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或許做錯了最重要的選擇
作者:我是小鬧      更新:2020-04-09 10:44      字數:3076
  這時,肖平放緩語速,吞吞吐吐的試探道:“爸,你說,要是不考高中,也不考中專,還有沒有可能選擇別的?”

  “別的,別的還有什麽?”老肖沒有明白兒子的意思。

  “比如說,,,當兵。。。”肖平小心翼翼的說道。

  他突然拋出這種可能性是有自己的私心的:既然小北京已經嚐試過,無論如何也不可能考社會學校,那隻好自己這邊努力一下,看看能不能去遷就一下她,和她考到同一所學校了。畢竟,努力了大家才能不後悔,否則就隻能注定做一對苦命鴛鴦了。

  隻是他從父親平時對當兵這件事的看法裏隱隱有種預感,這事兒懸。

  果然,老肖的眉頭一皺,表情複雜的看著兒子,問道:“當兵?你怎麽突然想起要當兵了,之前可從沒有聽你說過這個想法呀。你的好朋友裏麵有人去當兵了嗎?”

  “哦,那倒沒有,隻是我聽說咱們這兒有一所解放軍電子技術學院,是所軍校,好像還是很不錯的。。。”肖平回答到。

  “哦,是這樣。”老肖點了點頭,沉吟片刻,答道:“兒子,說實話,你今天說的這些事情我和你媽之前還真的沒有商量過,所以我們還是要合計一下才能拿主意。不過我總是覺得,老人們常說: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當兵這事兒,我總覺得有點兒。。。。。。不過好在現在距離考學的時間還早,有的是時間考慮,也不急在這幾天。這樣,我和你媽好好商量一下,但是你一定要注意,不能因為這件事情分了心,一定要按部就班的認真複習,準備考試,你要知道,無論你將來考什麽學校,分數都是第一位。”

  “好的,我知道。”肖平順從的回答。他覺得老爸對於自己說的當兵的事情有點誤解,不錯,是有這麽一句老話:“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可這裏的兵跟自己現在說的上軍校應該不是一種意思吧。他知道,自己的整個大家庭裏都沒有一個當兵的,所以老爸對這個領域的了解幾乎可以說是空白一片。自己現在也不了解,不過接下來幾天可以好好找小北京取取經,爭取下次跟老爸談的時候能夠說的更清楚。好在老爸說的對,現在距離考學還早,還有的是時間準備。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智人說的“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一點都不錯,時間也根本不像老肖說的還早,還有的是。

  十幾天之後的一個下午,肖平正和同學們一起坐在教室裏上自習,突然看到班主任萬老師出現在門前,朝著自己招了招手。肖平不明所以,但是乖乖的走了出去,跟著老師來到了辦公室。

  隻見老師的辦公室裏站著兩個年輕的軍官,身材挺拔,相貌硬朗,製服帥氣,一副朝氣蓬勃的陽剛之美。

  肖平一臉懵逼,不知道怎麽回事。這時萬老師笑著說道:“肖平呀,這兩位是解放軍電子技術學院的教官,是來咱們學校征兵的。”

  “征兵?”肖平還是不太明白,更不明白這和自己有什麽關係。

  “老師,我糾正一下,我們不是來征兵的,是來選拔人才的。”其中的一個軍官和藹的糾正了萬老師的說法。

  “對對對,是來選拔人才的。”萬老師連忙改口。看起來他對於軍隊和軍校的區別也不太清楚。

  “還是我們自己來說吧,”另外一名軍官微笑著接口說道:“是這樣的,我們學院是一所軍事院校,正常情況下我們是不麵對社會招生的,即使招生,也會優先考慮我們本院教職員工的子弟,真正能夠通過統招考上我們學院的社會學生鳳毛麟角。今年的招生計劃有所變動,學院的招生指標相對富裕,考慮到院所在地在咱們區,所以就給了咱們區裏兩個保送名額。。。”他還特意在“保送”兩個字上加重了語氣,生怕肖平聽不明白。

  “由於是保送,所以要求就相對更高,除了要政審合格,體檢合格,最重要的就是學習成績要特別優秀,要參考過往三年的考試成績。由於咱們學校是區裏的重點中學,所以我們就先來到了這裏進行考察,而咱們的校領導首先給我們重點推薦了你。。。。。。”

  這下子肖平明白了,心裏不禁一陣狂喜:哈哈,這可真是得來全不費工夫。我正想和老肖再做一次工作,沒想到人家就主動找上門來了,還是保送,要是真能去這裏上學,那不就可以繼續和小北京做同學了嗎?

