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6章 羞愧的李治
作者:帝衣戲旦      更新:2021-02-08 04:28      字數:2243
  時至今日,朝上能領兵出戰的武將除了程處亮之外,新將同樣不弱。

  秦懷玉軍中磨礪多年,早已從當初的公子哥蛻變成了新一代小將,軍中士兵對待他,仿佛就是當年的秦瓊。

  李家兩個小子年紀輕輕也進了數次軍營,紅拂女瘋了似得逼著練武,如今百米開外,已經能一槍崩了小廝頭上頂著的破碗,前不久,據說還赤手空拳打飛了三個陪練,以至於如今李家還在到處招募陪練,酬金飆升到了一天五兩白銀。

  杜之齡出身杜家,但常年身在軍營,前不久安西都護府有所動亂,前去鎮壓的人中就有杜之齡,一箭射穿敵方將領護心鏡,直取首級,立了大功。

  李治看起來憨實,但心思卻重,朝中文武都有所安置,但若論領兵一職,目前除了程家身經百戰,其他的,都欠缺些火候。

  “陛下,波斯地處邊陲,地小人少,若要鎮壓,自然不是難事,但隻是出兵耗費心神,恐怕得不償失。”柳之允開口,掃了一眼邊上的狄仁傑。

  狄仁傑手裏還拿著奏折,裏麵是南麵傳過來的奏報。

  英格蘭日漸強盛,時至今日,天下四海中都有其蹤跡,這原本不算什麽大事,畢竟大唐的海上貿易也十分活躍,但和大唐不同的是,英格蘭不安好心,四處拉攏慫恿其他國家,波斯就是第一個被他成功策反的,否則也不會輕易對大唐表態。

  狄仁傑瞧不上波斯,同樣也看不上英格蘭,但是策略上,還是看重的。

  但是出兵攻打,為時尚早,在目前第一步應該是派遣使臣出去敲打一下,讓波斯那幫人好好想清楚,到底應該怎麽做。

  狄仁傑站了出來:“陛下,臣以為出兵攻打波斯,倒不如陛下親封使臣前往遊說,若波斯國王能迷途知返依舊效忠我大唐,這是最好不過的,若是執迷不悟,屆時再出兵,也是名正言順。”

  君臣幾人早已通好氣,聞言,李治冷靜的坐下來。

  “所言有理,既然如此,誰去比較合適?”

  當即便有人道:“臣以為魏大人可堪當此重任!”

  “臣附議!”

  正持笏而立的魏征先的一愣,很快反應過來是怎麽回事。

  雖覺得有些氣短,但想到李治能為他做到這個份上,又覺得心裏感動。

  麵對已經安排好的後路,魏征也不是不識好歹的人,至少這份情,他不得不領。

  “臣願意前往波斯,為陛下分憂!”

  李治眼睛眯了眯,笑了:“那好,不日魏卿便準備一下,出使一事,有勞魏卿了。”

  長孫無忌陰著臉,他當然也看出來這是李治轉移矛盾的辦法,一言不發的站在原地。

  下了朝,魏征被李治留下在紫宸殿中說話,魏征當即跪拜在地。

  “多謝陛下為臣憂慮!”

  李治瞥了眼身旁的內侍,不多時,大殿中便隻剩下他們君臣二人。

  “魏卿,日後有何安排?”

  魏征心中顫了顫,察覺到這話背後還有其他意思,思來想去,隻能想到和長孫無忌之間的矛盾。

  長孫無忌和他魏征,二者選其一,若能保證朝廷穩定,自然是選擇長孫無忌的。

  魏征有些心寒,正想說什麽,就聽得李治道:“你的脾氣太過剛直,難道不打算改一改嗎?當初父皇在的時候就看不得你的臭脾氣,但父皇忍了,可不是所有人都忍得了的。魏卿,你覺得呢?”

  “陛下所言……有理,臣願從波斯回來後,自請……”

  “不,魏卿你誤會朕的意思了,朕的意思不是讓你告老還鄉遠離朝堂,而是想讓你改改你的脾氣,雖說有時候並非你一人的錯,但事情發展之後,也沒人會去追究到底是不是你的錯了,隻知道事情因你而起,這便是了。”李治對魏征還是滿意的,能在茶館當眾說教長孫無忌,滿朝上下就沒有一個人,但李治並不偏向製衡之術,他要的就是如魏征一般的純臣,隻不過現在魏征還不能隻單純的做一個純臣,他還要魏征幫忙分庭抗禮。

  所以魏征的死穴,必須要有多收斂才行。

  魏征隱隱猜測到,略有些激動,但李治反倒沒再多說什麽,交代了兩句後便讓他回去了。

  小文盛的滿月辦的十分熱鬧,就連李治都親自送禮過去了。

  所有人都很激動,畢竟楊家這個小子,可以說的頂頂尊貴了的。

  除了皇親國戚之外,唯一的外姓王爺,也僅此一個而已。

  李治心裏有數,對楊家也不吝嗇,打算回去後就想想看要封個什麽比較好,然後楊晨就找上他了。

  “我就兩個閨女,如果咱們成了親家,輩分不就亂了嗎?到時候你是喊我親家還是當師父?說好的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更何況太上皇還是我義兄,所以說,這親是結不得的。”楊晨語重心長的想給自己閨女拒婚。

  李治有些訕訕,在他心裏這些輩分都是浮雲,畢竟在這裏,就連表兄妹都是能成婚的,更何況是沒有血緣關係的兩家人。

  所以他隻會想著,到底是自己哪個兒子惹事了,以至於他還沒有聯姻賜婚的念頭,就要被楊晨在兒子滿月酒席上提前說出來。

  李治有些羞愧:“師父說的對,宮中那幾個皇子不成器,也實在配不上。”

  楊家大女兒素有才女之名,滿長安都知道,小女兒則武藝高強,小小年紀,彎弓射鳥不在話下,偌大長安甚至沒有公子哥比得上她,一文一武,楊家占盡了風頭。

  反觀宮裏的幾個皇子,反而更加寂寂無名,要不是因為生在皇家,八成連知道都沒人知道他們。

  李治陡然覺得自己的育兒教育有些失敗,心裏暗暗發誓必定要回去重新給他們找個太傅。

  楊晨擺擺手道:“別這麽說孩子,都還小,而且也不是配不配的問題,畢竟皇家出品,哪裏有簡單的人物。”

  李治隻當楊晨在安慰他,想了想道:“父皇曾經親口答應的,滿朝文武就沒有不知道的,但並沒有規定究竟是何時何人,所以此事也不難辦,師父若是不想,那便不做。”

  反正還有一個兒子不是,封了兒子也算是有交代了。

  楊晨也是這麽想的,所以這場談話十分融洽愉快,聊完後兩個人才出去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