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春江水暖
作者:我是小鬧      更新:2020-03-15 14:53      字數:1790
  “快樂的時光總是過得特別快,又到時間說byebye。”星爺的這句話乍一聽非常頑皮,但隻有感同身受才能體會其中的心酸和無奈。

  時光飛逝,轉眼肖平就進入了初三。

  對於初中生來說,初三是極其關鍵而敏感的,一方麵,在學習上要做最後的衝刺,另一方麵,要開始為未來的選擇做準備了。

  那時候可不像現在。如今的大學遍地開花,琳琅滿目,公辦的民辦的,什麽985,211。。。各種門類,各種收費,麵向各種不同的需求。無論你考多少分,總有一款適合你,上大學簡直成了找小姐,無論你長什麽樣,隻要錢花到位,總有和你匹配的。

  可那是1990年。那時候,教育體製改革還沒有開始實行,大學還沒有開始擴招,上大學還隻是很小一部分學生能夠實現的夢想,而中專、技校還是不少人的選擇。究竟該如何做決斷,既取決於你的學習情況,還要看你對求學與就業的理解。

  在肖平的意識裏,最先感受到春江水暖的是二全。

  初二暑假即將結束的一天,二全的父母和他進行了一次長談。談話的具體細節肖平不知道,但他還是知道兩件事:第一,這次談話是圍繞著二全初中畢業後的選擇問題,也就是說,他的父母為他進行了一次職業規劃,苦口婆心的希望他初三的時候能夠努一把力,他們已經為他選擇了一個絕佳的去處,但能不能實現就看他自己的分數了;第二、這次談話的效果非常好,因為初三返校的那天,二全就向班主任萬老師提出了一個請求,要求在老師的講台旁邊單獨放一張課桌,一次表示自此和身後的紅塵俗世徹底決裂,洗心革麵,重新做人。

  他確實做到了。

  從那天開始,之後的整整一年他就像換了一個人似的,再也不進遊戲廳,再也不上籃球場,所有的時間全都用在了學習上。

  之前,他每次考試的成績一直都在班裏的二十五到三十名之間,也算是另類的穩定。可一年之後,他硬是將前兩年拉下來的功課全部都補了上去,到了升學考試之前,已經穩居班裏前五!重點班的前五名,這個成績已經可以確保他穩穩考上一所市級重點高中,發揮好一點,運氣好一點,考上省級高中都是有可能的。

  但是他並沒有選擇考高中,而是選擇考了一所中專。這也正是他的父母夏天和他長談的內容。

  那個時候,國人的詞典裏還根本沒有私家車這個詞,老百姓出行,火車和長途汽車基本就是僅有的兩個選擇。遠一點的坐火車,近一點的坐長途汽車。由於高鐵的概念還不知道在哪個科技工作者的思想深處轉筋,所以火車基本都是那種綠皮車,分慢車、普快、特快、臥鋪幾種,車速實際上都差不多,快慢的區別其實僅僅是在停站的多少而已。

  每逢春節,無論是火車票還是汽車票都是一票難求,火車站和汽車站更是人滿為患。特別是火車站,由於路程遠的旅客坐汽車到不了,火車是唯一的選擇,所以人就更多,通宵排隊買票司空見慣,每年春運都能在新聞上看到某個旅客由於在火車上擠了幾天幾夜而精神失常的報道。

  民航倒不是沒有,但是航空公司少的很,機票也極其昂貴,對於當時收入不高的普通老百姓來說根本不在出行的考慮之內,隻有極少數先富起來的人或者是公費出差才會考慮。

  那個時候,空姐在大家的心目當中都是非常神聖而引入豔羨的職業,在大家的認知裏,空姐都是既漂亮,又掙錢,就連當時中國足球剛剛職業化的時候,範誌毅等幾位足壇大佬找的老婆也都是空姐,哪像現在,一說空姐:切,不就是空中服務員嗎?

  民用機場作為民航業的基礎設施建設在當時也非常滯後。以鄭州為例,貴為省會城市,在當時也沒有自己的專用民用機場,隻是和空軍公用了一個機場而已。

  而二全的父母為他設計的職業規劃,恰恰就是考民航學校,將來進入民用航空領域。

  現在回頭來看,不得不佩服老兩口極其睿智的眼光:民航業作為朝陽產業,是高速發展的中國在交通領域的大勢所趨,提前進入搶占占位優勢,幾乎可以稱得上高瞻遠矚。

  而二全也實在爭氣。他僅僅用了一年的時間便迎頭趕上,在當年的中招考試中成功考取了廣州民航學校。

  雖然那隻是一所中專,但那可是當年這所學校在鄭州市唯一的一個招生名額呀。

  為了這僅有的一個名額競爭到底有多激烈?後來肖平聽二全說,他其實報考的不是廣州民航學院,而是北京民航學院,可是雖然自己的成績排名第一,還是被人硬生生的給頂了!

  即便如此,他老爸也是借了一輛小型廂貨車,成車的給人送禮,這才保住了他去廣州民航學院上學的機會。

  至於車上裝的成箱的萬寶路、三五送給誰了,二全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