  那時候他還想不到雙宿雙飛這個詞,不過心裏的意思也差不多。

  “我們已經看過你的資料,在學習成績方麵我們認為沒有任何問題,所以想當麵征求一下你的意見,是不是願意到我們學院上學,如果願意,我們就可以著手安排下麵的體檢和政審程序。”那位教官繼續說道。

  “老師,這麽大的事,我能回去和家人商量一下嗎?”肖平壓抑住心頭的狂喜,故作鎮定的問道。

  教官笑著說道:“當然可以,不過我們的時間很緊,隻能給你一天和家人商量的時間,明天下午四點之前必須給我們答複,否則我們就不予考慮了,明白嗎?”

  “明白。”肖平大聲回答道,心花怒放。

  晚上下課回到家,肖平連書包都來不及放就大聲喊著:“媽,我爸呢,我有事跟他說。。。”

  “喊什麽,什麽事急成這樣?你爸出差去了,上午剛走,要四天才能回來呢。。。哎,你怎麽了???”

  聽到老媽的話,肖平眼前一黑,書包差一點掉在地上。。。。。。

  在那個沒有手機、甚至連座機都沒有的年代,出差基本上就等於失聯,能夠找到人的幾率不會高於走在路上看到飛碟。所以肖平瞬間絕望了,他知道,自己的軍校夢破滅了,和小北京繼續呼吸同一方空氣的願望徹底落空了。

  第二天,他沒有給教官聯係,自然,人家也不會主動聯係他。對於人家學院來說,招誰不是招,才不會因為一個沒有任何淵源的普通學生而三顧茅廬。求賢若渴那隻是小說裏、評書裏的情節,誰要是真當回事了誰就是傻子。說白了,對於個人來說,考學是件大事兒,可對於學校來說,屁都不算。。。。。。

  多年以後,肖平每每在生活中因為自己軟弱的性格、缺乏自控能力的毛病、不善與人溝通的弱點遇到挫折時,他都會情不自禁的回憶起這段往事。他固執的認為,如果當初自己不是陰差陽錯地錯過了這次上軍校的機會,自己的生活軌跡一定會比現在順利的多,至少會被軍隊磨礪成一個更有魄力、更有擔當、人格更加健全的人。

  他無數次的自責,為什麽自己會想當然的覺得時間還多,而不是提前做好父母的思想工作?雖然從老肖的話語中可以聽出來,他的確是不讚同自己去考軍校的,可他畢竟沒有直接說出來,為什麽自己就不敢自作主張一回呢?

  當然,除了這種抱怨,在更多清醒冷靜的時候,他自己非常清楚的知道,自己根本做不出那樣的事。倒不是因為沒有膽量,而是因為沒有那種眼光。

  他不是推卸責任,也不少腹誹,而是當他自己也成為父親之後,越來越認同這樣一件事:家長真的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其作用在很多時候真的是無可替代。

  特別是在他生長的那個年代,沒有互聯網,沒有智能手機,不像現在,隻要你有心,你甚至根本就不必去拜訪名師,就可以學到任何你想學的東西,開闊眼界,磨礪心胸。而在他那個時代,學習知識幾乎隻有兩種途徑:學校和家庭。在學校,教材是同一套教材,老師是同一批老師,學習好壞全靠自己,可家庭就不一樣了,各種各樣的人物、性格、背景、出身。。。有時候,家長的眼界和經曆真的就是決定了你本人眼界的天花板。

  肖平的父母就是那種勤勉踏實、老實巴交的工人,他們僅有的那一點點經曆就是他們兩點一線的生活全部,對於他們來說,隻有一個籠統的概念,希望自己唯一的兒子前途似錦,可究竟他們的兒子有什麽優勢、有什麽劣勢、屬於什麽樣的性格、適合從事什麽樣的職業、應該規劃一條什麽樣的道路。。。。。。他們從來沒有想過,也不會想的明白。他們隻是本能的覺得,肖平的學習很好,就應該順著這條路一直走下去,什麽時候走不動了,什麽時候再說。

  而他們這種一眼能看到底的思維方式,自然也就是肖平最早期的思維模板。有了這樣狹隘的模板,能打造出什麽宏偉的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