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6章 人生選擇
作者:帝衣戲旦      更新:2021-02-08 04:28      字數:2247
  長安的含元殿上,正劍拔弩張。

  柳之允從濟南回來,先是上表了關於賑災和旱情之事。

  一開始倒還正常,但是說著說著,就說起了關於賑災糧款被貪汙,銀錢被貪瀆,百姓的救命錢和救命糧在關鍵時刻消失,差一點釀成濟南大災。

  李治震怒,當著滿朝文武的官員發了怒,嚇得眾人都跪在地上山呼息怒。

  而實際上,多數人心裏都已經有數了,所以跪在地上磕頭,也顯得不那麽惶恐。

  禦史台的人很快站了出來,早已打好腹稿讀書人,耍起嘴皮子十分的流暢。

  仿佛能把死人說活,把活人說死。

  成為眾矢之的的周徠雙腿大顫不能克製,但還是寄希望於長孫無忌。

  他的長孫無忌的門生,每年光是孝敬就不下數十萬兩白銀!

  他如果倒下,長孫一黨對刑部的控製就會失去,到時候占便宜的,就是皇上!

  長孫無忌那天出宮後,並沒有找周徠,而是自己關在書房裏想了許久。

  到後來,才找了幾個心腹大臣前來商議。

  但說到最後,大抵都是棄了周徠的結論。

  雖然這麽做不至於和皇上撕開臉麵,但是卻是壯士斷腕。

  失去刑部的一股力量,一直蠢蠢欲動的魏征和眼看越發要獨掌大權的皇帝,都讓長孫無忌頭疼不已。

  在他眼裏,李治還太嫩了!

  大唐太大了,他根本就駕馭不了。

  如果沒有他和其他老臣輔佐,大唐盛世將會在李治手上快速消亡。

  如果真的有那麽一天,他們就是罪人!

  “周徠,你可知罪!”李治一聲冷喝,周徠手中玉圭因為跪的焦急而砸在地上發出清脆的聲音。

  周徠顫抖的厲害:“陛下,臣……臣沒有啊!”

  就知道他會狡辯,早就等著的狄仁傑站了出來。

  隨後遞上一份厚厚的奏折。

  “陛下,這是臣多日來搜集的有關周徠貪贓枉法的罪證!樁樁件件都清楚的記錄在冊!請陛下過目!”

  內侍忙將奏折遞上去。

  李治看了幾眼後,頓時麵泛紅光,直接將奏折砸在周徠腳邊。

  周徠顫顫巍巍撿起來一看,差點嚇得當場眼睛一翻暈死過去。

  見狀,許敬宗展出列道:“陛下,臣也有要事要奏!”

  掃了一眼許敬宗,李治麵色依舊冷冽:“說。”

  “此事原本是和周侍郎無關的,但是臣剛才聽說了濟南賑災糧款一事,便想到前幾日有從濟南過來的難民,就在臣的家門口乞討,臣家中小廝便拿了些許吃食過去給他,誰知一閑聊,竟然聽說了一件大事!”

  “何事呢?”李治耐著性子繼續問,眼神飄了一眼跪在地上已經在打篩子的周徠。

  “是有關周侍郎為貪汙銀錢,而逼死一家五口之事!”

  “臣!臣沒有啊陛下!”周徠麵如死灰。

  他根本沒想到,這個時候許敬宗竟然還會出來插·他一刀。

  他們遠日無怨近日無仇,為什麽要害他!

  “周徠!你罪惡滔天,死不悔改!朕對你真是太失望了!來人,給朕推下去關入大牢,三日後玄武門外斬首!”

  禁軍跨步而入,直接把周徠像死狗一樣拖走。

  見狀,長孫無忌等人跪下求情,但李治根本就是鐵了心,所以絲毫沒有要鬆口的意思。

  長孫無忌眼睜睜看著周徠被拖走,其他官員麵麵相覷皆是劫後餘生之態,心裏陡然一緊,總覺得,周徠過後,馬上還會有下一步動作!

  散了朝,狄仁傑意氣風發的走了。

  就連禦史台等人都如同打了勝仗一般。

  隻有長孫無忌等人,一臉愁苦之色。

  “陛下鐵血手腕,為何長孫大人會如此哀聲歎氣?”

  身後響起柳之允的聲音。

  諸位大臣回頭看他,臉色卻都不好。

  甩了甩袖,便都和長孫無忌告辭離開。

  長孫無忌看著他那張年輕的麵孔,再轉頭,就看見了遠在皇宮之外,李世民那個高大四十丈的塑像。

  “柳大人好前途。”

  柳之允聽出來他話裏的意有所指,但絲毫不在意。

  “長孫大人的意思,下官心裏明白,無非是覺得如此動作,會傷了老臣們的新,但是新朝新氣象,且還是好事,長孫大人為何不看開些?”

  “看開?”長孫無忌呼出一口氣,“陛下年輕,爾等更是經驗尚且之輩,如何放心,如何看開!”

  “長孫大人盡管放心,陛下和下官,還有其他的同僚,都會像長孫大人證明的!”

  柳之允行了一禮便疾步走了出去。

  此時長安街上正熱鬧,商販往來交易不絕於耳。

  柳之允出了宮門,便看見周言敬在不遠處等他。

  “如何了?”

  “我舅舅辦事你還不放心?”周言敬領著他往一處茶樓裏去。

  坐下後繼續道,“處置了周徠,還有不少人,但是現在不能輕舉妄動,陛下那邊,我想應該也是這個意思吧?”

  柳之允點點頭:“王大人為官數十年,他交好的官員更是數不勝數,雖然都告老還鄉,但朝中影響力還是有的,若是能請到長安為陛下出謀劃策,想來以後行事會更容易些。”

  周言敬微微頷首,替他倒了一杯酒,道:“相信不出三日,便能有全部結果了。”

  這番話若是被長孫無忌聽到,定然會大吃一驚。

  長孫無忌一直所擔心的,就是李治和他身邊的人太過稚嫩,不懂官場上的門道,手腕若是不夠老辣,遲早要吃虧。

  卻不想,李治私下讓柳之允周言敬等人籠絡從前告老還鄉的舊人,雖不能重新上朝為國出力,但卻可以為他們出謀劃策。

  在一定程度上,的確有所幫助。

  這一次提前安撫便是他們聯合商議而來的。

  過了幾天後,一直在擔憂的長孫無忌,這才回過味來發現,自從周徠被處決,那些他原本以為會有所行動的人官員,竟然一個個都安靜的沒有絲毫動靜。

  這個時候他才意識到,當今的皇帝,根本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麽稚嫩無為。

  相反,他已經在開始成熟的布置奪權之路!

  長孫無忌忽然麵臨一個兩難抉擇。

  如各朝各代的能人一般,他在為國為私中迷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