大人問起來我再送像索賄,那我主動送上去,就不像主動行賄?”

  “爹,您是怎麽當上縣丞的,怎麽這麽不知道變通呢?”趙笠一邊躲他爹的卷子,一邊往陳氏身邊藏,一邊說,“您就不會說我發現了新鮮玩意兒,邀請大老爺一起鑒賞?別的不說,就那鉛筆,鉛筆,您沒看出來有啥用處?”

  趙縣丞沒好氣地說:“啥用處?給你畫眉毛畫頭發?”

  趙笠嘿嘿一笑:“那我來和您說說李兄弟的主意,保證您聽了也喜歡!”

  於是趙笠將“鉛筆”的好處細細和他爹這麽一比劃,他爹馬上就想到了用處。

  “如此……倒是個好物件兒,很值得人手一根。”趙縣丞按照趙笠剛才說的邏輯推演一番,確實應該對教化百姓有益處。教化百姓,多重的四個字,這是讀書人的“己任”,也是縣令的政績呀!

  趙笠說:“李賢兄還說,就這個香皂和鉛筆,要薄利多銷,爭取一做到人人用得起,福善堂、居養所也能供給上;二做到能開作坊,請工人來做工,給工錢以讓百姓多個營生。”

  趙縣丞連連點頭:“是心係百姓之人。”

  他將剩下的幾個包袱裏的東西一一檢點過,確信都是完整、嶄新的,便讓書童包回去,放到寢室裏存好,然後連忙寫帖子送到縣令的宅邸去。

  縣令王伊蔚不是本地人,帶著家小就住在府衙的官宅裏,逢年過節也並無什麽回鄉探親之說,就隻和帶到任上的妻房簡簡單單吃了一頓飯當團聚了。

  趙縣丞送帖子說初三登門拜年就沒管了,不想第二天一大清早,他還迷迷糊糊的,就聽聞門房上說縣令來了。

  直把趙縣丞嚇得睡意全消。

  一陣雞飛狗跳之後,趙縣丞帶著趙笠一起,恭恭敬敬地來到上房見客。

  王縣令獨坐上座,正捏著一支鉛筆出神,等縣丞父子倆進門請罪了,他方回神來,笑道:“何妨?原是我不請自來,論理也該我賠不是。”

  趙縣丞父子倆告罪,往王縣令對麵依次坐下。兩人共事數年,十分熟稔,那些客套話也不說了,一語寒暄了事,接著就開門見山。王縣令拈起那支鉛筆,道:“這就是你說的,神奇之物?”

  “正是其中之一。贈送此物的主人,啊,就是城南李園的李先生,給它取名叫‘鉛筆’,其行墨、製作等,均與現存的毛筆完全不同,握筆的方法也不盡相似。”趙縣丞自己還沒怎麽學會,就讓趙笠掩飾了一番。

  趙笠在紙上歪歪扭扭地寫了一首絕句,趙縣丞則將昨晚才學到的鉛筆的好處和縣令仔細掰和。

  王縣令隻看趙笠用筆也猜到了鉛筆的優勢,他的疑慮倒不是覺得這東西不好,而是別的。

  “此物極好,但不知造價幾何?‘鉛筆’,想必是要用鉛的,某有些擔心,此物是否會和道士煉的丹有關。你自然知道,鉛又貴,又有毒。前朝甚至有皇帝崩在丹藥上……我倒不是怕那位李先生要進獻丹藥——本朝不允許弄這個,我是怕,有毒性在啊!”

  趙縣丞道:“既然李先生敢說薄利多銷,怕是貴也有限。而且他自己用這種筆十分順溜——”

  趙縣丞頓了一下,對趙笠說:“大郎,去叫人把李先生的畫兒也送過來。”又道,“他自己既然肯用,說明應當無妨。”

  一時趙笠從小廝手上接過李咎畫的“說明書”,遞與王縣令仔細瞧得。

  王縣令先為上麵的畫和解釋說明的文字驚訝了一番,又見幾張不同的紙,寫得密密麻麻,顯見使用之人沒什麽避諱,故而也就放心了。

  王縣令又問:“然而,具體是個什麽薄利法兒?此物外層用木,內芯用鉛,應當是將芯嵌進去的,如此細、脆的芯要嵌到木頭裏,還要嚴絲合縫,隻怕工匠一天也做不出多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