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邏輯鬼才
作者:水君清      更新:2020-12-15 22:35      字數:2516
  百裏尚氣得渾身發抖,不過即便再生氣,也攔不住督主口若懸河。

  “下麵來說說最明顯的一處錯漏,本督主記得,下首處那兩個小太監剛剛的供詞中,曾經提到過一些細節。”

  “比如他們中午輪休時,不少人在房間裏聊天,也是不少人一起陪著丟荷包的小太監去的禦膳房,並一起發現了禦膳房沒有守衛的事。”

  “而且無論是從他們居住的房間,趕到禦膳房這段路上;亦或是被所謂鬼怪嚇得抱頭逃竄,從禦膳房回去的路上,都曾經碰到過好幾批來去匆匆的丫鬟太監。”

  “如果這兩個小太監真的被人收買了,幫忙做這種建不光的勾當,應該在行動上力求掩人耳目才對。”

  “拉著一大群人行動,路上遇到人也不避諱,這豈不是在昭告天下,我曾經去過禦膳房,快來懷疑我吧?天底下有那麽蠢的人嗎?”

  “至於有人可能會說,此次投毒案的幕後策劃者,可能將這麽多人一起收買了,更是十分不現實。”

  “因為隻要有一個人承受能力差,將被收買的事情供出去,幕後策劃者都會吃不了兜著走。”

  “也就是說,四殿下猜測這兩個小太監就是所謂‘第三人’,明顯不對。”

  被四皇子一番猜測嚇得滿臉煞白的小雲子,還有十分後悔和小雲子一起站出來的小鶴子聞言,甚至顧不得尊卑禮法,瞬間激動得抬起頭,目光灼灼的望向了督主。

  督主不愧是督主,這腦子就是好使,一下子就幫他們把嫌疑洗清了!

  督主果然是大胤最男人的男人!

  粉督主粉不了吃虧粉不了上當啊啊啊!!!

  小雲子和小鶴子內心發出了土撥鼠尖叫,而百裏尚聞言則不由得就是一噎。

  是啊,光顧著朝顧瑾一家頭上扣鍋,尋思著勾結宮內侍者的罪名更大,忘了留意某些細節了。

  不過百裏尚的腦子也是著實反應夠快,轉念一想,兩個小太監而已,他們受不受冤枉,不過是芝麻綠豆大的小事,對於他的推測大框架,沒有什麽太大的影響。

  還以為督主能說出什麽來,結果就這?

  所以百裏尚很快又重新恢複到了此前一臉不服氣的態度,“督主所言極是。”

  “不過這兩個小太監有沒有被收買,並不是問題關鍵吧?”

  “問題關鍵是號碼牌被調換了一次,若想不被人發現,必然還有第三人再次對其進行調換。”

  “這個第三人可以不是小太監,但隻要另有其人,就足以說明投毒案的蹊蹺!”

  “還望督主不要避重就輕,不要岔開話題,正麵回應!”

  就知道百裏尚會這麽說,督主一點都不著急,甚至還忙裏偷閑優雅的飲了口茶清清嗓子,才接著道。

  “四殿下放心,本督主既然說了要在辦案方麵好好教導殿下,就一定會言出必行的。”

  “不過,誰說這個‘第三人’,就一定存在了?”

  “什麽?”百裏尚聞言,都顧不得生督主不知道第幾次擺長輩架子的氣了,他滿腦子都是對督主最後那句話的詫異。

  “督主你莫不是瘋了吧?這第三人的猜測應該是最沒問題的!”

  “不然好端端被調換了位置的號碼牌,還能自己長腳走回去不成?”

  顯然好多人都抱著和百裏尚同樣的想法,就連百裏明輝都是如此的,望向督主的眉頭,皺得越來越緊。

  陸翎卻依舊絲毫不慌,輕輕晃了晃如玉如竹的食指。

  “哎……說過多少次了,四殿下年輕氣盛、活力四射是好事,但也該學著沉住氣了。”

  “本督主既然說了,自然有本督主的道理。”

  “難道就沒人記得,這兩個小太監剛剛的供詞中,隻說了他們是懷疑自己當初將碰亂的號碼牌歸位時,搞錯了位置嗎?注意是‘懷疑’哦!”

  “這一個‘懷疑’,就有兩種可能,可能搞錯了,可能沒搞錯。”

  “如果是沒搞錯,又何來後麵的‘第三人’假設呢?”

  “嘶……”眾人聞言,不由得有種恍然的感覺。

  是啊,當時那個小太監敘述的時候,隱隱有為顧家鳴不平的主觀表現,所以他們也就下意識認為,兩個小太監一定是把號碼牌調換了,才導致了一係列陰差陽錯。

  但小太監也有可能根本沒搞錯啊!

  督主一見眾人的反應,就知道他的話被聽進去了,這便接著道。

  “還有,這兩個小太監抵達禦膳房的時候,禦膳房一個人都沒有,他們究竟是在投毒者投毒前去的,還是投毒後去的,同樣存疑,同樣有兩種可能。”

  “其實還有很多類似這種模棱兩可的‘可能’,本督主為了方便大家理解,隻以這兩件事為例子解釋一下。”

  “這兩件事情的各兩種可能,疊加在一起,會形成四種情況。”

  “分別是:二人在投毒前抵達禦膳房,號碼牌順序沒搞錯;二人在投毒前抵達禦膳房,號碼牌搞錯了;二人在投毒後抵達,號碼牌沒錯;二人在投毒後抵達,號碼牌錯了。”

  “四殿下所做的一係列猜測,是根據剛剛本督主所說的第二種情況分析得出的。”

  “但如果根據其他情況分析,顯然又會得出截然不同的結果。”

  說到這裏,督主就沒有再繼續說。

  不過他要表達的觀點,已經十分清晰。

  無疑就是可能性很多,除非找到確鑿的證據,否則任何主觀臆斷都是不理智的,很可能會放跑真凶,讓無辜人背鍋。

  再簡而言之,就是四殿下的分析不一定靠譜。

  百裏尚被督主這一番話繞的有點懵,直覺告訴他,這分析似乎哪裏有問題,可他又無法找出問題,並做出強有力的反駁。

  趾高氣昂的發表了一番看法,以為看穿了真相,結果卻被駁斥得體無完膚。

  百裏尚臊得臉疼,一時間簡直進退不得。

  百裏明輝和其他官員、家眷,顯然也都目露深思。

  不過督主並未打算就此罷休,而是頓了頓後,神色一肅,轉而對上首處的百裏明輝正色道。

  “陛下,除此之外,臣還有話說。”

  “四殿下的分析,雖然隻是眾多可能性的其中之一,但的確是最容易聯想到的一種可能性。”

  “並且投毒案發生後,有人不惜自爆自己的計劃也要指控顧瑾,接著是兩個小太監的供詞,然後又是所謂‘第三人’的懷疑猜測……等等。”

  “這一係列發展,仿佛都在一步步引導我們朝四殿下的猜測上聯想,其中不止牽扯到了陛下看中的顧家,還隱隱指向臣。”

  “臣性情乖戾,有時候的確囂張了一些,在陛下麵前也很少收斂,但陛下真的覺得臣會為了誰,縱容這種投毒嗎?”

  事實上督主就是敢,但他這麽端正嚴肅的說出來,再加上那意有所指的分析,便不由得讓百裏明輝瞬間冒了一身冷汗。

  是啊,這情況怎麽像有人故意挑撥他和緹督府,以及看重的商戶子之間的關係呢?